馮少芳
【摘要】新課標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強調生本教育,這是在素質教育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應用該模式,就需要對傳統(tǒng)課堂模式進行變革,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地落實生本教育模式,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生本教育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當前強調素質教育,而生本教育就是一種典型的教學理念,其就是強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主體身份,轉變?yōu)榻虒W的引導者以及輔助者,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生本教育模式,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而構建有效的課堂,充分發(fā)揮出該模式的作用,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構建閱讀情境
要想讓學生能夠自主、高效地進行閱讀,就需要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感情融入閱讀文章中,進而能夠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產生共鳴。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閱讀情境,讓學生能夠進入到情境中,讓學生在情感上和文章結合到一起,這樣他們在閱讀課文時就可以自己進行思考以及分析,更好地了解課文的整體內容以及架構,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效果,全面地體現出生本教育的理念。
比如,在學習《松鼠》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想更好地引導 學生,讓他們將情感融入課文中,讓他們可以獨自學習以及理解課文,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構建相應的閱讀情境。比如,要想讓學生在閱讀中可以更好地感受松鼠清秀的面容、閃閃發(fā)光的眼睛、矯健的身體、輕快敏捷的四肢、非常機警這些特征,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松鼠的視頻片段,在視頻中對松鼠這些特征進行展現,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感受松鼠的敏捷、機警以及美麗等特點,激發(fā)他們熱愛自然和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學生能夠很快地進入到情境中,進而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對于松鼠的種種描繪,直觀、生動地看到松鼠的形象,能夠很容易就體會到課文要表達的意境,讓學生在自己閱讀理解中把握文章的寫作脈絡,還可以學習和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以及用法。這一教學手段,就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這樣學生就能夠主動地閱讀和思考,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質量,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有效落實生本教育模式。
二、創(chuàng)設閱讀任務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任務,能夠指導學生更好地閱讀,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就可以自主地探究教師提出的任務問題,進而正確地理解文章的組成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手法。這樣就可以改變以往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主場,全面體現出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及內涵。
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可以在課堂中用更自主的心態(tài)去理解以及學習。比如,在這篇文章閱讀中,教師就可以分為兩部分,在教學之前學生已經進行了一定的預習,所以,第一部分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出國,那么楚國是怎樣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是什么?”這些都是本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先給學生布設閱讀任務,之后讓學生打開教材迅速閱讀一遍,找出晏子出使結果的語句。然后要抓中心句,理清脈絡,教師可以指出中心句,問學生讀過之后都想到了哪些信息。這樣的設置,可以讓學生自主分析和歸類文章的寫作結果,加強他們的閱讀技巧以及能力。并且學生了解了事件的結果,找出了文章中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清楚閱讀中的思維方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晏子語言的巧妙以及其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課文朗讀,在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出楚國的威風時,晏子卻用機智的回答進行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更好地感受晏子身上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以及高超的語言藝術,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讓他們向晏子學習。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制課本劇,將文章中的楚王以及晏子的對話等內容展現出來,這樣可以生動形象地將文章內容展示出來,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他們在準備課本劇的過程中也會積極思考,想要更好地展現人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人物的理解也會加深,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立足于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通過獨特的生活方式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讀文章,進而深入地感受父親和孩子間的親情,讓他們可以在閱讀中感受到無私的父愛,教導學生在平日里要尊敬父母,能夠懷著感恩的心。除了感恩教育,教師還可以基于文章給學生普及一些地震安全防范的知識,通過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如:“要是發(fā)生了地震,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自己?”這樣可以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體現出語文學習和生活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需要作總結,這樣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體現出了他們的主體性。
四、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在被動地學習,教師注重的是完成教學目標,而對于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則不夠,這也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當前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及技巧,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閱讀,提升他們自主閱讀的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學習《毛主席在花山》時,教師要先給學生講授閱讀順序,讓學生可以依據順序進行閱讀。而閱讀和文章順序,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鄉(xiāng)親推碾子”的順序,讓學生可以清楚文章的寫作思路;教師在逐層逐段分析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同類的文章進行比較分析;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復述文章內容,方式有很多,如口頭表述、書面表述等。還可以讓學生基于文章基礎上進行擴寫、續(xù)寫、縮寫、仿寫等,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采訪記以及小劇本等,讓學生可以全面地閱讀文章,思考文章內容,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效果,這也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而教師則是在課堂中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本教育是體現素質教育落實的一個理念,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強調在教學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前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教授學生閱讀方法、布置閱讀任務等,全面、有效地落實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效果,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雪梅.生本教育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課堂[J].名師在線,2018(31).
[2]陳春梅.提高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水平的有效途徑[J]. 語數英天地,2017(10).
[3]郭文國.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五年級閱讀教學運用的有效性[J].閱讀寫作,2018(11).
[4]郝素貞.探討如何進行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