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任姍姍
1.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北京100038;2.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鞍山醫(yī)院,遼寧鞍山114000
重癥患者因體位活動受限、病情嚴重等原因而長期臥床導致壓瘡發(fā)生率較高,而壓瘡的發(fā)生也妨礙了疾病的復原,并延長患者住院時間[1-2]。有研究顯示不同類型減壓床墊可以預防或降低壓瘡發(fā)生率[3]。同時在預防壓瘡中,進行定時翻身不用減壓床墊或?qū)p壓床墊替代翻身,很大程度上影響醫(yī)院內(nèi)預防壓瘡的效果[4]。臨床上最重要的手段是通過減壓來分散機體壓力,并配合翻身縮短受壓時間最終預防壓瘡。本研究選擇北京世紀壇醫(yī)院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比較不同類型減壓床墊的應用效果及壓瘡發(fā)生情況,篩選最佳的模式去預防壓瘡發(fā)生,為臨床相關疾病導致壓瘡發(fā)生的預防提供臨床資料與借鑒,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間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 版美國重型顱腦損傷診療指南[5];②Braden 評分≤14分[6];③重癥顱腦損傷后7 d內(nèi);④格拉斯哥(GCS)評分[7]≤8 分;⑤家屬及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已發(fā)生壓瘡或有壓瘡前期癥狀者;②急、慢性重癥肝炎者;③皮膚膚色較深,無法評估皮膚狀況者;④不允許翻身者;⑤中途不適、退出者;⑥失禁性皮炎者;⑦血清清蛋白≤30 g/L;⑧嚴重低氧血癥;⑨有心理障礙或精神癥狀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組,每組30 例。采用動態(tài)交替式氣墊床結合2 h翻身為觀察組;采用噴氣式氣墊床結合2 h翻身為對照組。
選擇具有5年以上臨床經(jīng)驗的護理人員,均接受皮膚膚色辨識,氣墊床使用方法、翻身方法與間隔時間、體位擺放及壓瘡風險評估等統(tǒng)一培訓,合格后方可參與本次研究。醫(yī)療用噴氣式氣墊床:上海泰益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YD-B噴氣式醫(yī)療氣墊床,減壓原理為每2 h 采用床墊表面大量微孔噴出的氣體帶走體外水分降低受壓部位濕度,干燥氣墊床與接觸身體的部位皮膚,并增加患者身體接觸面積與氣墊床,分散受壓部位的壓力,最終達到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受壓部位血液循環(huán)。動態(tài)交替式氣墊床:淳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美芙樂壓力交替型氣墊床,每2 h改變氣墊床與接觸身體的部位,交替更換受壓部位,促進受壓部位血液循環(huán)。以上兩組患者均持續(xù)干預7 d,評估臨床應用效果。
(1)采用Braden 量表評估患者壓瘡狀態(tài)[6]:評分范圍為6~23分,主要項目有感覺、局部潮濕、營養(yǎng)、活動、移動、摩擦和剪切力等。其中Braden評分為16分是壓瘡風險的臨界點。壓瘡風險越高,評分越低。(2)GCS 量表評估患者的昏迷情況[7]:評分范圍為6~15 分,主要項目有睜眼反應、運動反應和語言反應3項。GCS評分越低,傷情越輕,提示病情好轉(zhuǎn)。(3)壓瘡前期癥狀[8]:與I期壓瘡區(qū)別,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膚色有輕度發(fā)紅或者減壓后30 min 內(nèi)能褪色。I 期壓瘡辨識,可采用無色透明的玻璃片按壓皮膚3 s 觀察皮膚壓紅的褪色情況。
采用SPSS 16.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量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raden評分、GCS評分、血紅蛋白、血清清蛋白及脈氧飽和度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30, ±s)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30,Mean±SD)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30, ±s)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30,Mean±SD)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χ/t2值P值性別(男/女)12/18 14/16 0.272 0.602年齡/歲64.29±4.11 64.86±4.35 0.522 0.604 Braden評分13.19±1.17 13.26±1.15 0.234 0.816 GCS評分5.56±1.24 5.16±1.19 1.275 0.207血紅蛋白/g?L-1 122.50±25.14 124.39±25.15 0.291 0.772血清清蛋白/g?L-1 37.57±5.25 37.28±5.13 0.216 0.829脈氧飽和度/mmHg 97.38±2.29 97.35±2.63 0.047 0.963
兩組均無發(fā)生壓瘡,壓瘡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在干預不同時間(1、3、7 d)后的壓瘡前期表現(xiàn)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觀察組在干預不同時間(1、3、7 d)后的Braden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目前我國醫(yī)院普遍采用噴氣式氣墊床,其減壓原理為利用床墊表面的眾多微孔噴出的氣體帶走患者體表水分保持皮膚干燥,抑制細菌繁殖;同時增大身體與氣墊床的接觸面積有效地分散患者體質(zhì)量的壓力,同時結合合理的翻身頻率,預防壓瘡效果顯著[9-10]。交替式動態(tài)減壓氣墊床由18 個獨立單元氣室構成,每隔5 min,18 個氣室均勻動態(tài)地交替充氣來改變氣墊與患者的接觸部位與接觸面積,縮短局部受壓時間與壓力,減輕剪切力對局部皮膚的作用,改善受壓局部血液循環(huán),降低壓瘡發(fā)生率;同時波浪形設計的墊面有助于分散垂直壓力,使患者在在同一體位下接觸較長時間也對皮膚損害較?。淮送?,微孔的氣室表面可以均勻噴出新鮮空氣促進氣流循環(huán),保持皮膚干燥,抑制細菌繁殖,增加舒適感,間接預防壓瘡。正是因交替式動態(tài)減壓床墊的獨特優(yōu)點在預防壓瘡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噴氣式床墊[11-13]。翻身作為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局部軀體受壓時間與剪切力來預防壓瘡。但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后為避免頭部翻轉(zhuǎn)引起腦干受壓而猝死而不宜翻身頻率太快[14]。趙琳等[15]發(fā)現(xiàn)不同翻身時間間隔點不影響氣墊床ICU中度壓瘡危險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建議給予適當?shù)姆頃r間有助于減輕頻繁翻身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感,又降低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王曉慧等[16]采用自動壓力交替減壓床墊,壓瘡發(fā)生率為5.00%,明顯低于交替式減壓床墊壓瘡發(fā)生率的16.25%,提示自動壓力交替減壓床墊預防壓瘡更優(yōu)。本研究顯示動態(tài)交替式氣墊床結合2 h翻身1次與采用噴氣式氣墊床結合2 h 翻身1 次均無發(fā)生壓瘡,但動態(tài)交替式充氣墊床壓瘡前期表現(xiàn)發(fā)生率明顯更低,Braden 評分明顯更高。這歸因于噴氣式氣墊床采用增加受壓部位接觸面積,分散壓力與干燥皮膚來預防壓瘡,不能有效減少壓瘡的好發(fā)部位面積,易集中高度的應力損傷組織[17-18];而動態(tài)交替式減壓充氣墊床可以縮短局部受壓時間減輕壓力與剪切力,減輕或釋放皮膚壓力,改善受壓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壓瘡,同時波浪形設計的墊面進一步分散垂直壓力而減輕皮膚受損,加上微孔均勻噴出的循環(huán)氣流保持床鋪透氣、干燥,抑制細菌滋生,增加患者的舒適感,達到預防壓瘡的目的[19]。
表2 兩組患者干預不同時間后壓瘡前期的發(fā)生情況比較[n=30,例數(shù)(%)]Tab.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early pressure sores in different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different periods of intervention[n=30,cases(%)]
表3 兩組干預期內(nèi)壓瘡危險Braden評分結果比較(n=30, ±s)Tab.3 Comparison of Braden scores of pressure sores in two group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period(n=30,Mean±SD)
表3 兩組干預期內(nèi)壓瘡危險Braden評分結果比較(n=30, ±s)Tab.3 Comparison of Braden scores of pressure sores in two group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period(n=30,Mean±SD)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1 d 13.78±1.23 13.03±1.34 2.258 0.028 3 d 14.02±1.43 13.65±1.45 2.071 0.043 7 d 14.30±1.55 13.89±1.53 2.037 0.046
綜上所述,噴氣式氣墊床與動態(tài)交替式減壓氣墊床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無影響,而動態(tài)交替式減壓氣墊床患者的壓瘡發(fā)生前期發(fā)生率更低,Braden評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