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崗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大學生的法律素質與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之間具有重要聯(lián)系。論文主要針對現(xiàn)階段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針對在法治中國的視角下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ocess, there is an importa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g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society in China.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legal quality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studi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the the leg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it is hoped that this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關鍵詞】大學生培養(yǎng);法律素質;法治中國;問題與對策
【Keywords】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legal quality; rule of law in Chin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2-0073-02
1 引言
法制社會是永恒的追求。當前的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建設的棟梁,其自身的整體素質與社會的發(fā)展是具有必然聯(lián)系的。因此,現(xiàn)階段在法治中國視角下有效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其能夠有效促進高校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并且能夠為構建法治中國貢獻力量。在實際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學生提升其自身的法律素質。因此,要充分了解當前在大學生法律素質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法律素質,構建法治社會。
2 當前高校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意義
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培養(yǎng)是高校思想教育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高低不僅與其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與我國法治社會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當前在法治中國的視角下有效開展學生的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首先,現(xiàn)階段高校有效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當前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頻繁,高校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是非觀念,并且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提升思想境界,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次,現(xiàn)階段高校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從而在整體上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最后,高校有效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法制社會的建設。法治社會是我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大學生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fā)展。因此,現(xiàn)階段,高校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法律素質的提升,并且能夠更好地促進法治社會的建設。
現(xiàn)階段,高校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法律意識以及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并且能夠在整體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對我國建設法治社會貢獻力量。
3 當前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現(xiàn)階段高校在實際培育學生法律素質的過程中,要對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刻了解,并且要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育對法治中國的建設的意義進行充分認識,從而在實際開展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能夠采取科學的措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素質。
3.1現(xiàn)階段部分高校對學生法律素質培育的重視程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現(xiàn)階段,高校實際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存在部分教師對于高校法律教育的認識不夠清晰,并且在實際開展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依舊按照原有的教學模式開展。同時,高校在實際開展法律素質培育的過程中,存在部分教師對于其了解不夠深刻,使得在實際開展應用的過程中,無法發(fā)揮出對于學生的培育作用。現(xiàn)階段在高校法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部分教師對于教學改革不夠重視的情況,也就在整體上導致了法律課程教學質量較低的問題,使得學生對于法律方面的學習積極性大幅下降。
3.2 現(xiàn)階段部分高校開展法律教育的教學模式比較陳舊
當前高校在培育學生法律意識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單一地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理論教學模式,對于效果較好的案例教學、現(xiàn)場模擬教學等方式的把握與使用上不足,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低[2]。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掌握不準確,使得教師在實際應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正面影響難以到達預期。同時這部分老教師自身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往往比較信任,堅持沿用原有的教學模式,使得課程教學過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使學生在實際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難以高度集中注意力,整體上導致了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下降,影響了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熱情。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導性不足,無法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地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的法律知識學習效果。
3.3 現(xiàn)階段部分高校開展法律教育的教師綜合素質有待加強
高校實際培育學生法律素質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到達一定的高度,但是現(xiàn)階段部分高校教師對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不夠,措施不強,使得在實際開展法律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達不到預期目標。同時,現(xiàn)階段法律教育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前沿理論掌握不夠,與時政結合較少,使得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學習停留在表面上,且理論知識不能及時更新,難以將其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果。
4 法治中國視角下提升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水平的對策
當前高校在實際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大部分高校對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針對上述存在的實際問題,高校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升。
4.1 高校要充分重視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育
當前高校在實際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育過程中要對其重要意義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在整體上統(tǒng)籌推進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教育教學?,F(xiàn)階段,在法治中國的視角下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校要對其引起高度重視,并且要對自身開展法律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的研究分析,以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法律素質。
4.2 高校開展法律教育的教師要不斷培訓進修,提升綜合素質
當前高校在實際針對學生的思想政治以及法律意識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和知識的傳授者,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3]。因此,現(xiàn)階段高校開展法律知識教育教學的教師要不斷進行有效學習,更新知識體系,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更好地在實際開展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法律素質以及法律意識。同時教師有效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繼續(xù)進行法律方面知識的學習。
4.3 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
現(xiàn)階段高校在大學生的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將教育內容與時事案例進行有機結合,時事新聞與法律意識的教育相結合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另外,在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過程中,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在整體上有效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4]。
5 結語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高校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素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其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于法律的了解與認識,并且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整體上有效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因此,現(xiàn)階段高校要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進行充分認識,根據(jù)當前實際開展的情況以及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質。總之,在法治中國視角下有效開展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吳潛濤.握好教材修訂內容 有效實現(xiàn)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0):16.
【2】祖嘉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三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1):47.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周靜.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創(chuàng)新的四個維度[J].江蘇高教,20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