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瑜, 楊亞明
(1.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人民醫(yī)院 呼吸內科, 陜西 延安, 716000;2. 陜西省寶雞市第二中醫(yī)院 呼吸內科, 陜西 寶雞, 721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為呼吸內科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早期予以患者有效治療對緩解患者肺動脈高壓進展、促使患者病情改善有重要意義[1-2]。他汀類藥物在該病患者的治療中有積極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以阿奇霉素與辛伐他汀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對收治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效果如下。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80例。納入標準: ① 患者均有COPD病史,且靜息時右心導管平均動脈壓不低于25 mmHg, 運動時不低于30 mmHg[3]; ② 患者均知曉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③ 患者均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耐受。排除標準: ① 伴有精神疾病、意識障礙患者; ② 伴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 ③ 伴有惡性腫瘤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 ④ 對本次研究不耐受者; ⑤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以信封法為依據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5~82歲,平均(62.8±5.9)歲; COPD病程2~13年,平均(6.9±0.9)年。觀察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3~81歲,平均(63.3±6.2)歲; COPD病程3~15年,平均(6.6±0.6)年; 2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患者均行常規(guī)化痰平喘、吸氧、止咳、利尿、強心、解痙等治療。對照組同時行口服辛伐他汀(瀚暉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676)治療, 1次/d, 睡前服用, 10 mg/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阿奇霉素(湖北潛龍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3195)治療,口服用藥, 1次/d, 0.25 g/次。2組均連續(xù)治療6個月。
治療前、治療結束后分別對2組患者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及6 min步行實驗距離進行測定對比。比較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等進行對比,各指標均采用日本捷斯特ST-95型肺功能儀進行測定。測定2組患者肺動脈壓變化情況,包括肺動脈收縮壓及肺動脈舒張壓。以貝克曼全自動特定蛋白儀測定C反應蛋白水平,并比較2組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情況。
本研究數據資料均以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 2組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及6 min步行實驗距離比較差異顯著(P<0.05), 見表1。
表1 2組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及6 min步行實驗距離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VC、FEV1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 見表2。
表2 2組肺功能比較 L
FVC: 用力肺活量; FEV1: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肺動脈舒張壓及收縮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3。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C反應蛋白水平分別為(28.5±4.0)、(28.3±4.2) mg/L, 2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13.2±2.5)、(18.8±3.0) mg/L, 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肺動脈壓水平比較 mmHg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常見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及氣道炎癥反應[4-5]。該病發(fā)病率較高,數據[6-8]統(tǒng)計顯示,全球范圍內年齡大于40歲的人群COPD的發(fā)生率已高達9%~10%, 且該病還具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安全。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該病的具體發(fā)病機制,通常認為氣道炎癥反應在氣道阻塞、氣道重構等不良后果的發(fā)生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極易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進展為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由于受長期缺氧、炎癥氧化應激反應等因素的影響,還可能會造成肺小動脈痙攣收縮、平滑肌細胞增殖,進而引發(fā)肺動脈高壓。同時,炎癥反應也可能會致使免疫球蛋白在紅細胞上附著,從而極易引發(fā)負電荷排斥反應,導致肺動脈血管痙攣、內膜增生病變,最終導致肺動脈高壓發(fā)生[9-12]。而該病的發(fā)生則極易造成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他汀類藥物為臨床上治療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較為常用的一類藥物,該類藥物具有較好的抗炎、保護血管功能、抗氧化、抑制血管收縮及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功效,從而可達到降低肺動脈壓、促使肺動脈高壓進展延緩的效果,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氣功能、促使血管重塑、降低血管重構程度重要意義[13-16]。而阿奇霉素則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一種,對促使收縮的氣道平滑肌松弛有重要作用,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減輕患者不適感。同時,該藥物還可對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進行抑制,同時可減少中性粒細胞在上皮組織附著,達到減少痰液分泌、發(fā)揮血管內皮保護功效。將其與辛伐他汀聯(lián)合應用于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的治療中可發(fā)揮協(xié)同功效,對促使患者病情及癥狀改善有重要意義[17-1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肺動脈高壓水平、肺功能水平、C反應蛋白水平等多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給予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的治療效果理想,具有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