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關鍵詞:財務重述;會計信息披露形式;披露語言積極性;投資者投資判斷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3月25日
近年來,在年報披露之后,上市公司因先前發(fā)布的財務報告存在錯報、漏報等問題而導致的財務報告重新表述現(xiàn)象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財務報告重述即對財務報告重新表述行為,是企業(yè)發(fā)現(xiàn)并改正財務報告差錯的事后補救措施。大量文獻研究表明,財務重述可能會降低投資者對財務信息的可信度,從而會不利于投資者對企業(yè)投資吸引力的判斷。由于中小投資者無法參與到公司的日常經(jīng)營管理,只能根據(jù)公司經(jīng)營結果或經(jīng)營結果的原因解釋來評價公司的市場價值和未來的盈利能力。就目前國內(nèi)對外發(fā)布的財務重述報告來看,多數(shù)公司極少涉及到具體的財務重述的原因披露,而這對投資者投資決策和判斷的影響又是重大的。已有心理學和會計學的研究文獻表明,不同會計信息披露形式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判斷與決策。曾經(jīng)也有心理學家進行過一些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業(yè)績好時,自我宣揚常會發(fā)生;而業(yè)績差時,只要能夠提供恰當?shù)慕忉?,便很容易得到人們的諒解。筆者通過手工查閱巨潮資訊網(wǎng)所披露上市公司的臨時公告,選取了2015~2017年上市公司83份年報財務重述公告,依據(jù)重述的歸因披露與否,將上市公司重述報告中重述信息的披露形式分為以下三種:一是只披露更正或補充信息,不做任何歸因披露;二是披露更正或補充信息,并對重述的歸因進行事實陳述性的說明;三是披露更正或補充信息,并對重述的歸因,可能的影響使用積極的語言進行說明。上述三種財務重述信息的披露形式是否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判斷?具體地說,對有無重述歸因披露是否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判斷?在有歸因披露的情況下,積極的語言披露是否能有效減輕財務重述對投資者投資判斷的影響?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管理者可以通過對信息描述方式框架的操控來影響信息使用者的心理。會計信息披露的組織形式是指會計信息如何組織、分類以及以何種形式呈報給外部投資者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信息內(nèi)容的管理偏重于會計信息披露語言上的組織,而披露組織形式管理則是偏重于財務報告的框架效應。已有心理學和會計學的研究文獻表明不同會計信息披露形式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判斷決策。張繼勛等人(2016)采用實驗研究方法得出結論,個體投資者的投資吸引力判斷會受到社會責任負面信息不同披露形式的影響。同樣的一件事情,表述的方式不同,其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后果也會有所差異。管理者運用語言特色形成對信息接受者的操控,最終使得信息接受者對公司的認識得到改善或提升。在學術界,關于上市公司財務重述信息披露語言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會計信息披露語言表述中的可讀性和自利性歸因方面。Barton等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對于業(yè)績下降的信息披露,相對于管理層不進行歸因解釋的情況要比將業(yè)績下降歸因于外部因素時的市場反應要好。高錦萍等人(2017)通過實驗研究得出,加強重述原因的披露有利于投資者更好地進行投資決策,特別是財務重述的歸因分析可以降低財務重述對投資者判斷和決策的影響程度。Dehaan等(2014)研究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會在發(fā)生財務重述后下降,公司對投資者的投資吸引力下降。于黎明(2013)通過多元回歸方法檢驗分析發(fā)現(xiàn),在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重述往往都會導致負的市場反應,而重述公司主動對重述歸因進行解釋可以得到市場的寬恕,降低財務重述不利消息對投資者的負面影響程度。
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會計信息披露管理策略及其經(jīng)濟后果等方面。對于會計信息披露語言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年報語言表述中的可讀性和自利性歸因方面。鮮有涉及財務重述信息披露的形式和披露語言的積極性對個體投資者投資判斷和決策的影響方面的研究。
(一)有無重述歸因披露對個體投資者投資判斷的影響。已有心理學和會計學的研究文獻表明,不同會計信息披露形式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判斷與決策。社會心理學中的申述理論認為申述:在某一事件違反了某種規(guī)定或法則時,企圖調(diào)解事件與所涉規(guī)定或法則的一種自我性的辯解。組織申述是指為使組織擺脫社會困境的廣泛的解釋行為。方正等人(2011)認為相比于緘默,辯解是一種對公司更為有利的回應策略。財務重述信息往往反映了上市公司已在證券交易所披露的財務報告存在的虛假信息、誤導性信息或者信息遺漏等。這不符合投資者對被投資公司及其管理的積極期望,損害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fā)展的信心,進而不利于其對公司投資吸引力的判斷。根據(jù)組織申述理論,公司在面對上述社會困境時,對重述的歸因、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合理的披露,即進行組織申述可以使投資者了解到更多關于重述方面的信息,感知到財務報告披露是真誠可信的,可能會減輕重述對投資者造成的負面印象,進而減少對重述公司的不利評價和判斷?;谝陨戏治?,我們提出:在財務重述報告中,與僅披露重述信息而不做任何的歸因披露相比,在對重述歸因進行披露的情況下,投資者判斷的公司投資吸引力可能會更高。
(二)披露語言的積極性對個體投資者投資判斷的影響。積極的語言描述往往能夠使投資者對公司形成良好的印象,并進一步影響其投資判斷和決策。心理學中的屬性框架理論認為,個體對相同價值的事件的選擇會因語言的描述差異而有所區(qū)別。因為信息是按照其性質(zhì)來編碼的,一個屬性積極的標簽會引發(fā)與記憶中有利信息相關聯(lián)的編碼,相同屬性的負面標簽則會引發(fā)與記憶中不利信息相聯(lián)系的編碼。Dreman等(2000)研究發(fā)現(xiàn),帶有積極涵義的詞匯可以引導人們建立想象中的良好形象,并進一步影響后續(xù)的判斷和決策。根據(jù)屬性框架理論和相關研究,與事實陳述性的歸因披露相比,企業(yè)采用積極的語言對重述的歸因、影響進行披露說明會引發(fā)投資者與記憶中有利信息相關聯(lián)的編碼。因此,采用積極的語言對歸因進行披露很可能會減輕財務重述給投資者帶來的不良印象,減少投資者對財務報告可信度的損害和投資吸引力判斷的負面影響?;谝陨戏治?,我們提出:在財務重述報告中,與事實陳述性的原因披露相比,在采用積極語言對重述的歸因進行披露的情況下,投資者評價的投資吸引力可能會更高。
在實踐中,依據(jù)重述的歸因披露與否,將上市公司重述報告中重述信息的披露形式分為以下三種:一是只披露更正或補充信息,不做任何歸因披露;二是披露更正或補充信息,并對重述的歸因進行事實陳述性的說明;三是披露更正或補充信息,并對重述的歸因,可能的影響使用積極的語言進行說明。實驗研究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在財務重述報告中,與僅披露重述信息而不做任何的歸因披露相比,在對重述歸因進行披露的情況下,投資者判斷的公司投資吸引力會更高;在財務重述報告中,與事實陳述性的原因披露相比,在采用積極語言對重述的歸因、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披露的情況下,投資者評價的投資吸引力會更高。
本文理論貢獻:基于社會心理學視角并采用實驗研究方法,分析檢驗了上市公司財務重述歸因披露對個體投資者投資吸引力判斷的影響,擴展了財務重述信息披露經(jīng)濟后果的相關理論研究;本文分析檢驗了上市公司財務重述歸因積極的語言披露對個體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豐富了語言特征對投資判斷決策影響的研究。從現(xiàn)實意義來講:上市公司在披露財務重述信息時,不僅要披露相應的修改信息,還應該采取積極的框架、用積極的語言對重述的歸因、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披露說明,這可以削弱財務重述對投資者判斷和決策的影響程度,使財務重述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實務中,監(jiān)管部門應該逐漸規(guī)范財務重述信息披露的形式,加強重述的歸因披露,以利于投資者更好地進行投資判斷,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考慮到披露語言積極性的影響,投資者應該采取更加謹慎的態(tài)度判斷其信息披露的合理性和客觀性,避免作出不恰當?shù)耐顿Y決策。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德容,陳標.我國企業(yè)財務披露管理行為探析[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