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課異構”本身屬于基本問題研究,其側重合作,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構造空間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本文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總結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并探討“同課異構”的應用優(yōu)勢與具體應用措施,更好的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思想政治? “同課異構”? 高校
【課題項目】民族地區(q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同課異構”教研模式研究,編號:qnsy2018sz018。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96-01
一、“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內涵與教學效果
(一)“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內涵
當前尚缺乏關于“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明確定義??墒聦嵣鲜蔷哂型瑯咏虒W內容和教學目標以及相似的教學對象,而易購則是指對于相同教學內容所使用的不同教學方法、教學設計與教學構思。由于每一位教師和學生互相之間都是獨立存在的,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會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自身性格等多個方面的特點來確定不同的教學設計與方案,這就導致不同教師互相之間的教學風格存在差異。所以在課堂聽課的教師會根據(jù)其聽課過程中所獲得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再次加工,在于自身的觀點進行充分結合之后再進行二次授課。此過程實質上也是“同課異構”的過程。整體而言,“同課異構”事實上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師通過通過應用現(xiàn)有的教學工具,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所使用的不同教學方法與教學風格?!巴n異構”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核心,真正意義上的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同課異構”模式自身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同課異構”的教學效果
在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普遍存在自身思想行為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影響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學生對于新奇事物所存在的強烈興趣,并且民族地區(qū)的大學生,其在大學之前的生活環(huán)境相對而言較為落后,如此導致外界信息對于大學生固有的思想體系能夠形成強烈的沖突。并且高校相對于中學而言,思想行為更為開放,其會逐漸產生質疑教師、質疑思想的想法,進而開始質疑已知的知識與政治立場。在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本身接觸外界信息量相對發(fā)達地區(qū)而言就較少,步入大學后,再加上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的影響,使得大量紛繁蕪雜的網(wǎng)絡信息快速沖擊大學生思想和意識,不良信息使得當前民族地區(qū)大學生急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同課異構”教學模式可以取得非常有效的教學效果。其通過對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有效地活躍了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水平,并掌握更多的學習內容。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通過對諸如實踐、創(chuàng)新以及自主學習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
二、民族地區(qū)高校思想政治“同課異構”教研模式優(yōu)化措施
由于思想政治內容涉及到時事政治,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社會所發(fā)生的各種政治事件,通過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結合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對應的教學方式。除此之外,針對高校學生的特點,以及高校環(huán)境下教師對于學生的約束能力下降的情況,思想政治教學中更需要合理應用多種教學模式,通過對話教學、情感教學以及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提升。
(一)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較為合理的教學目標,不應當過度求異
在“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中,盡管“異”較為重要,但是也不應當忽略“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巴睂嵸|上是指擁有相同的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圍繞這一教學目標開展授課,并在其中逐漸達到“異”的效果,而不是本末倒置,過度追求“異”,從而忽略了應有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民族精神相關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教師借助各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何為民族精神,并最終幫助學生明確和弘揚民族精神,而不是單純的展示和分析民族精神,但卻不注重對學生個人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
(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盡量保持特色,避免出現(xiàn)強調“同”忽視“異”的情況
“同課異構”教學模式本身屬于新發(fā)展出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尚處于不斷完善的狀態(tài)。所以為了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后積極與其他教師互相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例如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前來聽課,在教學結束之后互相之間進行交流,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高校中諸多教師都錯誤的理解了聽課學習的目的,其只是單純模仿授課教師的教學風格與方法,卻完全沒有批判和篩選的意識,如此理念是錯誤的。教師去向其他教師進行聽課學習,本身就是在不斷對自身進行優(yōu)化,而不是一味的求“同”,需要在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同時,使得自身的課堂教學獨具特色。
(三)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關注的重點,而不是刻意的求“異”
高校思想政治“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下,應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結合。通過結合學生成長環(huán)境以及生活中的經驗,使得原本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向生活化的方向轉變,大大降低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同時還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政治學習中去。此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合理調整教學的方法與策略,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學習特點,使得其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求,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新穎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
三、總結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引入“同課異構”教學模式,可以使得教師的自身綜合素質水平顯著提升,改變教師教學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而且“同課異構”教學模式并非只是學生和教師的需求,其更可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使得其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其未來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川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J].中國高教研究.2018(02)
[2]馮剛.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價的回顧與思考[J].教學與研究.2018(03)
作者簡介:
袁吉萍(1982年2月-),女,貴州甕安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教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