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麗 周全富 耿文光
肥胖大學生體質弱勢的相關分析與對策*
宋崇麗 周全富 耿文光
(南京農業(yè)大學 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95)
通過對肥胖大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肥胖大學生中男生明顯多于女生,肥胖大學生體質明顯弱勢,且其體質弱勢與肥胖體型密切相關。指出幫助肥胖大學生瘦身塑型是增強體質的關鍵,針對肥胖大學生開設運動減脂課程是提高體質測試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積極舉措。
肥胖大學生;體質弱勢;BMI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學習和生活壓力的增加,大學生肥胖現(xiàn)象在高校越來越明顯。國家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反映大學生肥胖人數(shù)呈逐年遞增趨勢,身體素質依然呈下滑趨勢,盡管下滑的速度和幅度有所緩和與縮小[1],大學生體質不及格率仍在繼續(xù)上升[2]。肥胖大學生的體質狀況如何?其體質狀況是否與體型肥胖有關?本研究擬對肥胖大學生的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將體質測試的各項成績與反映體型胖瘦的BMI指數(shù)[3](Body Mass Index)[體重(kg)/身高(m)2]作相關性研究,旨在了解肥胖大學生的體質狀況,深化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在2013年某高校參加體質測試的15846名大學生中,按依據(jù)2007年國家學生體質測試所確定的測試指標和方法[4],篩選身體形態(tài)評價等級為肥胖的大學生1725名為研究對象,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肥胖大學生基本情況
性別 人數(shù)年齡身高體重BMI 男生138420.06±1.57174.91±6.3581.44±10.2426.59±2.68 女生34120.12±1.47164.00±6.5273.65±8.1627.35±2.18 總體172520.51±1.56172.75±7.7279.90±10.3426.74±2.60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wǎng)查詢大學生體質測試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當前大學生體質測試的現(xiàn)狀和問題。
1.2.2測試法
依據(jù)2007年國家學生體質測試所確定的測試指標和方法[4],運用南京慧聰康體公司生產(chǎn)的體質測試儀器分別測定身高、體重;肺活量、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握力體重指數(shù)、跳繩、1 000 m(男)/800 m(女),并附加計算BMI指數(shù),參照《標準》按體型、機能、身體素質三類派生指標進行評定。
1.2.3比較法
對參與體質測試的大學生按性別、體型和體質成績分類,并對各測試指標進行比較分析。
1.2.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利用EXCEL和SPSS19.0軟件對大學生體質測試的數(shù)據(jù)進行歸類處理,各組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T檢驗和Pearson函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不顯著,P<0.05有顯著性差異,P<0.01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篩選的1725名男女肥胖大學生體質總分評價等級分布情況見表2所示,男女肥胖大學生中沒有人達到體質優(yōu)秀等級,約半數(shù)以上的人體質不及格,半數(shù)以下的人屬于及格等級,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體質達到良好等級。
表2 肥胖大學生體質測試總分等級分布情況
性別人數(shù)總分等級 優(yōu)秀 良好比例及格比例不及格比例 男13840 674.84%63145.59%68649.57% 女3410 123.52%14241.64%18754.84% 合計17250 794.58%77344.81%87350.61%
按體質測試健康標準,以不同身高段的體重范圍分級,可以把大學生體型分為肥胖、超重、正常體重、較低體重和營養(yǎng)不良共五個級別。參加測試的15846名大學生在五個體型等級中的分布情況見圖1。肥胖大學生為1725名,占總體的10.89%。
圖1 大學生體型等級分布
為了比較體質狀況的差異,將不同體型組的大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其中肥胖組和正常體重組的男女大學生體質成績統(tǒng)計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男女大學生肥胖組與正常體重組體質測試情況比較
類別肥胖組 正常體重組 男女總體 男女總體 人數(shù)13843411725 269936046303 比例80.23%19.77%100.00% 42.82%57.18%100.00% 身高(CM)174.91±6.35**164.00±6.52**172.75±7.72** 174.21±6.14162.76±5.72167.66±8.18 體重(KG)81.44±10.24**73.65±8.16**79.90±10.34** 64.81±4.5557.23±4.3260.48±5.79 BMI26.59±2.68**27.35±2.18**26.74±2.60** 21.34±0.8221.60±1.0721.49±0.97 肺活量分31.21±24.25**29.33±23.41**30.84±24.09** 51.78±25.5950.12±25.3650.83±25.47 耐力分68.30±17.90**63.92±20.24**67.44±18.46** 72.57±14.3170.19±14.5271.21±14.47 握力分52.37±25.08**48.42±25.77**51.59±25.26** 70.49±17.5564.70±18.5867.18±18.37 跳繩分82.07±10.47**85.90±9.24**82.83±10.35** 82.23±9.5287.46±7.9885.65±8.92 總分58.61±10.91**56.89±11.23**58.27±10.99** 72.80±8.8171.38±8.9871.99±8.93
注:與正常體重組相對應比較:* P<0.05 , ** P<0.01。
另外,將反映體型肥瘦的BMI指數(shù)作為影響因子,對不同體型組大學生的各項體質測試成績做了PEARSON相關分析,其相關系數(shù)r值統(tǒng)計情況見表4。
表4 不同體型組別大學生BMI與體質測試各項目分的相關系數(shù)(r)
組別男 女 總分耐力分握力分跳繩分肺活量分 總分耐力分握力分跳繩分肺活量分 A-0.46 -0.19-0.44 -0.04 -0.36 -0.37 -0.17 -0.31 -0.16 -0.25 B-0.05 0.00 0.04 -0.03 -0.11 -0.17 -0.07 -0.11 -0.03 -0.17 C-0.13 -0.05 -0.10 -0.02 -0.10 -0.17 -0.07 -0.13 -0.02 -0.13 D-0.03 0.05 -0.02 0.02 -0.09 -0.07 0.00 -0.06 0.00 -0.08 E-0.15 0.02 -0.17 -0.03 -0.13 -0.07 0.02 -0.08 0.07 -0.15
注:A:肥胖組,B:超重組,C:正常體重組,D:較低體重組,E:營養(yǎng)不良組;
1725名肥胖大學生占整個測試群體的10.89%,而在肥胖大學生中男女比例顯示嚴重失衡,表3顯示肥胖男生1384例,占肥胖總數(shù)的80.23%,肥胖女生341例,只占肥胖總數(shù)的19.77%。這與正常體重組中男女性別比例(男:42.82%,女:57.18%)形成明顯的反相差。大學生肥胖群體中男生占絕對多數(shù)(80.23%),女生則在體重正常組中占相對多數(shù)(57.18%)。這可能與男女大學生對體型關注度不同有關,女生較男生更在意自身的體型狀況,當體型趨向于肥胖時,會有意識地控制飲食,保持體形[5]。而男生的體型意識相對不強,對體型肥胖重視不夠,造成男生肥胖人數(shù)迅速增加,其肥胖比例占了絕對優(yōu)勢。
由表2可知肥胖大學生體質狀況較差,有50.61%的肥胖大學生體質不及格,及格率44.81%,良好率只有4.58%,優(yōu)秀率為0.00%。表3中顯示肥胖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指標(身高、體重、BMI)和心肺機能指標(肺活量),身體素質指標(握力、跳繩、男1000m/女800m)的分值與體重正常組都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圖4為大學生肥胖組與體重正常組的體質對照圖。
圖2 大學生肥胖組與正常組體質對照
從表3、圖2比較分析得知肥胖組身高、體重、BMI值明顯高于正常組,而肺活量、握力、耐力的分值和總分卻明顯低于正常組,說明與體重正常組比較,肥胖大學生心肺機能較低,身體素質較弱,體質總分較低。
表2已知肥胖大學生的體質呈弱勢狀態(tài),由表3可知肥胖大學生體質各項指標值與體重正常組有極其顯著性差異。而表4顯示五種不同體型組別大學生中肥胖組(A組)男生的BMI與總分、握力分和肺活量分呈中度負相關,女生則呈現(xiàn)弱負相關性;其他組別的各項體質得分與BMI無相關性。BMI是體重指數(shù),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公布的評價成年人胖瘦程度的指標之一,反映身高和體重的關系[3],BMI指數(shù)=體重( kg )/身高(m)2。而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評分標準中,體質總分是按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耐力、握力和跳繩的項目的比重加權計分的。身高標準體重是按身高段查體重范圍計分的,肥胖等級得分50,正常體重得分100;所以肥胖級別的BMI,直接影響總分成績下降。握力得分是通過握力指數(shù)查分的,但握力體重指數(shù)是指肌肉的相對力量,即每公斤體重的握力,握力體重指數(shù)=握力(kg)/體重(kg)×100;同樣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是人體自身的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即每千克體重肺活量的相對值來反映肺活量與體重的相關程度,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肺活量(ml)/體重(kg)[4]。所以大學生體重越大,BMI值就越高,當BMI為肥胖等級,身體形態(tài)得分較正常體重組少50分,同時握力體重指數(shù)相應變??;肺活量得分也隨之降低,這可能是BMI值與體質總分、握力分、肺活量分呈中度負相關的主要原因。綜合以上分析表明體型肥胖嚴重影響了肥胖大學生體質成績,尤其是握力分,肺活量分和總分。肥胖大學生體質弱勢狀況與其體型肥胖密切相關。
3.4.1分析顯示肥胖大學生體質明顯弱勢,而體質弱勢與體型肥胖密切相關。所以幫助肥胖大學生減肥瘦身,改善體型將是增強體質的關鍵因素,面對高校越來越多的肥胖大學生,大學體育課程中應增設運動減脂課程,將肥胖大學生集中起來進行專門的減肥運動,按照運動減脂的規(guī)律來安排體育課程。同時建立肥胖大學生的健康監(jiān)控檔案,成立大學生運動減脂俱樂部,配備專業(yè)教師,給予運動減脂的科學指導,制定合理的運動減脂處方,鼓勵大家自覺鍛煉來減肥和提高身體素質。
3.4.2舉辦有關肥胖專題的各類講座,加強預防肥胖和減肥的理論知識學習,尤其針對男生要強化肥胖危害健康的思想宣傳,強調身體形態(tài)美的重要性,引起男生對肥胖現(xiàn)象的足夠重視,盡可能抑制男生肥胖增長速度快于女生的趨勢。
對大學生體質和體型分析表明肥胖大學生的體質呈非常顯著性弱勢,而且肥胖體型與體質弱勢密切相關。大學生肥胖人群中男生數(shù)量明顯多于女生。
由于肥胖大學生體質弱勢與肥胖體型密切相關,因此減輕體重,改善體型是肥胖大學生提高體質的關鍵。目前大學生體質狀況發(fā)展態(tài)勢要求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必須關注肥胖大學生體質弱勢的現(xiàn)狀,建立肥胖大學生的健康檔案,建議對肥胖大學生群體開設以塑形強體為目標的運動減脂課程和舉辦減肥專題講座,必將有利于增強肥胖大學生體質,提高體質測試成績,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學生肥胖人群逐年漸增的趨勢。
[1]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教體藝[2011]4號)[Z]. 教育部,2011.
[2]徐麗.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分析比較[D].武漢體育學院,2012.
[3]張偉,顧若兵.基于不同體質指數(shù)大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相關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21(1):22
[4]教育部,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歐陽慧蓉,李正惺.云南省大學生肥胖與身體素質的相關分析[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4):55-56.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Obese College Students’ Weak Physique
SONG Chongli, eta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Jiangsu, China)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體衛(wèi)藝專項重點課題(Tb2013013);南京農業(yè)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SKPT2014001)。
宋崇麗(1983—),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體質健康。
周全富(1971—),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運動減脂、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