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摘 要 文章力圖通過剖析一個以服務民生為重的地面頻道欄目《都市110》的發(fā)展過程,從其定位、思想、內容等方面的不斷更迭演繹,解讀當下融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媒體民生欄目所應具備的潛在特征和發(fā)展軌跡,與新媒體相比,傳統(tǒng)媒體必須以新思想引領、以新內容為王,推陳出新,大膽嘗試,才能在競爭中保留好一席之地,在這種情況下,辦好服務民生的欄目就是傳統(tǒng)媒體突破困境的一張王牌,這也是很多電視欄目憑借創(chuàng)新理念趟出一條獨特發(fā)展之路的試金石。山西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的《都市110》欄目,就是其中一例。
關鍵詞 民生欄目;地面頻道;思想引領;內容當先;《都市110》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4-0056-02
《都市110》創(chuàng)辦之時,太原地區(qū)已經有很多比較有口碑和影響力的新聞欄目,例如受太原觀眾歡迎的《新聞快車》《并州之劍》等,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都市110》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選擇以幫忙作為節(jié)目特色,以服務作為節(jié)目宗旨?!抖际?10》開播后深受觀眾喜愛,創(chuàng)造了非常好的收視成績。2015年之前,時長150分鐘的《都市110》,單日平均收視份額達到15%,月平均最高收視份額達到11%,風光一時無倆。而就在同一年,《都市110》卻和其他兄弟臺的民生新聞欄目一樣,坐了回過山車。接下來的兩三年時間里,一次次地體會著重拳打棉花的無力感,多年血拼繪就的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的拳譜,突然之間就變成了陶犬瓦雞,不管如何比劃,都拯救不了持續(xù)下滑的收視曲線。經過了一輪低谷徘徊,2017年下半年開始,《都市110》在研判新的市場特點以及觀眾收看習慣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探索,逐漸制成了一味味自救的“良藥”,收視表現(xiàn)開始逆風上揚。那么在電視行業(yè)普通遭遇發(fā)展瓶頸的情況下,《都市110》“起死回生”的藥方又是什么呢?
1 重新定位,注重服務,思想引領
和所有的地面頻道民生欄目一樣,《都市110》最初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其服務性,為所在的城市服務,依據所在城市市民的生活習慣、城市文化服務,這一點也是由地面頻道欄目的地方化特點決定的,這個特點,也是地面頻道與上星節(jié)目競爭最大的法寶。長期在所在城市中跌打滾爬,電視欄目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對身邊的生活了如指掌。依靠熱線,市民的大事小情,媒體盡在掌握。遇到糟心事,大家習慣于給媒體打個電話,沒有選題了,熱線電話里諸如房子漏水了,物業(yè)多收費了等同質化話題,就成了媒體隨手拈來的救命稻草,還別說,這樣的選題,一度時期還真給力。因為媒體的影響力在,很多老百姓使盡洪荒之力也不得要領的問題,只要媒體出面,就有可能迎刃而解。很長時間以來,觀眾很買賬,媒體也因此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并貫之以“服務”的名號,以為這是保住收視份額的不二法寶。
然而,時間長了,觀眾明白了,感情您就那么兩下子,您幫鄰居家的屋頂堵漏了,我家的屋頂下雨天照舊。您幫著蓋上了這個井蓋,指不定誰家的車輪隔天又會陷進另一處窨井里。加上新媒體這個隔壁老王的“搗亂”,電視觀眾和媒體的感情熱度極速下降。失戀的痛苦,時時折磨著每一個電視媒體人。痛定思痛,大伙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和觀眾執(zhí)子之手與之偕老,不練點真正的內功是不成了。而這個內功,其中一招就是“引領”,而“引領”這個概念的引入,使得媒體跳脫出了保姆的角色定位,開始向觀眾的“人生導師”方向轉變。《都市110》開設過一個板塊“愛在路上”,截取了車站、機場這個特殊的場景,記錄了親人愛人朋友之間的相逢與離別,而在場景性記錄之外,更多地是表現(xiàn)離別和相逢之外的故事,呈現(xiàn)的是一個個為了夢想奮斗者的心路歷程。節(jié)目沒有拘泥于離愁別緒的渲染,而是著重引導一種觀念,一種理念:只有不斷超越自我,不囿于平淡的生活,才能領略人生不一樣的風景,這樣的節(jié)目內容,令觀眾耳目一新,互動量大幅上漲,看過節(jié)目之后,很多觀眾都表示有話要說,收視表現(xiàn)自然不俗。
2 研判受眾,依托城市,內容當先
在如今傳播環(huán)境下,電視媒體要想留住觀眾,不僅要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更要思考如何讓內容升級,用新思路新方式,提升內容生產的質量,并且要會利用新媒體傳播平臺和手段,傳播內容,加強宣傳,創(chuàng)造新的盈利模式和途徑。如何讓節(jié)目既充實又新穎,增強節(jié)目的影響力,《都市110》做了很多內容當先的嘗試。毋容置疑,對于地面頻道的民生節(jié)目來說,其影響力的核心根據地就是節(jié)目所在的城市,因此,必須深耕城市文化,深耕社區(qū)文化。你關心誰誰就關心你,這句話用在電視欄目上也有道理,只有從觀眾角度出發(fā),先關心觀眾的需求,觀眾反過來才會關心關注媒體。地面頻道節(jié)目的思維方式應該是,用節(jié)目、用頻道所生產的節(jié)目內容去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經營觀眾的注意力資源,只有影響力才是電視媒體的第一生命。
那么如何增加電視欄目的影響力呢?觀眾對于一檔電視欄目的接受認可程度,決定了其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如果觀眾對電視欄目的認知只停留在注意、記憶、理解的層面上,并不能培養(yǎng)和維護忠實觀眾,欄目必須生產出能影響心理、思維、價值觀的內容,在深度解析及信息認知層面被觀眾認可并達成互動,才能與觀眾形成共鳴,樹立權威,才有足夠的發(fā)言權。
地面頻道影響力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其城市性。地面媒體本身就是城市文化、城市經濟、城市生活的組成部分,可以和觀眾做到親密無間,這種和觀眾天然的接近性是實現(xiàn)電視節(jié)目傳播價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也是觀眾最容易接納的元素。
3 挖潛熱點,創(chuàng)新手段,融入百姓
《都市110》長期以來立足城市特點,關注和報道和市民息息相關的內容,不遺余力為觀眾挖掘內容的高度、寬度、厚度“三維空間”的同時,也收獲了觀眾的認可和好評,做好這一點,有以下幾種途徑。
3.1 緊緊圍繞案例,解讀城市政策,增加內容高度
2017年7月,太原市交警支隊全面開展針對“四項違法”的查處行動。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針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的查處,為了更好地解讀這一執(zhí)法行動,《都市110》調取曾經報道過的相關案例,從《交通法》的解讀、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危害、機動車駕駛員的認識、行人的看法、該如何遵守規(guī)則等方面做了系列報道,宣傳法律法規(guī)引導積極正確行車理念的同時,為大家搭建了一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互動平臺,這樣的報道緊緊圍繞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容易和大家形成共鳴,收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3.2 結合熱點事件,推行公益行動,增加內容寬度
2018年6月,一條熱線電話響起,有三名來太原打工同住一出租屋的青年,幾乎同時患上了呼吸道炎癥和皮炎,經醫(yī)院診斷,這三個青年很可能是甲醛中毒,而他們租住的房子剛剛裝修過,有刺鼻氣味,很自然地住了一個多月的出租屋,就成了導致他們受害的最大的懷疑對象。得到求助后,欄目第一時間聯(lián)系權威檢測機構對這間出租屋進行了甲醛含量測試,結果超標達16倍,欄目沒有僅僅停留在這條報道上,而是據此策劃了一項公益行動,在宣傳裝修污染的常識的同時,聯(lián)合監(jiān)測部門免費為報名參加的家庭檢測室內空氣質量,這樣貼心的舉措,換回來的當然是觀眾的一片叫好聲。
3.3 加強輿論監(jiān)督,解百姓生活難題,增加內容厚度
違法占到經營一直是城市之痛,也是電視欄目熱線反映最多的內容之一,特別是夏季,很多小街巷都被燒烤攤霸街,影響了環(huán)境,阻礙了出行,而這一問題難解決的原因,除了攤販不自覺外,還有就是城管部門執(zhí)法力度的問題,為此,《都市110》欄目推出了相關系列報道,報道現(xiàn)象的同時,直接質問轄區(qū)城管部門,督促其加強執(zhí)法,整治占道經營亂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報道,這一現(xiàn)象得到了很大改觀,同時收視率也創(chuàng)了新高。
由此看來,只有從三個維度深層次解剖信息,延伸出觀眾共鳴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等等重量話題,才是地面頻道賴以生存的“拿手絕活”。依托地域優(yōu)勢突破地面頻道的局限是擴大影響力的出路所在,只有當?shù)厥袌龅挠绊懥ι先チ?,?jié)目的收視份額才能做上去。
4 結論
總之,民生新聞應始終堅持以平民視角出發(fā),突出民生政策的發(fā)布和解讀,加強深度報道與評論,民生信息的貼切服務,強調公共服務性,既要內容當先又要思想引領,從觀眾的角度和需求出發(fā),想觀眾所想,急觀眾所急,敢于替老百姓說話,真正把節(jié)目做到觀眾的心坎里,才能收獲觀眾的認可與共鳴,才能在觀眾心里占據一席之地,也才能夠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重拾地面頻道的新希望。
參考文獻
[1]黃升民.電視生猛且堅強的“六缸”驅動力[J].電視研究,2015(11):17-19.
[2]韓鋒.媒介融合時代的電視媒體轉型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3(2):98-101.
[3]楊卓興,楊春雨.省級地面頻道發(fā)展路徑探索[J].業(yè)者探索,201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