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東
紫蘇原產(chǎn)自中國,在我們國家田間路旁時有生長,紫蘇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從莖葉到種子都可以入藥,近幾年來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我們根據(jù)葉子的顏色可以分為紫葉和綠葉兩種。本文將對這種植物進行詳細(xì)的介紹闡述,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的無公害栽培技術(shù),包括栽培季節(jié)、種苗準(zhǔn)備、大田定植、大田管理等。
1品種選擇
紫蘇的品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皺葉紫蘇一類是尖葉輪紫蘇,大多數(shù)地區(qū)培養(yǎng)的都是皺葉紫蘇。我們根據(jù)葉子的顏色可以分為赤紫,皺葉紫蘇等等,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這三個品種。
2主要栽培季節(jié)
在長江流域露天播種的過程中,紫蘇會在三四月份播種,在黃河流域或者是一些北方地區(qū)種植的過程中,會選擇在四月份或者是五月份播種。播種完60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了,最晚可以在十月前后采收。具體的采收期和種植的方法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
3大田準(zhǔn)備
種植紫蘇的田塊要求地勢平坦、排灌便利。每667m2施腐熟廄肥2000—2500kg、復(fù)合肥30kg及磷酸二銨20kg,整地時與土壤均勻混合。耕深宜為25—30cm,要求充分耕耙。作深溝高畦,畦面寬宜為1.2—1.5m,溝寬30—40cm、溝深15—20cm。畦面應(yīng)盡量平整細(xì)碎。
4種苗準(zhǔn)備
在育苗移栽的過程中,可以在苗床內(nèi)進行播種育苗,利用一定的塑料薄膜進行大棚覆蓋。如果選擇這種方法就可以提早20天播種。紫蘇的種子要想完全發(fā)芽需要采種五個月之后。在播種之前選擇赤霉素溶液100mg/L,浸泡種子15分鐘左右。這樣種子的發(fā)芽率將會大大的提升,也可以把種子進行低溫處理,這樣就能破除種子的休眠期。
播種時,宜撒播,每1m2播種10—15g,按大田面積的8%—10%確定播種苗床面積。播完種子之后,要把表面輕輕的覆蓋并灑一點水,覆蓋的地膜滲透完水之后就可以了。種子出苗之后就可以把地膜揭除,在培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及時的接觸地膜,對設(shè)施內(nèi)部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嚴(yán)密的調(diào)控,幼苗展開第一片真葉之后,要開始間苗,幼苗之間的距離在三厘米左右。
5大田定植或直播
大田定植者,行距宜為50—65cm,株距宜為30cm,每穴1株。定植后應(yīng)及時澆定苗水。大田直播者,宜穴播或條播,應(yīng)在土壤墑情較好時播種,每667m2播種1.0—1.5kg,行距50—65cm,穴播時的穴距宜為30cm。播種后輕輕鎮(zhèn)壓畦面,并覆蓋地膜。開始出苗時,穴播者宜及時將定植穴薄膜破孔處用碎土封嚴(yán);條播者宜揭除地膜。
6大田管理
①幼苗展開一片,或者是兩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間苗了,要定時定期的拔除生長比較緩慢的幼苗,把比較健壯的幼苗留下。間苗兩到3次之后就可以確定苗株間的距離了,大概在30厘米左右。
②肥水管理追肥2—3次,緩苗后或定苗后追第1次肥,每667m2宜用尿素5—10kg化水澆施;15—20天后第2次追肥,每667m2宜用尿素10—15kg化水澆施;植株花蕾形成前,每667m2宜施尿素10kg、復(fù)合肥20kg。高溫干旱天氣時,應(yīng)加強灌溉,保持土壤濕潤。
③中耕除草在植株封行前中耕2—3次,除去株間雜草。也可于大田播種或定植前5—7天噴灑除草劑,每667m2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100mL對水50kg稀釋后,對土表噴霧。
④如果是為了采收莖葉,把老葉子給剔除。那么可以把花芽的頂端給摘除,這樣莖葉就會生長的更加旺盛。如果是為了采收籽粒,那么可以先把一些老葉子給摘除,這樣透光性通風(fēng)性,將會更好。
⑤在種植紫蘇的過程中,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多發(fā)的病癥就是白粉病和銹病,也會出現(xiàn)牙蟲小地老虎仔細(xì)病蟲害。在治療白粉病的時候,可以選擇50%的加瑞農(nóng),在治療銹病的時候,也可以膠體噴灑25%的粉銹寧,我50%的代森錳鋅。在治療小地老虎的時候,可以在冬季進行園內(nèi)清潔,這樣能夠有效地減少病蟲。在播種之前要進行人工捕殺,如果病蟲害比較嚴(yán)重,可以噴灑一些敵敵畏,敵百蟲等等,或者是在一些切碎的青菜葉中攪拌一些藥劑,達到誘殺的目的。
7采收與加工
比較嫩的葉片可以食用,可以選擇隨時采收,或者是分批收割等,多種方法。在12厘米以上的紫蘇葉子才符合標(biāo)準(zhǔn),一般都會在五月下旬,或者是六月初開始采收。
采收盛期每3—4天采收1對葉,其他時期每6—7天采收1對葉,可持續(xù)采收100天。每株平均可采收20—22對成品葉,每667m2成品葉產(chǎn)量1250kg。
采收種子者,應(yīng)及時采收,防止種子自然脫粒,宜在40%—50%的種子成熟時一次性收割,晾曬3—4天后脫粒。每667m2種子產(chǎn)量可達50kg。
紫蘇作為藥材可以利用紫蘇的葉子和紫蘇的梗,在夏季或者是秋季,可以采收紫蘇的葉子,這些葉子陰干之后就可以入藥了。秋季之后就可以收割全部的植株了,掛在比較通風(fēng)的地方陰干,就可以收藏入藥。在選擇葉子的時候要以顏色紫,葉片大,香味比較濃為主,最好是沒有枝梗。到了六月份就可以采收比較嫩的紫蘇梗了,在九月份,采收的紫蘇梗比較老,這個時候會和紫蘇籽共同采收。紫蘇梗要保留主莖,其他的全部清除,之后切片曬干。紫蘇梗外皮是紫棕色的,香氣比較濃的更好。
8紫蘇冬季設(shè)施栽培
我國北方部分地區(qū),在冬季設(shè)施內(nèi)栽培紫蘇,亦取得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通常依采收方式不同,分為“芽紫蘇”、“穗紫蘇”和“葉紫蘇”。
“芽紫蘇”栽培宜利用日光溫室或加溫溫室,并加大播種量,撒播。3—4片葉時即可采收,一般每20天可生產(chǎn)1茬。
“穗紫蘇”栽培時,宜先育苗,育苗可采用“芽紫蘇”栽培方式進行。定植時,每穴3—4株,穴距10—12cm。在冬季短日照下,設(shè)施內(nèi)保持20℃左右溫度,植株6—7片時抽穗。穗長6—8cm時采收,以花色鮮明、花蕾密生者為優(yōu)。
“葉紫蘇”冬季設(shè)施栽培時,宜在3—4片真葉期進行夜間補光,使每天光照時間達14h,以抑制花芽分化,增加葉數(shù)。定植株行距均宜30cm左右。
總之,紫蘇全身是寶,每百克含水分6.2克,蛋白質(zhì)0.2克,碳水化合物16.4克,脂肪11.9克,維生素B10.12毫克,維生素C20.23毫克,鉀65毫克,鈉362.8毫克,鐵206毫克,鋅2.84毫克,銅1.84毫克,磷68毫克,還含有各種揮發(fā)油,包括紫蘇酮、紫蘇醛、紫蘇醇、紫蘇紅色素、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等,具有特異芳香及解毒和調(diào)味之功效。
(作者單位:125321遼寧省建昌縣喇嘛洞鎮(zhèn)農(nóng)牧業(yè)技術(shù)推廣和經(jīng)濟經(jīng)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