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瀅,曹涵,唐明明,孫漢巨*,郜四羊,張強
1. 合肥工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合肥 230009);2. 安徽四平食品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銅陵 244000)3. 安徽復合調(diào)味品重點實驗室,安徽強旺調(diào)味食品有限公司(界首 236500)
荷葉(Lotus Leaf)又名蓮花莖,是蓮科植物蓮荷的葉,廣泛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它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其還含有豐富的荷葉堿、黃酮苷等活性成分,具有顯著的消炎抑菌,散瘀止血、降脂等保健功效[1-2]。然而,荷葉的加工形式不多,常經(jīng)過烹飪制成荷葉包肉、荷葉粥等食用,而市面上的荷葉產(chǎn)品主要為荷葉茶。
研究以探究荷葉最佳漂燙、干燥、粉碎條件為前處理目的,選用荷葉、蓮子、山楂等極具發(fā)展前景的食藥兩用植物作為主要成分,魔芋粉、甘草等作為輔料,開發(fā)出一種具有抗癌抑菌、降脂保健以及養(yǎng)心安神功能的天然荷葉復合固體飲料[3]。試驗將為荷葉固體飲料的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荷葉及蓮子(產(chǎn)于安徽銅陵,由安徽四平食品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山楂、魔芋粉、甘草及白砂糖(市售);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及鄰苯二酚(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檸檬酸(食品級,江蘇科倫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CP 114型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TG-16臺式高速離心機(萬合儀器制造有限公司);HX-300型中藥粉碎機(永康市溪岸五金藥具廠);XDW-6 J型超微粉碎機(濟南達微);3 NH型色差儀(深圳三恩時);722 E型分光光度計(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BT-9300 HT激光粒度分布儀(百特儀器有限公司)。
荷葉→分選→清洗→切塊→漂燙→漂洗→干燥→粗粉碎→超微粉碎→調(diào)配→成品
1.4.1 原料分選
選取色澤鮮綠、無腐爛的荷葉作為原料。
1.4.2 清洗切塊
將荷葉用清水洗凈后瀝干,切去根莖及不能食用的部分,將葉片切成小塊,切成邊長約2 cm的正方形。
1.4.3 漂燙
將預處理好的荷葉放入按照試驗要求規(guī)定的一定漂燙條件下進行漂燙處理。
1.4.4 干燥
將漂洗后的荷葉別放入不同溫度的恒溫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干燥至其水分≤5%。
1.4.5 粉碎
將干燥后的荷葉進行粗粉碎后,再依次超微粉碎5,10,15和20 min。
1.4.6 調(diào)配
將荷葉粉、山楂粉、甘草粉、蓮子粉及白砂糖按比例混合均勻。
1.5.1 荷葉漂燙的工藝研究
1.5.1.1 漂燙溫度與時間對荷葉護色效果的影響
將切好的荷葉分別在80,90及100 ℃下,預煮3,4和5 min后,進行色差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測定。
1.5.1.2 漂燙中護色劑含量對荷葉護色效果的影響
選用檸檬酸作為護色劑,將切好的荷葉分別添加0.1%,0.2%,0.3%,0.4%,0.5%和0.6%的檸檬酸,在90 ℃下預煮3 min后,進行色差的測定。
1.5.2 荷葉干燥溫度的測定
將漂洗過后的荷葉瀝干稱重后,分別在50,60,70,80和90 ℃下進行干燥,每20 min取出稱重記錄,計算荷葉的含水量,至其水分含量≤5%為止。然后,根據(jù)荷葉的干燥時間確定最佳的干燥溫度,并制作荷葉的干燥曲線。
1.5.3 荷葉粉粒徑的研究
分別測定經(jīng)過0,5,10,15和20 min粉碎時間后荷葉粉末的中粒度分布、持水力以及溶解度,確定最佳的粉末粒徑。其中,持水力與溶解度的測定參考祁國棟等[4]的方法。
1.5.4 感官評分
評分小組由10人組成,采用100分制評分法,分別從色澤、氣味、組織形態(tài)和口感4個方面對飲料進行評分,得分分別為X1、X2、X3和X4,X=X1+X2+X3+X4,取平均值作為最終分數(shù)。具體評分標準如表1所示[5, 16]。
1.5.5 原輔料用量的單因素試驗
1.5.5.1 荷葉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蓮子、山楂、魔芋、白砂糖以及甘草的添加量分別為20%,10%,20%,22%和8%,荷葉粉的添加量分別為10%,15%,20%,25%和30%,并固定超微粉的總質(zhì)量為10 g。攪拌均勻,添加150 mL 85 ℃的熱水進行沖調(diào)。通過感官評價,以確定最佳荷葉粉添加量。
表1 感官評價評分標準
1.5.5.2 山楂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荷葉、蓮子、魔芋、白砂糖以及甘草的添加量分別為20%,20%,20%,22%和8%,山楂粉的添加量分別為8%,10%,12%,14%和16%,并固定超微粉的總質(zhì)量為10 g。攪拌均勻,添加150 mL 85 ℃的熱水進行沖調(diào)。通過感官評價,以確定山楂粉最佳添加量。
1.5.5.3 蓮子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荷葉、山楂、魔芋、白砂糖以及甘草的添加量分別為20%,14%,20%,22%和8%,蓮子粉的添加量分別為10%,15%,20%,25%和30%,并固定超微粉的總質(zhì)量為10 g。攪拌均勻,添加150 mL 85 ℃的熱水進行沖調(diào)。通過感官評價,以確定蓮子粉最佳添加量。
1.5.5.4 白砂糖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荷葉、山楂、魔芋、蓮子以及甘草的添加量分別為20%,14%,20%,20%和8%,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別為14%,18%,22%,26%和30%,并固定超微粉的總質(zhì)量為10 g。攪拌均勻,添加150 mL 85 ℃的熱水進行沖調(diào)。通過感官評價,以確定白砂糖最佳添加量。
1.5.5.5 甘草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荷葉、山楂、魔芋、蓮子以及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別為20%,14%,20%,20%和18%,甘草粉的添加量分別為4%,6%,8%,10%和12%,并固定超微粉的總質(zhì)量為10 g。攪拌均勻,添加150 mL 85 ℃的熱水進行沖調(diào)。通過感官評價,以確定甘草粉最佳添加量。
1.5.5.6 魔芋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荷葉、山楂、蓮子、甘草以及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別為20%,14%,20%,8%和18%,魔芋粉的添加量分別為17%,20%,23%,26%和29%,并固定超微粉的總質(zhì)量為10 g。攪拌均勻,添加150 mL 85 ℃的熱水進行沖調(diào)。通過感官評價,以確定甘草粉最佳添加量。
1.5.6 飲料配方的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取荷葉、山楂、魔芋及白砂糖添加量作為正交試驗的因素,每個因素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獲得的最佳添加量分別合理安排3個水平,采用L9(34)正交試驗,確定荷葉固體飲料的最佳配比[6]。正交試驗的因素及水平設計如表2所示[7]。
表2 飲料配方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2.1.1 漂燙溫度與時間對荷葉色澤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ΔL>0,表示荷葉的顏色變淺,ΔL越大,荷葉越淺,色澤較佳。由表3可知,在漂燙相同時間的條件下,隨著溫度的升高,ΔL逐漸減小,荷葉亮度增大,顏色變淺;隨著漂燙時間的延長,在80℃時,ΔL先增大后減??;在90及100 ℃溫度下,ΔL呈下降趨勢,荷葉變淺趨勢減弱。所以,在80 ℃下,漂燙4 min,得到的荷葉ΔL最大,其色澤最佳。一般而言,Δa<0,表示荷葉a值減小,綠度增大,且Δa越小,荷葉變綠的趨勢越大,色澤較佳。在80 ℃時,漂燙5 min可以達到荷葉最好的護綠效果。同時,Δa隨漂燙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小,葉片綠色加深。漂燙溫度為90及100 ℃時,Δa隨漂燙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說明對荷葉護綠作用逐漸減弱直至消失。在100℃下漂燙4 min后,Δa>0,對荷葉的護綠效果消失。
這是由于在80 ℃下,高溫可以將荷葉中的多酚氧化酶滅活,防止酶促褐變的發(fā)生。酶促褐變的抑制作用大于對非酶促褐變的促進作用導致的。但溫度過高時,導致非酶促褐變反應加劇,葉綠素失去鎂離子以及抗壞血酸的氧化,外觀呈褐色,使荷葉顏色加深[8]。
表3 漂燙時間及溫度對荷葉色澤的影響
2.1.2 漂燙溫度與時間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如圖1所示,隨著漂燙時間延長,荷葉中殘留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先快速降低,漂燙3 min后,曲線趨于平緩。相同漂燙時間下,隨著漂燙溫度升高,PPO活性逐漸降低。在100 ℃熱水中漂燙5 min后,PPO酶活力最低。這是由于PPO的最適反應溫度在20~50℃,大于70 ℃的高溫會使酶變性失活,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導致更多的PPO發(fā)生變性失活[9]。但漂燙溫度越高,時間越長,不利于荷葉的護綠。所以,從荷葉色澤與滅活多酚氧化酶效果的角度綜合分析,最佳的漂燙工藝條件是:在90 ℃熱水中漂燙3 min。
2.1.3 檸檬酸含量對荷葉漂燙護色的影響
由表4可知,隨著檸檬酸濃度增大,荷葉Δa值逐漸減小,檸檬酸濃度超過0.4%時,Δa最小,綠值最大。檸檬酸是一種良好的護色劑,可以抑制荷葉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阻止氧氣對荷葉的氧化反應,達到護色的效果;但在過酸條件下,氫離子容易取代葉綠素分子卟啉環(huán)中的鎂,形成脫鎂葉綠素,使荷葉呈現(xiàn)暗褐色[10]。所以,隨著檸檬酸的添加,Δa先減小后增大,當檸檬酸濃度為0.4%時,荷葉護色效果最佳。
圖1 漂燙條件對多酚氧化酶酶活力的影響
表4 檸檬酸濃度對荷葉漂燙護綠影響
由圖2可知,隨干燥時間的延長,在各干燥溫度條件下,荷葉的含水量先呈快速下降的趨勢;60 min后,荷葉含水量緩慢減少,直至完全恒重。同時,在相同的干燥時間內(nèi),隨著干燥溫度的升高,水分含量依次減少。說明溫度升高,荷葉的干燥效果越好。但通過表5對干燥處理后荷葉的色澤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隨干燥溫度升高,荷葉黃綠值波動不明顯,亮度值與綠值呈平緩上升趨勢,溫度到達80和90 ℃后,兩者明顯增大,荷葉的色澤變差。所以,從干燥速率和護色兩個角度綜合考慮,最適干燥溫度為70 ℃。
圖2 不同溫度下荷葉的干燥曲線
表5 不同干燥溫度對荷葉色澤的影響
2.3.1 超微粉粹時間對荷葉粉的粒度的影響
通過激光粒度分布儀,測得荷葉被超微粉碎0,5,10,15和20 min后,其粉末的粒徑如表6所示。由數(shù)據(jù)可知,隨超微粉碎時間的延長,荷葉粉末粒徑先快速減小,在超微粉粹時間達到10 min后,荷葉粒徑減小趨勢十分緩慢,以致幾乎不變。
表6 荷葉超微粉粒徑相關參數(shù)
2.3.2 超微粉碎時間對荷葉粉持水力與溶解度的影響
由圖3所示,隨著粉碎時間的延長,持水力與溶解度先快速上升;粉碎10 min后,兩者均基本不再上升。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由于超微粉碎時間延長,使荷葉粉末粒徑減小,顆粒比表面積增大,表面親水基增多。顆粒間空隙也隨之減小,造成水的附著力增大,導致持水力增大。荷葉顆粒的溶解度也與顆粒比表面積直接相關,超微粉碎時間延長,粉末比表面積增大,其溶解度也就越大[11]。結合粉碎效果與產(chǎn)品感官綜合分析,小粒徑的荷葉粉有利于飲料營養(yǎng)與口感的提升,故10 min為荷葉的最佳超微粉碎時間。
圖3 粉碎時間對其持水力及溶解度的影響
2.4.1 荷葉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為賦予荷葉固體飲料抗老抑菌、降脂保健的功效[12],在固體飲料中添加荷葉。由圖4a可知,隨著荷葉添加量增加,感官品質(zhì)先逐漸升高,添加量20%時,感官品質(zhì)最高(92分);之后,隨著添加量增加,苦澀味加重,影響飲料感官品質(zhì),感官品質(zhì)逐步下降。荷葉帶有特殊清香味,但味苦微澀。添加量20%,固體飲料不僅富有荷葉清香,而且苦味較淡。故荷葉粉的最佳添加量為20%。
2.4.2 山楂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為賦予荷葉固體飲料開胃健脾、抗癌益壽的功效,在固體飲料中添加山楂。由圖4b可得,山楂粉添加量低于14%時,隨著山楂添加量增加,飲料的感官品質(zhì)呈升高趨勢;添加量14%時,感官品質(zhì)達到最高(90分);高于14%后,感官品質(zhì)隨著山楂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趨勢。由于山楂帶有獨特清香,味道微酸,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易產(chǎn)生沉淀分層的現(xiàn)象[13]。故山楂粉的最佳添加量為14%。
2.4.3 蓮子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為提高荷葉固體飲料中蛋白質(zhì)含量,并賦予其補脾止瀉,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14],向固體飲料中添加蓮子。由圖4c可知,隨著蓮子添加量增加,感官品質(zhì)先逐漸升高,添加量20%時,感官品質(zhì)達到最高值。之后,隨添加量增加,其溶解性不佳,感官品質(zhì)逐步下降。所以,蓮子粉的最佳添加量為20%。
2.4.4 白砂糖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由圖4d可知,隨著白砂糖添加量增加,感官品質(zhì)先逐漸升高,添加量18%時,感官品質(zhì)達到最高值(88分);之后,隨添加量增加,甜味過重,感官品質(zhì)逐步下降。所以,白砂糖的最佳添加量為18%。
2.4.5 甘草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為賦予荷葉固體飲料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15],在固體飲料中添加甘草。由圖4e可知,隨著甘草粉添加量增加,感官品質(zhì)先逐漸升高,添加量8%時,感官品質(zhì)達到最高值(84分);之后,由于甘草味甜,但有特殊臭味,隨添加量增加,固有的不愉快的藥味增加,感官品質(zhì)逐步下降。所以,甘草粉的最佳添加量為8%。
2.4.6 魔芋粉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為增加固體飲料的口感以及黏稠度,并賦予飲料降血壓的功效,在固體飲料中添加魔芋。由圖4f可知,隨著魔芋粉添加量的增加,飲料懸浮性較好,感官品質(zhì)先逐漸升高,當添加量達到23%時,感官品質(zhì)達到最高值(85分);之后,隨添加量的進一步增加,飲料過于黏稠,感官品質(zhì)逐步下降。所以,魔芋粉的最佳添加量為18%。
圖4 原料添加量對固體飲料品質(zhì)的影響
由表7可得,荷葉、山楂、魔芋和白砂糖對復合固體飲料感官品質(zhì)影響的主次因素排列順序為:山楂>荷葉>白砂糖>魔芋。直接觀察得到的最優(yōu)組合為A1B2C2D2,極差分析法得到的最優(yōu)組合為A1B1C2D2。所以,對A1B2C2D2和A1B1C2D2進行驗證試驗,試驗指標不變,最終的感官分數(shù)分別為84.13和87.25分,確定荷葉復合固體飲料最佳配方為:荷葉18%、山楂13%、魔芋23%、白砂糖18%、蓮子20%、甘草8%。
表7 飲料配方的正交試驗因素水平組合及結果
色澤:荷葉固體飲料呈淺綠色,顏色均一。氣味:風味協(xié)調(diào)柔和,具有荷葉和山楂特有的復合香氣。組織形態(tài):均勻一致的干燥粉狀顆粒,沖溶后呈乳濁狀,整體均勻,無沉淀現(xiàn)象??诟校核崽疬m中,口感細膩、味道佳,風味協(xié)調(diào)一致。
水分≤5%。
細菌總數(shù)≤1 000 CFU/g;大腸菌群≤40 MPN/100 g;致病菌不得檢出。微生物指標符合國家標準。
試驗確定荷葉的最佳前處理工藝,最佳漂燙條件為:在檸檬酸濃度為0.4%的90 ℃熱水中漂燙3 min;最佳干燥溫度為70 ℃。最佳荷葉超微粉碎時間為10 min。在此基礎上,以荷葉、魔芋粉、蓮子和白砂糖為主料,山楂以及甘草為輔料,以色澤、氣味、口感及組織形態(tài)為感官指標,依次采用單因素及L9(34)正交試驗,確定復合固體飲料的最佳配方為:荷葉18%、山楂13%、蓮子20%、白砂糖18%、甘草8%、魔芋粉23%。結果表明,荷葉復合固體飲料清香怡人,色澤鮮艷,口感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