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青山,龔福初,盧藝偉
(中國有色金屬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危巖崩塌,是山區(qū)常見的地質災害,因為分布廣泛、形式復雜、危害嚴重等特點,成為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災害難題,因此,對危巖的運動特征和治理措施開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1-3]。株洲市天元區(qū)雷打石鎮(zhèn)空靈寺,位于湘江之濱,地處空靈岸陡崖下,依崖而建,故名空靈寺??侦`寺東臨湘江,西伴白堊系砂礫巖陡崖,砂礫巖為泥質膠結,抗風化能力弱,空靈寺經歷千余年風雨滄桑和風化作用,巖體裂隙發(fā)育,造成許多危巖崩塌等致災體,此外,許多道路、洞穴,巖體題詞、寺內建筑等的修建活動,與巖石的開鑿有著緊密的聯系,致使巖體增加了許多人工裂隙。
2010年5月的一場暴雨后,寺內多處發(fā)生崩塌及多處地面開裂、下沉。經實地調查,地藏閣左側的危巖體墜落傾倒,危巖體積約13m3,砸到一間房屋、砸壞地藏閣的一個屋角、損壞部分路面和護欄;居士樓的西側危巖體墜落,導致居士樓后墻墜穿一個大洞,直徑2.0米左右;由于大暴雨,萬佛殿東南角圍墻開裂、萬佛殿東南角路面以及擋土墻開裂下沉、地藏閣旁路面開裂下沉。這次崩塌未造成人員傷亡,估計直接經濟損失達10萬元。
空靈寺崩塌群直接威脅的房屋有3棟,并直接威脅下部寺內人員、香客、游客的生命安全及空靈寺房屋建筑??侦`寺屬于名勝古跡,又是風景名勝旅游區(qū)和佛教圣地,游客、香客日益增多,年平均游人20多萬人次,如果再次發(fā)生災害,將造成嚴重后果。
圖1 空靈寺危巖裂縫圖
(1)綜合治理,治理措施簡單有效;
(2)技術上安全可靠,經濟上合理可行,施工上簡單方便;
(3)保護和美化環(huán)境;
(4)合理利用項目資金,優(yōu)先解決迫切需要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地段;
(5)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6)與寺廟宗教文化相協(xié)調。
空靈寺屬于名勝古跡,又是風景名勝旅游區(qū)和佛教圣地,游客、香客日益增多。對于以上地質缺陷治理方案的擬定,必須充分考慮到處理后的邊坡形象與景區(qū)整體景觀相協(xié)調,同時要高度重視危巖掉塊對景區(qū)游客的潛在安全風險,既要保證危巖體(帶)的整體穩(wěn)定,又要確保相對較小的掉塊不能落到緊貼陡崖的人行道及建筑物上。
表1 危巖體(帶)及配套工程治理措施表
根據上述治理原則和目的,結合危巖體穩(wěn)定計算的相應結論,擬定如下治理方案[4]:
a) 體積較小的危巖體,采取錨桿支護措施;
b) 體積較大、范圍較廣的危巖體(帶),采取錨桿與預應力錨索聯合支護措施;
c) 危巖體(帶)底部的倒懸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支撐扶臂,并布置錨桿加固;
d) 危巖體(帶)底部已形成的空腔,采用素混凝土回填等工程措施;
e) 陡崖頂部已出現的拉裂隙采用粘土封填,并在崖頂修建截水溝,將水集中引至湘江,以阻止降水入滲到崖頂拉裂縫隙及巖面卸荷裂隙中;
f) 對于松動破碎危巖塊相對分布較多的部位,需要先人工清理松動破碎巖塊,再鋪設防護網,以防止掉塊對行人及建筑物造成傷害;
g) 已開裂的擋土墻采用鋼筋混凝土網格梁+錨桿支護措施;
h) 崩塌堆積體采用風鉆鉆孔,人工破碎的方法進行處理;
i) 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調色處理,使其外觀盡量與周圍景觀色調相協(xié)調。防護網鏤空部位種植爬山虎等綠色植被;
j) 危巖體(帶)治理的施工過程需避免破壞巖面石刻碑文,禁止在碑文表面布設錨桿(索)及防護網。
為防止坡頂地表徑流入滲到危巖體裂隙內,加速危巖體內拉裂縫擴展,惡化巖體穩(wěn)定狀態(tài),在坡頂布置一條截(排)水溝,將降水集中引至坡頂高程最低處,并通過埋設引水管道,將水排至湘江或附近的溝渠。
本項目預算費用約620萬元,設計時充分考慮業(yè)主及空靈寺管理方的要求。其中危巖崩塌群治理工程費約占總費用55.5%;護樹護基礎擋墻工程約占總費用38.2%,前門硬化景觀工程占總費用1.6%,其余4.7%費用為危巖崩塌體清理費用和不可預計費用(征地和青苗費)。
本著優(yōu)先實施民生工程內容及項目實施分輕重緩急的治理原則,通過對空靈寺危巖崩塌群的綜合治理,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有效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重要的,通過治理,保護了空靈寺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宗教文化價值。
通過對空靈寺危巖崩塌群項目和配套工程項目的治理,危巖崩塌問題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會有較大的改觀,對空靈寺及其周邊的居民生產生活起到了有效的保護和促進作用。
危巖崩塌治理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工程??侦`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局部地段受其限制,需要保持其現狀,有些危巖體不能徹底根治,有些坡體暫時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但是不能滿足永久穩(wěn)定性的要求,建議施工期進一步排查清除整個治理地段沿線危石,并加強危巖崩塌體和坡體的長期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補救治理工作。
危巖帶WYD1~ WYD4受資金限制,本次治理僅以清除危巖體為主,并未做徹底治理;觀音洞附近的危巖崩塌體以及洞體應加強長期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補救治理工作。
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抓好施工質量,嚴格監(jiān)理旁站制和工序分部報驗制度,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滿足設計及相關規(guī)范驗收要求。
在治理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視現場實際情況進一步優(yōu)化施工組織設計,并做好施工應急預案;施工過程應盡量降低噪音和灰塵的污染,做到文明、綠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