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夢槑
“每個人心底或許都有一片孤獨而自由的大海,我們往往在深夜,獨自潛入其中,有時又因為潛入得太深,而思念陸地上的燈火。大多數(shù)人一生都在這兩者間穿梭?!薄娪啊侗毯K{天》
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選出了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影片講述了人與水中生物的一段奇緣。人類對海洋的向往,從古至今,頗有幾分愈演愈烈的趨勢。古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冬掌握著海洋的力量,北歐神話中的尼約德憑借身為海神在海邊玩耍被海水沖洗得細膩的雙腳收獲了妻子,在我國,關(guān)于海洋的神話傳說更是比比皆是,從古至今未曾斷絕。從《山海經(jīng)》到《封神演義》,再到《西游記》,中國的神話傳說中,處處體現(xiàn)人們對于海洋奧秘的渴望與向往??释呱鷦恿?,人類慢慢將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海洋。《詩經(jīng)·谷風》中有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比粽f這里的“泳之游之”,是對海洋的初探,那么在《晏子春秋·內(nèi)篇》中古冶子“公嘗濟于河,黿銜左驂沒,冶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卒殺黿,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以為河伯”則是潛水技術(shù)的精進。及至唐代,人們已將潛水的技術(shù)用于水下取物,技術(shù)高超的甚至可以“入水如履平地。令其沉潛,雖經(jīng)日移時,終無所苦……經(jīng)瞿塘、滟滪,遂令水精沉而視其邃遠。水精入,移時而出,多采金銀器物?!?h3>自由潛水史上不得不提的人
潛水技術(shù)的成熟,為人們探索未知的水下世界提供了便利,也讓眾多旅行愛好者找到了旅行的“新的打開方式”。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讓人深深記住了那片深藍的海,以及潛水員與海豚在那片幽藍之中相互追逐的場景,那是人類從產(chǎn)生探索海洋的夢想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印刻在腦海中的畫面。說起這部電影,影片中的人物原型很值得人們關(guān)注,恩佐·馬奧卡和雅克·馬約爾,正是自由潛水歷史上無法忽視的兩個人。
1927年4月1日,在中國上海誕生了一名法國男嬰,或許在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小男孩兒的名字將在自由潛水史上閃耀著奪目的光芒。他就是有著“海豚人”美譽的雅克·馬約爾。據(jù)說雅克的潛水之路開始于一場奇妙的友誼,這段友誼中的另一個主人公是一只海豚。雅克在美國邁阿密的水族館工作,在這里他結(jié)識了一只年輕的海豚Speedy,從此,他開始了與這只海豚亦師亦友的奇妙情緣。
這段友誼確實奇妙,但在雅克身上,更讓人類感到振奮的友誼,則是發(fā)生在他與另一位潛水名將——恩佐·馬奧卡之間。雅克與恩佐在1966年相遇,從此,被譽為“海豚人”的雅克和被譽為“意大利潛水之父”的恩佐開始了他們的傳奇競技之旅。1965年,恩佐創(chuàng)造了下潛54米的世界紀錄,而在1966年,雅克以60米的成績打破了恩佐的紀錄,這一年也正是兩人結(jié)識的那年。在隨后的日子里,兩人互相較量,從1960年到1983年這23年里,兩人先后22次競相打破世界紀錄,這一段時間的世界紀錄中,只看得到他們的名字,再無人能與他們比肩。
兩人的友誼一直維持著,直到1983年雅克結(jié)識了法國導演呂克·貝松?!侗毯K{天》這部影片正是以這兩位傳奇人物為原型而創(chuàng)作,電影公映后引發(fā)了強烈的反響,但在恩佐心中,卻并不是那么值得驕傲、喝彩。影片一半真實一半虛構(gòu),而虛構(gòu)的部分,恰好把恩佐的人物性格設(shè)定得有些“利欲熏心”。恩佐一怒之下將《碧海藍天》告上法庭,最終,這部電影被禁播14年。而讓恩佐傷心的或許不止是對自己形象的一種戲謔與“污損”,更多的是這部片子的顧問正是自己的好友雅克。不過恩佐雖不是電影中那個有些粗俗的“恩佐”,但他和雅克的友誼卻比電影中來得更深刻。恩佐并沒有生氣太久,這與他的性格有關(guān),也與這段難得的友誼密不可分,他與雅克之間的關(guān)系,不僅僅是競爭對手那么簡單。
2001年雅克離開了海洋,離開了人世。2016年,恩佐也永遠告別了那片蔚藍。這兩個在自由潛水史上閃耀著光輝的名字,終于成了故事。
“‘鸚鵡螺號的漁網(wǎng)打上來好幾種玳瑁屬海龜,背是鼓起來的,身上的玳瑁很值錢。這種爬行動物能很容易地潛到海底,閉上長在鼻子外孔邊上的那塊肉,就能在水下待很長時間。為了躲避海里的動物,有些玳瑁睡覺的時候縮進殼里,有幾只,捕上來的時候還睡著呢!一般說來,海龜肉不怎么樣,但海龜?shù)皡s是一味佳肴?!?/p>
——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印度洋》
與大翅鯨同游的經(jīng)歷是浪漫的,伴你在海水中暢游的鯨魚就像是與你分享這一份感受的伙伴,而在湯加的水下,除了分享的快樂,還有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私密樂趣。在海底洞穴潛水就是這樣一種隱秘的快樂。海底洞穴就好似深海中的一個秘密花園,它的一角承載著陽光,當陽光穿越海水照射到洞口時,海水把陽光折射成一道道璀璨的、泛著波紋的光束。魚群就在你的周遭,將你團團圍住,但它們就像是這里的裝飾,絲毫不懂你的心,也不像大家伙那樣能夠分享你的快樂,它們與潛水者之間更像是“橋歸橋,路歸路”,各不相干。
在湯加綿延幾公里的海岸線上,不知疲倦的浪潮一刻也不停歇地拍打著海岸,一霎時,“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詩句在腦海中浮現(xiàn),水上的世界又是另一番壯闊。而在這浪潮之下,湯加另一端的無邊景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為遼闊。
“在這次從海底深水處走過的快速行駛中,我看見很多沉沒的船躺在海底,有的已經(jīng)被珊瑚膠粘住了,有的僅僅蒙上一層鐵銹,錨、大炮、子彈、各種鐵架、機輪葉、機器零件、破碎的圓筒、損壞的鍋爐,以及那些浮在水中的船殼,有的直立,有的翻倒。
這些遇難的船只,有的因為相撞,有的由于碰上了花崗石的暗礁才沉沒。我看見有些船筆直地沉下去,桅墻直立,船具被水浸壞了。它們好像停泊在闊大的外港中,正等待準時開行。當鸚鵡螺號從它們中間走過,行船的電光波照耀它們的時候,好像這些船招展它們的旗,向行船致敬,把它們的編號向它報告!不,在這災禍的場所上,只有寂靜和死亡!”
——儒勒·凡爾納《兩萬里·地中海四十八小時》
坎昆又譯康昆,位于墨西哥的東南部,加勒比海沿岸南面。如果你能俯瞰坎昆,可以見到這樣的景象:左邊是在電影中熱鬧非凡的加勒比海,右邊則是安靜美麗的潟湖。有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難怪這里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度假地。
坎昆地處熱帶,但這里的氣溫卻沒有想象中那樣炎熱,全年平均氣溫為27.5℃。每年7月至10月是這里的雨季,而這里每年僅有雨、旱兩季。這樣的氣候條件使坎昆全年都可以迎接潛水者。雨季,坎昆幾乎陣雨不斷,而當陣雨過后天空放晴時,天際時常會出現(xiàn)一道道美麗的彩虹,將這里映襯得更加瑰麗。據(jù)說在瑪雅語中,“坎昆”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掛在彩虹上的小瓦罐”。
在坎昆潛水,一般海域深度12米,深海海域則達26米。這一片海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潛水愛好者,海底的珊瑚礁色彩斑斕,周遭的游魚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游客,早就列好了隊,就等著在潛水者眼前游過。毫無疑問,這樣的珊瑚礁給人的感受是一種來自生命的神秘。但在坎昆的水下,神秘還遠不止于此。
若說珊瑚礁和周遭的生物上演的是來自生命的神秘,那么在坎昆探索海底洞穴,則是一種自然獨有的、寂靜的神秘。在坎昆,有這樣一個海底洞穴,它被稱為Dos Ojos,這個名字是西班牙語中“雙眸”的意思,在海底洞穴中則是指兩個相鄰的,底部相通的洞穴。這一處洞穴是世界第三大海底洞穴。Dos Ojos洞是半封閉型洞穴,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在這里“生長”著,形成了一個鐘乳石叢林。這樣的美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潛水者,也吸引著BBC,這家著名的廣播公司推出的自然類紀錄片《地球脈動》就曾經(jīng)在這里取景。一道道陽光在這里仿佛也陷入了一種沉醉,它們四處漂散著,形成最耀眼的光波。
同樣的光波在El Pit也綻放著光彩。這個洞穴,在水下20余米處,入口非常陡,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在這個洞穴看到的陽光的折射,有一種獨特的悠長的美。Angelita也是坎昆的一個深水洞穴,在西班牙語中,這個洞穴的名字是“小天使”的意思,這個名字配這個洞穴還真是恰如其分,在這20幾米深的洞穴里,竟然有一團團的“云層”,置身于此,讓人恍若進入了天堂。據(jù)說這些云層的形成其實還有賴于洞穴上方飄下來的樹枝落葉,“小天使”洞穴一半是淡水,一半是海水,淡水和海水在這里融匯,這些樹枝落葉就漂浮在淡水與海水的分層上,日久年深,就形成了一層硫化氫的水層,也就是我們見到的“云層”了。
珊瑚和洞穴都源于自然這個神秘制造者,而沉船,則是人類文明的“惠賜”,只是這其中有一種隕落的無奈。在坎昆,有一些曾經(jīng)的沉船,現(xiàn)已成為潛水項目中的一景。有一艘二戰(zhàn)時期美國海軍的掃雷艦就沉沒在這里。這艘掃雷艦并不是因為事故或者災難而沉沒,它被美國賣給了墨西哥,后來因為超期服役,最終失去了工作能力,被無奈地沉沒在這里。不過,聰明的墨西哥人并沒有將它拋棄,它被改造成了一個人造珊瑚礁,在水下開始著新的使命。除了軍艦的沉沒,這里當然也有因事故而沉沒的船只。一艘捕蝦船也沉沒在這片海里,因颶風而沉沒的它,現(xiàn)在已成為了水族的天堂。這些沉沒的船只用另一種方式傳達著神秘,用冰冷的身軀滋養(yǎng)著這片海域。
“燈光照在這些色彩鮮艷的珊瑚樹枝葉上,造成各種各樣的迷人景象。我似乎看到這些膜性圓柱形管足在海水的涌動下?lián)u曳。一些身輕似燕、游得像鳥兒飛一樣的魚,在珊瑚枝間游來游去。我真想采集一些帶有精美觸角的新鮮花冠。這些花冠有的已經(jīng)盛開,有的含苞待放。”
——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珊瑚王國》
少年時讀《海底兩萬里》,就曾被其中一篇“珊瑚王國”深深震撼,而在見識到菲律賓水下的珊瑚王國后,才知道,那種僅僅來源于書本的震撼還遠遠不夠。若說菲律賓是潛水者的天堂,想必總有人能夠列舉出它獲得這一稱號的諸多理由。菲律賓群島坐落在亞洲東南部,島嶼之間是淺海,遍布著吸引人的珊瑚礁。在菲律賓,潛水似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容易是因為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困難,則是指這里的潛水點太多,多到讓人難以抉擇。不過若只是想要觀看色彩斑斕的珊瑚,從宿務(wù)到“媽媽拍絲瓜”島,是一條絕佳線路。
宿務(wù)是菲律賓第二大城市,也是菲律賓最早開發(fā)的城市,承擔著主要港口和經(jīng)濟中心的角色,被譽為“南方皇后市”。“媽媽拍絲瓜”島坐落在菲律賓宿務(wù)的最北面,島上人口只有5000多人,這個島面積不大,可以在兩個小時內(nèi)徒步繞島一圈。它的名字聽起來有一些奇怪,其實這個島嶼真正的名字叫作“馬拉帕斯卡”,“媽媽拍絲瓜”只是它的諧音,也有人稱它為“媽媽島”。不過從空中看下去,這座島狹長的地形確實有幾分像絲瓜,因此“媽媽拍絲瓜”島的花名在我國游客中廣為流傳,遠遠蓋過了小島本來的名字。相比起長灘島等已完善開發(fā)的海島,現(xiàn)在的媽媽島游客并不多,仍保留著純樸的味道,只有潛水者和想要遠離喧囂的度假游客把這里當作理想中的旅行勝地。
宿務(wù)到媽媽島的水下可謂色彩斑斕。這里有的巨石被軟硬珊瑚覆蓋,一塊巨石就是一片瑰麗的珊瑚公園。雞冠珊瑚、鹿角珊瑚和麥穗珊瑚伸展著它們的枝丫,在水底恣意生長著,成就著海底叢林這一株株一叢叢形態(tài)各異的“小樹”;玫瑰珊瑚和花傘珊瑚在水底靜靜地“綻放”,裝點著海底的小花園;海綿、海柳在水底招搖著,它們的小伙伴草莓樹軟珊瑚與海雞頭軟珊瑚也前來湊趣,艷麗的色澤讓這一片海洋變得璀璨而瑰麗。小丑魚在珊瑚叢林間穿梭,為珊瑚王國更增添了幾分生動。
珊瑚的色彩在水底是那樣的耀眼,那樣的鮮活。正當人們?yōu)檫@耀眼而感嘆時,有一群不服氣的家伙很快闖入潛水者的視線,它們像一條銀色的河直沖進海底,攪得這滄海泛起銀波。這些“唯恐海底不亂”的家伙們就是沙丁魚。不管何時,這些在人們印象中常常與罐頭相連的魚都是這樣擁擠。
潛水,是人與海洋的搏斗,也是人與海洋之間的握手言和。一呼一吸之間成就的,是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也是人類對海洋慈愛與豐饒的見證。浩瀚的海洋帶給人類的是一種未知的美,而潛水像是打開這扇未知大門的鑰匙,門里邊的世界或許就是你不曾經(jīng)歷過的另一個天地,另一個宇宙。
《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尼莫一家的“豪華別墅”就是海中艷麗絢爛的珊瑚。珊瑚常常被人們認為是植物,但珊瑚的真面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動物。我們所熟知的珊瑚,其實是海洋中一種圓筒狀腔腸動物——珊瑚蟲的分泌物。珊瑚蟲在生長的過程中,能夠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而后分泌出石灰石,形成自己的外殼。珊瑚構(gòu)成珊瑚蟲的支撐結(jié)構(gòu),而珊瑚蟲死后,尸體又堆積成珊瑚。這個過程可以這樣看:一只珊瑚蟲努力地生長,死后成了下一只珊瑚蟲的“房屋建材”,這些海洋中的小不點兒,就這樣將自己的身軀堆積在一起,用層層疊疊的軀殼支撐后代的生命。
珊瑚有軟硬之分,軟珊瑚肉質(zhì)層厚,體內(nèi)主要是骨針或者骨片,摸上去手感是軟的。而硬珊瑚通常指的是大型石灰質(zhì)骨骼,它的組織層相對薄的珊瑚,摸上去手感是硬的。
珊瑚在世界各地都有被制作成珠寶制品的記錄,在我國,人們很早就開始關(guān)注利用珊瑚。珊瑚制品在我國的珠寶文化中,有著辟邪、延年益壽等吉祥的寓意。但在今天,我們知道這些說法都是無稽之談,而買賣珊瑚制品給環(huán)境帶來的災害卻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拒絕買賣珊瑚制品,給尼莫們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