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興趣的內生力。學會閱讀是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只有讓學生對閱讀活動充滿興趣,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才能讓閱讀活動更有效,這就需要找到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的閱讀方法,才能有所成效。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學生;培養(yǎng)
一、 閱讀現(xiàn)狀的分析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fā)布歷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近年國人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2013年4.77本,2014年4.56本,2015年4.58本,2016年4.65本,2017年4.75本。而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數(shù)據(jù)閱讀教育現(xiàn)狀報告顯示:美國人均閱讀47本,歐洲國家人均64本,猶太人68本。從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國人的平均閱讀量每年增長值不到0.1,直至目前人均還達不到5本,而歐美等國家的人均閱讀量遠遠超出我們幾十倍,差距之大不容置疑。所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有效方式。
二、 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難點
閱讀要突破語文學科的限制,不能單純地學習語文教材文本,而要走向真實情境下的意義建構和運用,成為一切學習能力的核心。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處理真實閱讀問題的方法。
當前學生個性化閱讀存在的問題諸多:如在平時的學習中明明復習完了,可是考試還是不理想;問他他說什么都知道,可是一提問、考試就什么也不知道;做練習題的時候,他會說書上的內容一點都沒有出現(xiàn),抱怨任課老師所講的內容也都沒有出現(xiàn);教材上要么亂畫,要么干干凈凈像新的一樣;等等。再如,學生的閱讀能力嚴重匱乏:不能區(qū)分重要信息與次要信息;不能判斷哪些是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沒有足夠的閱讀理解方法支撐復雜信息的理解;等等。均反映出學生缺乏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導致千篇一律的模式下,學生找不到自己閱讀的重心,無法讓閱讀支撐語文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是無從下手,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三、 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對策
(一) 嘗試分級閱讀
分級閱讀,就是按照少年兒童個體之間不同的智力和心理發(fā)育程度,為其提供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地閱讀計劃,根據(jù)孩子閱讀能力推薦適宜難度的閱讀內容。
要想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個性化閱讀,語文教師就要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了解學生的不同的個性特點,為他們“量體裁衣”,選擇適合學生性格特點的作品,可以是不同范圍、不同層次、不同難易、不同風格、不同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活動。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能力推薦適合他們的閱讀內容。這樣,學生就會有選擇性地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作品,從而極大地提升閱讀效果,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二) 自主選擇文本
“個性化閱讀”是在遵循閱讀鑒賞的一般規(guī)律的前提下,學生根據(jù)個人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興趣愛好對文本進行某個角度或多個角度探究的過程。這是一種獨立的、自主的、探究的、發(fā)現(xiàn)的、自我感悟的、各抒己見的閱讀。這是與先入為主、由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閱讀相對立的一種閱讀。這種狀態(tài)下每個學生都是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參與閱讀過程的始終,以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fā)展。
所以在選擇文本時,可以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文本去閱讀。這在學生自我主觀意識上,他們是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是熱情感興趣的,這樣進行的閱讀活動肯定是最有效的,對學生來說收獲也肯定很大,他們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汲取有利于提升自己語文素養(yǎng)的知識或者能量,讓閱讀活動更為有效。
當然,學生在選擇文本之前,教師要設置一定的主題范圍,提供一些線索或問題,讓學生有源可循、有據(jù)可查。防止個別學生出現(xiàn)“沒頭沒腦”或者亂看一氣的無效閱讀。
(三) 各種形式靈活并用
閱讀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由于讀者個人的經歷不同,在閱讀活動中對文本的解釋也不相同。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給每個學生多留一點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對于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以豐富的想象力、發(fā)散性的思維來陳述自己的見解。例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閱讀內容自制繪本,在繪本中可以體現(xiàn)學生不同個性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獨到的體驗、質疑、收獲盡顯其中,每個人的想法、觀點不盡相同。同時可以開展討論會,針對不同文本、多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樣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才有可能得到培養(yǎng)。還可以倡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集體評價,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評價的興趣,給予學生充分參與評價的機會、時間和空間。這樣,在形式多樣的個性化閱讀活動中,學生不但得到了閱讀體驗,還學會了正確的閱讀評價。
四、 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成效
當閱讀成為一個動態(tài)的、充滿生命靈感的個性活動時,學生都是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參與到閱讀過程的始終。個性化閱讀具有獨有的價值評價、真誠的情感體驗、靈活的表達方式,是一個師生雙向互動、共同探討的交流過程,是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批判意識的閱讀實踐,只有在這種實踐中形成獨特的閱讀習慣,才能使學生得到長足發(fā)展的個性閱讀能力。
讓我們把“個性化閱讀”貫穿在課內,滲透到課外閱讀中去,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超越文本,收獲不同凡響的個性化體驗。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fā)布.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2017(12).
[2]魏小娜.閱讀策略: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D].重慶:西南大學,2018.
[3]鄒敏.試論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以小學語文為例[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史耀明,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隴西縣西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