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娟
摘要:幼兒園中大班歌唱活動導入可根據(jù)歌曲特點、活動目標及幼兒年齡特點、實際發(fā)展水平等設計游戲,運用多樣方法和幼兒一起開啟有趣的歌唱活動。翻圖游戲讓幼兒在翻一翻圖片中主動探究歌詞;互動游戲讓幼兒快樂參與傾聽,感受師幼互動;角色游戲以幼兒為本,將歌曲中的角色融入歌唱情境中;留白游戲讓幼兒專注傾聽并快速理解歌曲;律動游戲讓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并輕松地動起來。
關鍵詞:游戲?qū)?歌唱活動;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9)04B-0070-03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zhì)?!盵1]幼兒園歌唱活動中有效而有趣的導入,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導入策略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歌唱活動的質(zhì)量,教師要運用各種策略讓導入環(huán)節(jié)更具游戲化、趣味性,從而使幼兒更快地融入歌曲中,以最佳狀態(tài)學唱歌曲。
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精神的深入貫徹,追隨幼兒興趣,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以前幼兒園中大班歌唱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幼兒被動接受。教師直接導入,并馬上讓幼兒欣賞歌曲,幼兒被動地接受歌曲,削弱了對歌曲的主動感知。導入策略單一。教師以談話和圖片作為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一般策略,忽略了對歌曲游戲化教學的思考,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盵2]可見,提高歌唱教學的趣味性,游戲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游戲會讓歌唱活動更加有趣,讓幼兒更加主動參與。
一、“翻圖游戲”——讓幼兒主動探究歌詞
在許多貼著游戲“標簽”的音樂活動中,游戲無法真正發(fā)揮其教育功效。不少游戲化的音樂活動具有情節(jié)、角色、玩法、規(guī)則等外在的形式,但卻無法真正煥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與主體性[3]?!胺瓐D游戲”是將歌曲里相關的內(nèi)容、圖片等放入九宮格中,請幼兒自主選擇其中一張圖片,并將它翻開,讓其主動發(fā)現(xiàn)歌曲里的奧秘。教師將“翻圖游戲”融入歌曲導入環(huán)節(jié),可激發(fā)幼兒對九宮格背后圖譜的積極主動探究。中大班的幼兒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圖背后藏著的內(nèi)容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幼兒在主動尋求中逐一發(fā)現(xiàn)歌曲圖片,對圖譜有進一步的感知,在提高歌曲學唱的效率的同時,更能激發(fā)學唱歌曲的積極性。
例如大班歌曲《春天的模樣》是一首問答歌曲:春天它長得什么模樣,花朵五顏六色真芬芳……師導入:“春天的模樣到底長得怎么樣,都藏在這9個數(shù)字(九宮格)后面,請你們選一個數(shù)字,看看你選的數(shù)字后面藏著什么圖片。”這時,幼兒任意說出一個數(shù)字,教師點擊相應數(shù)字格子。有的數(shù)字格子后面藏著花朵,有的后面有小鳥,有的藏著彩虹等與歌曲相對應圖片。如當幼兒說一個數(shù)字,翻開圖片出現(xiàn)花朵時,教師馬上念出歌詞:“花朵五顏六色真芬芳。”等幼兒把九宮格都說過一遍后,出現(xiàn)的是9張和歌詞相對應的圖片,幼兒通過這些圖片了解整首歌曲的歌詞、含義。幼兒主動參與的“翻圖游戲”,在尋找中和歌詞、圖譜進一步互動,為學唱歌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互動游戲”——讓幼兒快樂參與傾聽
師幼互動是指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發(fā)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zhì)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教師握握手、摸摸頭等親密舉動對于中大班幼兒來說,就像是一個獎勵一樣。幼兒期盼和教師親密互動,因為能激發(fā)快樂情感。歌唱活動是一個師幼一起的動態(tài)互動過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的“互動游戲”更是拉近了師幼間關系,讓幼兒快樂地感受歌曲旋律和節(jié)奏,有助于有效欣賞歌曲,更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用心和友愛。
例如中班歌唱活動“小螞蟻”導入環(huán)節(jié):“今天老師帶來一首關于小螞蟻的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師按照歌曲節(jié)奏邊唱歌邊摸幼兒的頭,等唱好一遍后,停在最后一個被摸頭的幼兒這里,問:“剛才歌曲里的小螞蟻去做了什么事?”等幼兒回答后,教師繼續(xù)按照節(jié)奏,一個個地摸頭,唱完后再問最后的幼兒:“小螞蟻碰到好朋友后,做了哪些動作?”幼兒個個都期盼著教師輕輕地摸一下頭,所以聽歌曲時更加仔細,還期盼著老師在自己的身邊停下,讓自己回答關于歌曲的問題。在“互動游戲”中,教師更像是幼兒游戲的伙伴,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三、“角色游戲”——讓幼兒融入歌唱情境
幼兒園的歌曲教材中,有很多歌曲是以生活中的人物、動物等角色為主題,每一首歌曲都描繪一種情緒、一種情境。“角色游戲”是讓幼兒自主選擇歌曲里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進入學歌的整個情境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角色的選擇,能讓幼兒盡快地融入情景表演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中描繪的角色。這樣,幼兒的身份不再是一個旁觀者、局外人,而是歌曲里的“主人翁”,學唱歌曲的興趣自然會更加濃厚。
例如大班歌曲《汪汪隊立大功》旋律富有動感,歌曲里有7個動物角色,分別是萊德隊長、毛毛、小力、阿奇、灰灰等。在導入時,教師以隊長身份引出:“今天萊德隊長要去執(zhí)行任務,你們來做汪汪隊成員,聽一聽歌曲,選一選你想做誰?”幼兒聽到要選自己喜歡的角色,非常開心。第一遍歌曲欣賞完,他們都選好了自己的角色。有的說:“我要做毛毛。”有的說:“我要做阿奇……”在選擇角色后進行分組,接著,幼兒和教師分別以自己的角色融入歌曲學唱中,以“毛毛隊”“小力隊”“阿奇隊”“灰灰隊”等角色身份融入體驗,幼兒的興趣高,參與性強。
四、“留白游戲”——讓幼兒快速理解歌曲
歌曲圖譜是教師根據(jù)歌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fā),以符號、圖畫等形式展現(xiàn)?!傲舭子螒颉笔侵父枨鷪D譜中少一張或者兩張,讓幼兒通過欣賞歌曲找一找空白處的圖譜是什么。教師出示一張,呈現(xiàn)歌詞開始部分和結(jié)束部分,但中間部分留有空白的圖譜,讓幼兒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這是一幅不完整的歌曲圖譜,需要補充完整。如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幼兒便會全神貫注傾聽歌曲,并進行圖譜填充來理解歌曲。
例如中班歌曲《美麗的大地》,歌曲旋律優(yōu)美,通俗易懂,歌詞畫面感很強。導入時教師出示不完整的圖譜:“孩子們,這張圖譜好像少了很多,你們來幫忙找一找吧,秘密就藏在老師唱的歌曲里?!苯處熓痉堆莩?,讓幼兒說一說在這個空的地方找到了什么。幼兒帶著問題、帶著好奇去傾聽歌曲。留白部分很快就被幼兒找到:“老師,這里是陽光!老師,這里是吹泡泡……”“留白游戲”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帶著問題傾聽,帶著好奇尋找,帶著任務去主動發(fā)現(xiàn)。
五、“律動游戲”——讓幼兒熟悉音樂旋律
“律動游戲”導入主要是讓幼兒在活動前跟著歌曲旋律身體動起來,先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讓幼兒輕松地走進歌唱活動。教師在活動前,根據(jù)這首歌曲的旋律進行簡單的動作創(chuàng)編,再加上“石頭剪刀布”等小游戲,使幼兒在快樂游戲的同時,對歌曲的旋律有進一步的認知,激發(fā)幼兒表現(xiàn)力的同時,為學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在“律動游戲”中感受音樂節(jié)奏,感受音樂風格,感受音樂旋律,親身參與體驗音樂游戲,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歌曲作品的韻味。
例如大班歌曲《太陽花》是一首歌詞優(yōu)美、旋律輕快的歌曲。導入時,教師帶著幼兒跟音樂一起做各種太陽花的動作,按上、下、左、右等各種方位做動作,一個樂句變換一個動作,在最后一句:“獻給太陽媽媽……”教師引導:“找個好朋友玩‘石頭剪刀布吧。”游戲贏的幼兒踮起腳尖做高高的“太陽媽媽”,輸?shù)挠變憾字鲂⌒〉摹疤柣ā?,打成平局的幼兒則站著一起做漂亮的“太陽花”。一遍游戲后,幼兒對歌詞有了初步了解,熟悉歌曲的旋律的同時又知道了歌曲表達的含義,能很快地融入歌曲學唱中去。
在幼兒園的歌唱活動中,巧妙地運用游戲?qū)耄梢允乖究菰锏母璩顒幼兊蒙鷦佣腥?,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促進幼兒情感、能力的發(fā)展,從而真正地進行游戲化教學,讓幼兒在關注中學習,在參與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3.3.
[3]程英.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問題的檢視與思考[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2(12):141.
責任編輯: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