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樣搞好中考語文復習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初中語文教師,在中考語文復習中,很多教師只注重知識系統(tǒng)的梳理,而忽視了中考試卷命題的規(guī)律,從而大大限制了中考復習的有效性。所以,要使中考語文復習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果,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參加即將到來的中考,我認為有必要細心研究中考語文試卷的命題特色。
關鍵詞:聯(lián)合命題;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特色
現(xiàn)代文閱讀歷來是令學生頭疼的中考難題,但只要學生立足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形成了良好的語文能力,再有效地掌握試卷的命題特色,就能有的放矢。白銀市中考自2008年開始,與酒泉市、臨夏州、張掖等市聯(lián)合命題,試卷在遵循《語文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的選擇更是極具特色。這篇文章我就白銀市中考語文命題中現(xiàn)代文閱讀的選材特色談談我的淺見。
一、 強化人文內涵,塑造學生品行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質,人的核心素質是人格,即品行。良好品行的養(yǎng)成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抵御物欲橫流的市場經(jīng)濟浪潮影響,從而辨明方向。因此,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完美的人格。而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其中的人文教育則是學生素質教育的源泉。因此在學習中,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行塑造和培養(yǎng),還可以通過語文考試來潛移默化。如:2009年白銀市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選擇肖復興的《母親》,側重于親情的表達。讓學生理解什么叫家庭,什么叫親情,什么叫無私。而2010年的白銀市中考語文閱讀題關注的已不僅僅是個人和家庭。第一篇文章是說明文——《低碳生活》,文章緊緊圍繞當前社會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社會重大問題、關注人類。第二篇文章是散文——《不沉的船》,全文內容翔實,以主人公“小不點”對夢想的不懈追求,終于創(chuàng)造了奇跡的故事來揭示生活真諦。將事件、情感、生活哲理有機結合起來,感人肺腑?!吧娴氖强梢詣?chuàng)造奇跡的,只要那艘夢中的船不沉”!從而鑄造起學生精神的長城。這些題的設置,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無不以人為本。不僅這三年如此,在以后逐年的考題中也如此,如2012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是《紅氣球》,2013年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是《放鴨》和《一點素心》,2015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是《讀書莫忘做筆記》,2016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是《跑著跑著就到了》,2017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是《想偷一本書》和《善借者贏天下》,2018年則是《細讀的妙處》和《古代的私塾教育》。這樣題材的閱讀題屢屢出現(xiàn),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既強化了人文內涵,又對學生的品德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 提煉地域文化標識,揚起民俗文化品位
甘肅省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地理位置特殊,歷史悠久,民風淳樸。著名“絲綢之路”穿境而過,是關中出塞的咽喉之地,為多元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因此,長期受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多民族民俗民風的影響,積淀了豐厚、燦爛的歷史文明,形成了其顯著的地方特色和獨有的歷史價值。正是擁有這樣的特色,所以近年來甘肅省各地中考語文注重提煉地域文化標識,揚起民俗文化品味。而且這類題也暗合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各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要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這一要求。和2008年中考試卷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的兩篇文章《牡丹花水》《敦煌石窟》一樣,2009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所選的《高峽炳靈兩相對》帶有強烈的西部色彩和絲綢之路的文化色彩。到2011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題《苦水玫瑰》不僅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更是一篇富含地域色彩的文章。這樣的考題在以后各年的考卷中時有出現(xiàn),如2012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題《總想為你唱支歌》,2014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轉場哈薩克》,2015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文《河西走廊的月亮》無不如此,他們都是在有意地提煉地域文化標識,揚起民俗文化品味。
三、 聚焦社會熱點,拓展語文外延
語文課程本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學習的本身是生活化,是情境化,是人文化的統(tǒng)一。所以,語文學習要求我們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在閱讀書本、閱讀生活、閱讀社會中學習,也就是說語文學習需要拓展外延。而要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就必須引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關心祖國發(fā)展和人類進步,關心學校和所生活的區(qū)域的發(fā)展變化。因此,平時學習時就應引導學生關心校園的變化,關注時代的發(fā)展,留心社會的走向,注視世界的變遷。其實,要做到這些并不難,只要平時多引導學生主動去瀏覽報刊,注意新聞,關注時局,議論時事就能做到。這樣,就有力地開闊了學生視野,磨礪了學生的思維,陶冶了學生的性情。而近年來白銀市中考語文試題在這方面的導向很明確,力求引導學生做到“聚焦社會熱點,拓展語文外延”的學習。從而把“小我”變成一個有社會責任心,有時代使命感的大寫的“人”。這一方面的努力不僅集中體現(xiàn)在從2008年至2018年的綜合性學習考題中,還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中。如2010年的說明文閱讀題《低碳生活》,2011年的說明文閱讀題《基因武器》,2014的說明文閱讀題《“玉兔”自述》等。這些考題無聚焦社會熱點,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主題引導學生身體力行,全心投入,體味生活,了解語文的外延。
總之,這幾年的白銀市中考語文命題在現(xiàn)代文閱讀選材上,精益求精,關注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關注時代視點熱點,關注域文化特點,在強調文本的基礎上,滲透著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化人文內涵,塑造學生品行;提煉地域文化標識,揚起民俗文化品位;聚焦社會熱點,拓展語文外延”三大特色。
參考文獻:
[1]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
[2]百度百科“甘肅省簡介”.
[3]郝樹聲.甘肅史話之《她從遠古走來——聆聽甘肅歷史的足音》[N].甘肅日報,2018.
[4]白銀市2008年至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試題材料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簡介:
張鶯,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頭寨農(nóng)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