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肖華,王雪冰,梁少霞
(廣東省廣寧縣中醫(yī)院,廣東 肇慶 526300)
分層次管理模式在國外的應用已經較為成熟,且其管理模式也被臨床認可。雖然目前我國護士的職稱體系考核方式主要通過考察護士的年資、論文發(fā)表、理論考核對護士進行評估,考評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1]。分層級管理的主體為護士,可以按照護理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職責及職稱等,將護理人員劃分為不同層級,并實行標準化管理,以此優(yōu)化護理資源配置,提高護理質量及醫(yī)患護三方滿意度[2]。我院于2017年5月開始實施分層次管理制度,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屬基層醫(yī)院,本院骨外科共有床位60張,護士19人,所有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3歲-46歲,平均年齡(27.0±2.4)歲。學歷:中專6人,大專11人,本科2人,職稱:主管護師8人,護師4人,護士7人。
1.2 方法 (1)護士層級制定標準:按照護士的工作年限、職稱、最終學歷及實際業(yè)務能力進行劃分,主要分為5級:護理組長、責任組長、一級護士、二級N1護士、二級N2護士。(2)護士層級劃分及使用:我院的排班模式為APN,并根據護士的層級排班,轉變傳統(tǒng)“一人一組”制,強化對患者的連續(xù)性服務,通過兩組合作、相互交替的模式進行相關護理工作,指導工作由高層級護士完成,執(zhí)行工作由低層級護士完成。(3)護士崗位職責劃分:①護士長崗位職責:首先,總體調度及協調科室工作,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程監(jiān)督完成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的具體實施。其次,全面指導各層級護士的應急處理工作。了解國內外護理管理現狀。填寫不良事件報告,對各層級護士進行優(yōu)質服務教育宣講,完善護理措施,改進護理內容,提升臨床護理質量。②護理組長崗位職責:首先,工作重心為病房管理,加強細節(jié)管理,及時解決細節(jié)問題,嚴把護理質量關。其次,積極與護士長溝通,協助做好培訓教育及業(yè)務能力再提高工作。積極參與臨床教學,并完成相應考核。積極討論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參與危重癥患者救治。③責任組長以及護士崗位職責:首先,工作重心為指導下級護士,完善各項護理細節(jié)工作。其次,協助護士長制訂詳細護理計劃,參與病房細節(jié)管理。再次,參與會診、查房、及個案護理計劃討論等。④二級N2護士崗位職責:首先,完成護理細節(jié)工作,參與危重患者救治。其次,落實護理操作,加強健康宣講。⑤二級N1護士護士崗位職責:首先,完成基礎護理工作。其次,協助上級護士做好護理管理工作。(4)科室建立考核機制:定期考核,包括護理操作、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應急能力及床邊護理操作等。一級護士以上的考核由護士長親自考核,每個季度考核一項,每半年舉行一次應急能力考核。二級護士由護理組長組織考核,共制定8項??谱o理操作考核,分4季度完成。二級護士護士長每月組織1次理論考核,每半年組織2次以上應急能力考核。(5)制定績效系數制度:根據層級劃分的崗位,按照崗位職責和勞動強度,并結合護士的年資、業(yè)務能力、職稱、服務態(tài)度等進行績效系數設定。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均為1.2,責任組長1.1,一級護士1.0,二級N1護士和二級N2護士均為0.8。
1.3 評價指標 根據護士的綜合素質、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論文發(fā)表數量進行評估。護理質量包括病房管理、??谱o理、護理文書、基礎護理、護理操作五項,各項分值為100分,評分越高表明護士的護理質量越高。
表1 分層級管理前后護理質量比較(Mean±SD,分)
表2 分層級管理前后護士綜合組素質及滿意度情況比
滿意度:調查護士滿意度,隨機選取10名醫(yī)生和100例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軟件選擇SPSS 22.0;其中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以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表示;檢驗水準為α=0.05。
2.1 護理質量評價 管理后,各層級護士的病房管理、??谱o理、基礎護理、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操作評分較管理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士綜合素質及滿意度情況 管理后,護士的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分數較管理前高,管理后護士滿意度、醫(y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分層級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現代管理模式,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該管理模式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3]。分層級管理一方面激發(fā)了護士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提高了護士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由科室定期對各層級護士實施考核,并綜合評定護士的業(yè)務能力,采取公開競聘崗位的原則,既增強了護士之間的緊迫感,又提高了護士之間的競爭。本研究結果提示,管理后各層級護士的理論考試分數和操作考試分數均高于管理前,表明分層次管理可提高各層級護士的基礎護理知識及操作能力。
分層級管理能夠讓護士崗位工作職責與層級管理相互結合,并提升了各層級護士的工作主動性。護理組長在明確崗位職責后,能夠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并督促下級護士不斷學習和發(fā)展。同時還能結合自身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通過分層級管理,可起到層層管理、層層落實、層層質控的目的,從而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提示,管理后各層級護士的病房管理、??谱o理、基礎護理、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操作評分較管理前高,證實了這一結果,其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相符[4]。分層次管理能夠讓不同層級的護士在履行自身崗位職責的同時得到相應報酬,崗位績效分直接反映了護士的工作風險、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分層次管理的實施,不僅能夠規(guī)范護理工作,還能合理分配護士,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而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5]。護士的滿意度高,能夠配合醫(yī)生完成各項臨床工作,因此,提高了醫(yī)生和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本研究提示,管理后,護士滿意度、醫(y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高于管理前。
綜上所述,分層次管理可調整基層醫(yī)院護士隊伍的結構,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提高護士的護理質量以及醫(yī)院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