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偉平,陳樹峰,謝學玲
(東莞市望牛墩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性疾病,是由于其他原因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部自身消化所致[1]。研究證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潰瘍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還有藥物誘導、飲食無規(guī)律、中老年患者等[2,3]。目前臨床對于胃潰瘍主要給予抗生素和胃粘膜保護的藥物,以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并促進胃粘膜修復。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胃潰瘍主要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以減少胃酸對胃粘膜的損傷,達到治療的目的[4]。本文旨在研究泮托拉唑鈉在治療胃潰瘍上的應(yīng)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nèi)科接受治療的胃潰瘍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jīng)胃鏡檢查并依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確診為胃潰瘍。100例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有嘔吐、惡心癥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痛,HP檢查呈陽性,患者發(fā)作呈周期性或節(jié)律性。排除標準:妊娠患者;有嚴重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年齡較大者或未成年人或曾做過胃部手術(shù)者;長期服用糖皮質(zhì)激素;惡性腫瘤患者;哺乳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5歲-50歲,平均年齡為(37.5±9.6)歲。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6歲-55歲,平均年齡為(35.5±12.3)歲。兩組胃潰瘍患者性別、年齡基本資料差異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抗生素、質(zhì)子泵抑制劑、胃粘膜保護劑應(yīng)用于兩組胃潰瘍患者。兩組患者每天均服用2次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每次服用劑量分別1,000 mg和250 mg,并每天沖服4次枸櫞酸鉍鉀,每次為1包。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chǔ)上使用奧美拉唑(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H20094110),每次20 mg,每日2次。而觀察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療,每日口服20 mg,2次/d??诜煶?周-8周。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Mean±SD,分)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癥狀評分標準[5]主要觀察惡心嘔吐、胃脹、反酸、上腹部疼痛等癥狀,標準如下:(1)0分:無癥狀,完全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2)1分:癥狀程度較輕微,無需服藥,基本不影響生活和工作;(3)2分:需服藥以改善臨床癥狀,對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3分:癥狀較嚴重,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甚至服藥也無法緩解。
1.3.2 療效判定[6]治療4周后,患者的體征或胃潰瘍癥狀未見改變或有加重情況為無效。治療4周后,HP為弱陽性或轉(zhuǎn)陰,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較治療前縮?。?0%,患者體征和胃潰瘍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4周后,Hp轉(zhuǎn)陰,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較治療前縮?。?0%或潰瘍面消失,患者體征和胃潰瘍癥狀消失為顯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進行處理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胃脹、反酸、上腹部疼痛等癥狀評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癥狀評分均顯著降低,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情況比較 治療4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8.0%,明顯高于對照組78.0%,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及幽門螺旋桿菌清除率 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yīng)主要有便秘、腹瀉、皮疹、頭暈等,程度較輕,均在數(shù)日后自行消失,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分別為16.0%和20.0%(P>0.05)。兩組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清除率分別為98.0%、86.0%,前者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表3 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及幽門螺旋桿菌清除率比較
胃潰瘍是常見的消化內(nèi)科疾病,其發(fā)病率隨著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而不斷上升,其是一種慢性過程,患者往往會有腹脹、噯氣、反酸、疼痛等癥狀,在季節(jié)交替時,較容易發(fā)病,往往患者在飯后容易發(fā)作疼痛,對胃潰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7-9]。胃潰瘍的形成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胃酸有很大關(guān)系,因此在治療上應(yīng)以抑制胃酸為主要原則。據(jù)報道指出,胃潰瘍的形成過程中,因胃酸分泌過多而損害到胃部粘膜,繼而發(fā)生潰瘍。所以,目前臨床上治療胃潰瘍的主要措施為抑制胃酸的分泌,在胃酸的分泌過程中H+-K+-ATP酶是關(guān)鍵酶,抑制其活性,不可逆地失去活性,就可抑制胃酸的分泌,治療胃潰瘍的效果得到證實[10]。質(zhì)子泵抑制劑是主要的抑制胃酸藥物。奧美拉唑一種脂溶性藥物,可與胃壁細胞的質(zhì)子泵巰基相結(jié)合。而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質(zhì)子泵抑制劑,與奧美拉唑均是苯并咪唑磺?;囊环N衍生物,抑制H+-K+-ATP酶,使其失活[11]。相對奧美拉唑來說,泮托拉唑性質(zhì)更加穩(wěn)定,在弱酸或者中性的條件下被激活的概率很低,所以,對組織的選擇性就更強,且靶點也更加準確[12,13]。本研究結(jié)果也提示泮托拉唑應(yīng)用于胃潰瘍患者的療效確切,較傳統(tǒng)的治療藥物,療效要好,同時安全性高,值得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