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霞
摘 要:從國家頒布有關對公眾免費開放圖書館的條例之后,圖書館才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這能有效確保全體大眾使用自身受教育的權利。本文論述圖書館服務的意義,指出個性化服務理念以及深入圖書館服務的關鍵措施。
關鍵詞:閱讀需求 圖書館服務理念 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01
自從國家頒布有關免費圖書館的政策之后,圖書館的服務才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平等的理念,給大眾提供了基本保障。研究我國圖書館的發(fā)展理念,能清晰的發(fā)現(xiàn),向大眾開放圖書資源是圖書館的奮斗目標。目前,圖書館應該注重讀者的閱讀需求,在堅持不斷開放的情況下,深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構建讀者閱讀權利的基本保障體系。
一、讀者閱讀需求
1.讀者要求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開設個性化的服務是以人為本最為核心的表現(xiàn)。個性化服務是指根據(jù)讀者需求特別定制的針對性服務。個性化服務具有針對性意義。它涉及了個性化的檢索形式,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要求,個性化的用戶界面以及針對性的問題處理方式。在當前這個時代,大眾的個人意識十分強,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得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并且運用一個合適的方式來滿足自身需求。一般圖書館并不以讀者需求為先,或者說依舊保留著讀者應該嚴格遵守圖書館的規(guī)則的思想,而并非圖書館來滿足讀者需求。讀者一般接觸到的信息都是圖書館的文獻,而這并不一定滿足客戶的需求。當前,讀者第一的概念已經(jīng)漸漸融入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中。
2.由科技發(fā)展帶來的更高的讀者需求
現(xiàn)如今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信息技術也得到發(fā)展,讀者也很難滿足于傳統(tǒng)的閱讀形式。在傳統(tǒng)的信息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文獻具有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并且很難對他進行有效分解以及組合。圖書館的信息檢索方式也只是統(tǒng)一的形式,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當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能給圖書館服務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所以,個性化服務成為了能實現(xiàn)的目標。數(shù)字化信息檢索方式具有多種多樣的特征,處理方便。
二、圖書館服務的意義
大眾擁有受到教育的權利。社會中的人不僅僅需要充足的物質(zhì),同樣還需要強大的精神世界。另外,對于大眾來說,在圖書館等公共平臺得到尊重、幫助會給他們留下一個溫馨的體驗。而圖書館作為具有公益性的一個平臺,更需要為大眾服務。
1.圖書館具有公共性
圖書館是社會文化教育機構,以為大眾提供充足的文獻信息為主要任務,給社會注入先進的文化理念。每個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不受其他外在條件的影響,即使一些罪犯或者其他不受大眾接受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學習是每個人的自我權利,并非某一部分群體才能享有的。圖書館向大眾開放,不論社會階級,并應該提供了針對性的服務,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社會核心競爭力。文登圖書館給特困戶以及60歲以上的老人等提供免費的特殊服務。圖書館之間無差異的服務理念,能確保每一個成員公平享受文化以及教育資源,不但表現(xiàn)出社會對不同階級的人同等的尊重還能確保社會的平等。
2.圖書館具有教育性
根據(jù)圖書館的發(fā)展歷史能清楚的發(fā)現(xiàn),均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給社會提供大量的教育資源,當前已經(jīng)作為教育的擴充。加強現(xiàn)代圖書館的意識,嚴格執(zhí)行以人為本的核心觀點,以最大程度將館內(nèi)的資源有效提供給大眾。圖書館內(nèi)資源豐富,相較于學校所學知識,圖書館內(nèi)更有教育優(yōu)勢。它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等特征,給人們獲得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成為人們獲得知識的重要平臺。不同行業(yè),年齡層次的大眾都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教育資源。圖書館全民性、綜合性、實效性等特征,為社會提供了一個終生學習的平臺。而終身教育系統(tǒng)又很適合大眾的學習,更好滿足他們的社會需求,確保他們能開發(fā)自身潛質(zhì),提升個人素養(yǎng)。
三、深入圖書館服務的關鍵措施
1.政府應該加強投入
當前,圖書館的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有著很大差異。圖書館應該跟隨時代潮流,引進先進的科技技術。因此,政府應該加強科技投入,幫助提升圖書館服務質(zhì)量,明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另外,對于一些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地區(qū),政府可以投入資金建設現(xiàn)代圖書館,幫助當?shù)厝嗣瘾@得更多的知識,走出偏遠地區(qū),另外,還應該完善圖書館服務體制,幫助一些弱勢群體改善當前情況,豐盈自身生活。
2.堅持圖書館的公益性
圖書館的公益性體現(xiàn)在向大眾免費開放圖書館資源。堅持圖書館的公益性,表現(xiàn)在給大眾提供免費有效的服務,幫助他們獲得信息來源。
3.深化圖書館的教育功能
圖書館應以教育大眾為自身職責,為大眾提供終身受教育的平臺。例如,為了幫助失業(yè)者早日脫離困境,圖書館可以安排一些類似新技術的講座或者宣傳活動,幫助失業(yè)者獲得新思路,給他們提供有效信息,幫助失業(yè)者從其他領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跳脫出當前的困窘境況,解決他們的生活以及就業(yè)問題。
4.設立咨詢平臺
圖書館能利用自身的特質(zhì)為大眾開創(chuàng)咨詢平臺,幫助大眾懂得法律,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另外圖書館也能夠利用自身豐富的圖書資源幫助大眾掌握當前的政策方向,提高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成為社會的棟梁,服務社會。
結語
當前,社會風尚一直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而作為一個具有公益性的教育平臺,圖書館應該充分發(fā)揮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圖書館為大眾進行針對性的服務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公共性以及教育性的特征,幫助大眾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為了有效提高圖書館為大眾群體服務的效益,政府應該加強投入,對于一些缺少公益性教育平臺的偏遠地區(qū),政府應該投入資金建設公共圖書館。圖書館應該堅持自身的公益性,深化自身教育功能以及針對各個層次的大眾開創(chuàng)針對性咨詢平臺。
參考文獻
[1]鞏梅.外籍讀者的閱讀、需求現(xiàn)狀與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以北京大學圖書館外籍讀者服務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29(2):86-90.
[2]張綸.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需求的理性分析[J].情報雜志,2000,19(3):91-92.
[3]鞠雄艷.老年讀者閱讀需求與公共圖書館人性化服務[J].新東方,2009(9):50-52.
[4]彭愛國.讀者需求和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J].經(jīng)營者,2016,30(22).
[5]李東鑫,王建.基于讀者需求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研究[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6,28(4):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