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石山
若有所思:每到兩會期間,房產稅便成為熱點之一,今年3月5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健全地方稅體系,穩(wěn)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相較于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健全地方稅體系,穩(wěn)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而今年關于房地產稅的表述從“穩(wěn)妥”變成“穩(wěn)步”,更是引發(fā)了人們對其何時落地的猜測。
稍后的2019年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提出,集中力量落實好黨中央確定的重大立法事項,包括審議民法典,制定刑法修正案(十一)、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與健康促進法、房地產稅法、出口管制法、社區(qū)矯正法、軍民融合發(fā)展法、退役軍人保障法、政務處分法,修改證券法、現(xiàn)役軍官法、兵役法、人民武裝警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guī)則,生物安全法、長江保護法等立法調研、起草,都要加緊工作,確保如期完成。
從這次完整的表述看,房地產稅法并沒有被單獨說明,而是包括在眾多立法事項之內。
對此專家們給出了不同的解讀。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2019制定房地產稅法,是指形成文本,但不一定進入一審環(huán)節(jié)。這些立法去年已進入本屆(十三屆)人大立法現(xiàn)劃,從這次表述看,口徑無變化。
全聯(lián)房地產商會創(chuàng)會會長聶梅生亦指出,2019年仍將是房地產稅落地的準備之年,繼續(xù)完善諸如調查研究之類的前期準備工作。
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這些法律都會立法調研、起草,都要加緊工作,確保如期完成?!胺康禺a稅法已經(jīng)在總理的工作報告中明確說是‘穩(wěn)步推進’,穩(wěn)步是指有把握地按一定步驟進行,與之前的‘穩(wěn)妥’即穩(wěn)當可靠的意思相比,代表房地產稅逐漸進入制定程序中,房地產稅落地的速度預期在加快”?!斑^去幾年,房地產調控出現(xiàn)了明顯質變。各種房地產調控從過去的以‘限’為代表的短效機制向長效機制轉變?!辈贿^他也認為,“穩(wěn)步推進下的房產稅,還需要一定時間。立法過程較長,3年內落地可能性不大,房地產稅目前在積極準備草案階段,短期出臺可能性不大。”
全國政協(xié)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認為,2018年以來,我國樓市調控正處于向長效機制完善落地的關鍵過渡期,調控地域不斷拓展,一城一策,差別調控。作為長效機制主要內容之一,房產稅的出臺看似已是時機成熟、板上釘釘,許多機構與媒體均預測房產稅將在年內推出。但是,“與所有其他稅種一樣,民眾和企業(yè)雖然都理解但是不喜歡稅,房產稅也不會例外。房產稅遲早要推出,而且應該要推出,這是大勢所趨。但房產稅推出的時間節(jié)點,值得我們謹慎考慮和把握?!?/p>
對于房地產稅法的推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最為明確,他指出,從立法層面看,至少要走5個核心環(huán)節(jié):第一,立項和立法人員確立,即組織架構需要搭建。第二,調查研究,不排除包括上海和重慶會成為重點調研的對象,同時針對近期類似公攤面積等熱點問題也會納入到調研之中,另外也包括國際歷史經(jīng)驗的研究。第三,發(fā)布征求意見稿,估計這個征求意見稿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會比別的法律更為謹慎。第四,審查,即對房地產稅開征以后的市場影響進行評估,要結合類似物權法等概念進行。第五,發(fā)布,這個過程預計要到2022年以后才會出現(xiàn),即這幾年還會在立法的基礎工作上開展。
所思一:從一些專家和媒體的表述來看,對房產稅、房地產稅等的區(qū)分并不是很清晰,雖然“房產稅”與“房地產稅”只有一字之差,但也存在區(qū)別。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一切與房地產經(jīng)濟運行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種都屬于房地產稅,包括十多個稅種的體系,主要涵蓋了開發(fā)建設、房產交易和保有三大環(huán)節(jié)。我國的房地產稅稅負結構呈“重增量住房輕存量住房,重開發(fā)建設與交易環(huán)節(jié)輕保有環(huán)節(jié)”的特點。而房產稅自始至終都是整個房地產稅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因其屬于房屋保有階段的稅種,對民眾持有住房的成本產生較大影響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房地產稅立法可以起到調節(jié)收入差距、防止投機、遏制地方政府短期行為、增加一部分地方政府稅源的作用,同時可以逐步地解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因此中國城市和小城鎮(zhèn)改革發(fā)展中心首席經(jīng)濟學家李鐵認為,如果實施得當,應該不會影響到房地產市場的穩(wěn)定,也不會引發(fā)社會的強烈反響,還會更有利于各項改革的順利推進。
其實房地產稅很多國家都在征收,有些國家還是重要稅收。但大部分國家針對房地產的稅收體系都是十分簡單和明確的,采用根據(jù)房地產評估價值進行征收的房地產稅或財產稅。
以美國為例,美國對房產的收稅主要是交易稅和房產稅。交易稅一次性過戶時交齊,約為房價的2~4%,一般由買賣雙方平分,房產稅由地方政府征收。美國的房產稅是地方稅。各地政府在房產稅的征收上有很大的自主權,可自行決定其稅基、稅率、減免條款等等。從稅收的主要用途上看,多用于提供消防、治安、道路交通、教育、環(huán)境改善等公共服務。
日本的房產稅收包括固定資產稅、都市規(guī)劃稅和營業(yè)場所稅。根據(jù)住宅和土地的評估價值、不同用途等會給予一些減免。估價低于30萬日元的土地和估價低于20萬日元的建筑免征。政府、宗教、社會公益機構、科研團體、學校等擁有的建筑也免征。此外,在住宅用地方面,日本對小規(guī)模住宅土地有一定的減免。
英國的房產稅分為住宅房產稅和營業(yè)房屋稅兩種,分別針對住宅和營業(yè)性用房征收。英國住宅房產稅的納稅主體是房屋使用者,包括年滿18周歲的擁有或租住房屋的人。一些特定的人群,如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全日制學生等不需支付房產稅。住宅房產稅按年計算,通常分十次支付,但個人也可以選擇分12次支付。
從中國國情來看,因為房地產稅屬于財產稅,在中國征收房地產稅,涉及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土地所有權的問題。知名地產商任志強認為,只有房與地都是屬于個人的財產,才能從法律上收取屬于個人財產的財產稅,而且房地產稅應有明確的用途。全球的房地產稅大多由地方政府和議會先確定稅收用途,再由議會根據(jù)用途確定稅率。中國目前除部分稅收確定了專項用途之外,大多未有明確支出規(guī)定,但對財產征收的稅收應明確其與保護財產和使財產增值相關的用途,并扣除或減免現(xiàn)行已征收的與財產稅相關的稅收。況且中國在1951年就有房地產稅,在大部分房產歸公之后才取消了房地產稅,并分割出了工商稅、城市維護事業(yè)稅、教育附加、土地使用、耕地占用等各種稅,并在房地產市場化改革之后,在房屋生產與銷售的環(huán)節(jié)中增加了各種各樣的稅費,也包括土地出讓金等。那么在開征房地產稅時應相應地取消各種與房地產稅相關的稅費,否則就不是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房地產稅,而是重復性征收的稅收了。
至于有輿論寄希望于房地產稅抑制房價,其實早在2011年1月,上海、重慶分別實行了房地產稅試點,但從實際情況看,征收房地產稅也并不能降低住房價格。因為房地產稅從來就不是為控制房價而產生的,并不能起到限制房價的作用。相反,全球凡是房地產稅稅率高的地區(qū),房價反而更高,因為稅收讓該地區(qū)的財產保值,因此環(huán)境更好了。
所思二:世界各地區(qū)、國家征收來的房地產稅,一般都用作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較少作為調控房價的手段。而且與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相比,作為直接稅的房地產稅是一種稅負痛感很強的稅種——個人自住房要納稅,得有現(xiàn)金流,而這只能來自住房之外,這無疑會加重個人的負擔,減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在鼓勵消費的今天,且在當前已有的稅負下,新增稅種的推出一定要慎之再慎。(本刊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