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
幾個月前,一則委內瑞拉宣布與美國斷交的消息震驚了世界,而這個有著“瀑布之鄉(xiāng)”美譽的南美小國當前正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作為世界重要的產油國之一,委內瑞拉經濟基本完全依賴石油行業(yè),石油出口構成該國出口收入的95%。但國際市場油價從2014年下半年出現斷崖式下跌,委內瑞拉經濟開始陷入衰退和惡性通貨膨脹的深淵,國家信用瀕臨崩盤。
委內瑞拉將大選由2018年12月提前至2018年5月,總統(tǒng)馬杜羅取得連任,不但引發(fā)國內反對派抵制,除美國和歐盟外,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也提出反對。2019年1月23日,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全國代表大會主席瓜伊多宣布成為“臨時總統(tǒng)”并得到了美國、加拿大、歐盟,以及哥倫比亞、巴西和阿根廷等數個拉美國家的支持,墨西哥、烏拉圭、古巴和玻利維亞等拉美國家則承認委內瑞拉總統(tǒng)馬杜羅的合法性。正是當日,馬杜羅宣布委內瑞拉與美國斷交。美國及其盟友則對委內瑞拉實施制裁和經濟封鎖,尤其對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的制裁讓該國政治內亂和經濟危機雪上加霜。
委內瑞拉國家危機持續(xù)發(fā)酵,進一步加劇了拉美社會的撕裂,給拉美國家本就脆弱的經濟復蘇蒙上陰影。
在全球投資和貿易持續(xù)回升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在2017年表現優(yōu)異,但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多數國家經濟復蘇放緩,整體通脹回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世界銀行在2019年年初最新發(fā)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從此前預計的3.1%下調至3%,2019年和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分別放緩至2.9%和2.8%。全球范圍內,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和“逆全球化”趨勢導致經濟和金融市場出現動蕩。
隨著發(fā)達經濟體更快地退出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英國也已開啟加息進程,日本和歐洲央行量化寬松規(guī)模逐步降低。為了防止資金出逃和經濟崩盤,拉美地區(qū)許多新興經濟體不得不緊跟美聯儲加息,增加了企業(yè)融資成本。
2018年,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對拉美經濟增長預期不斷下調,從年初預測的2.2%下調到12月預測的1.2%,連續(xù)5年成為全球增長最緩慢地區(qū)。未來拉美經濟形勢有望繼續(xù)增長,但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地區(qū)經濟復蘇持續(xù)尤其存在不確定性。
據拉加經委會數據,2018年,雖然巴西、墨西哥兩大經濟體分別保持了1.3%和2.2%的正增長,但均未達到年初3%和2.5%的增長目標,阿根廷、委內瑞拉則分別負增長-2.6%和-15%。盡管多米尼加、巴拿馬和智利等中小國家保持了較快經濟增長勢頭,但拉美主要大國均走勢不佳,拖累地區(qū)整體增速。出口方面,2018年拉美地區(qū)對外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7%,總體增幅低于11.6%的全球貿易增長水平。拉美主要國家出口增長乏力,其中,巴西增幅12.5%,墨西哥9.5%,阿根廷5.7%,哥倫比亞10.9%。中國仍是拉美地區(qū)出口增長的重要推動力,2018年拉美地區(qū)對華出口增長28%,高于對美國的12.0%和區(qū)域內的7.1%出口增長。
政治“大選年”影響經濟政策穩(wěn)定 2018年是拉美大選年,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哥斯達黎加和巴拉圭等6個拉美國家舉行總統(tǒng)大選,秘魯、薩爾瓦多等多國舉行議會選舉。為應對選舉,拉美各國忙于競選和政黨博弈,經濟政策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為在競選中平衡各方利益,經濟改革也進展緩慢甚至出現停滯和反復。此外,執(zhí)政黨為贏得選舉,不得不保持甚至加大社會福利支出,導致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引發(fā)國家信用風險大增。
拉美經濟易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影響拉美出口。2018年全球石油、大豆價格起伏不斷,對巴西、阿根廷和委內瑞拉等國帶來較大影響,銅、鐵礦石價格下跌也影響了巴西、秘魯、智利等國出口;美元加息沖擊拉美市場,2018年美聯儲4次加息,帶動美債利息和美元指數快速攀升,拉美新興經濟體金融動蕩加劇,包括巴西雷亞爾、阿根廷比索、墨西哥比索等16國貨幣貶值,阿根廷比索和巴西雷亞爾均跌至歷史低位,資本外流加劇,金融脆弱性顯著升高;美國單邊主義為拉美經濟復蘇帶來嚴峻挑戰(zhàn),特朗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使中美洲和加勒比國家、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xié)定(FTA)的南美洲國家受到巨大沖擊。此外,中國和美國是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第一和第二大貿易伙伴和主要投資來源國,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了拉美經濟不確定性。
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全球金融環(huán)境緊縮,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繼續(xù)增加,復雜的全球經濟形勢勢必影響拉美經濟增長,也使依賴資源出口和外部市場的拉美國家壓力加大。根據拉加經委會最新預測,在國際市場面臨更大不確定性情況下,201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經濟增長下調至1.7%。其中,南美洲經濟將增長1.4%,中美洲地區(qū)經濟增長預計為3.3%,加勒比地區(qū)整體經濟增長預計為2.1%。拉美主要國家中,2019年巴西和墨西哥經濟將分別增長2%和2.1%,而委內瑞拉和阿根廷將分別萎縮10%和1.8%。
巴西極右翼總統(tǒng)上臺 巴西博索納羅新政府于2019年1月就職,全力推行以新自由主義為核心的全面經濟改革,包括力推養(yǎng)老金等福利體系改革、出售大量國有資產的私有化改革、放松國家對國有銀行體系控制的金融體系改革、減少對勞工保護的勞動雇傭體系改革,以及以簡化稅制為核心的稅收體系改革。如果改革能夠順利推行,巴西經濟活力將大增。但博索納羅執(zhí)政聯盟在國會依舊處于少數,如期通過相關改革法案難度較大。
墨西哥經濟走勢樂觀 墨西哥左翼領導人洛佩斯領導新一屆政府已于2018年12月1日上任,美國和墨西哥關系的巨大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后者吸引投資的能力。但墨西哥宏觀經濟基本穩(wěn)固,美墨加自貿新協(xié)議已經達成,受惠于美國制造業(yè)持續(xù)活躍,墨西哥經濟走勢較為樂觀,但新協(xié)議對墨西哥汽車產業(yè)的沖擊影響還有待觀察。
阿根廷仍將面臨困難局面 馬克里政府為履行“零赤字”承諾,不得不在2019年財政預算中大幅壓縮財政開支,特別是砍掉30%的教育、醫(yī)療、水電補貼等福利開支,民眾不滿情緒高漲。同時,阿根廷反對派前左翼總統(tǒng)克里斯蒂娜加快內部整合步伐。馬克里政府經濟政策可能不得不為2019年10月總統(tǒng)大選做出妥協(xié)。
中拉經貿合作基礎較好,合作空間巨大,在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下,中拉經貿合作對拉美經濟的帶動作用不斷凸顯,與中國深化合作是拉美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2018年,中國與拉丁美洲經貿合作成績顯著。在2015~2016年連續(xù)兩年下滑之后,雙邊貿易止跌回升,近兩年實現大幅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統(tǒng)計,2018年,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拉貿易額超過3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其中,中國從拉美進口1586億美元,同比增長24.1%;中國對拉美出口1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3.7%。中國是拉美地區(qū)第二大貨物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
根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截至2017年,中國企業(yè)在拉美地區(qū)的直接投資存量達到了3870億美元,累計簽訂工程承包合同額1642億美元,完成營業(yè)額1129億美元,拉美地區(qū)已成為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第二大目的地。
中國不但是拉美大宗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場,也越來越多地進口拉美的農產品和工業(yè)制成品,雙邊貿易結構正在不斷優(yōu)化,電子商務、服務貿易合作成為新亮點。中國與拉美國家經貿合作互補性強,中國消費作用提升以及因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引發(fā)的消費模式升級,增加了對拉美國家高附加值消費品的進口需求,進而有利于其出口結構多元化。
(作者單位:商務部國際貿易和經濟合作研究院)
本文編輯:王素。聯系郵箱:4171115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