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清
摘要:良好思維情境的創(chuàng)建能夠造成學生認知失衡的現象,學生在思維情境中需要努力去感悟,這樣才能提升認知,并在疑問中對數學進行進一步的體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讓思維情境的價值體現出來就必須要求學生在思維情境中發(fā)揮出自身主動性,進行積極的反思和總結。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情境;認知失衡
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要想有效提升數學的學習效率必須要讓數學思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證明,學生思維的調動很多時候并不輕松,往往需要一定的外力驅動,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驅動學生思維的形成,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驅動方式。但是如果僅僅以簡單、機械的提問很難起到很好的驅動學生思維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時候還會起到一定的反作用。這時候,就需要借助“情境”,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思維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認知失衡思維情境與通常的學習情境有很大的差別,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中的重點是特定的事或者物,重點是要將數學學習中的物境突出,例如,利用一定的數學教學器材,或者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都是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的核心。思維情境則是將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重點,其核心內容就是圍繞學生來創(chuàng)設一個思維場景。要想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思維情境的作用,就必須要讓學生進入情境,而就思維來說,要想讓學生走進思維就必須要求學生的認識失衡。因為只有認識失衡才能讓學生順其自然地傾向于認識平衡的追求。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采取措施找到能讓學生感興趣的、能充分吸引學生注意、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產生認知失衡的思維情境[1]。例如,在進行初中數學“正比例函數”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認識到正比例函數的教學是以函數概念為基礎的,而在函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變量和函數兩個基本內容為教學基礎,因此,而實際思維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必須要以變量和函數為基本要素。也就是說,要明白學生函數概念構架的認知基礎,然后才能根據函數的教學目標來具體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
二、思維情境的利用需要感悟發(fā)現初中數學學習常常用到的思維主要可以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種,形象思維面向的對象主要是具體的數學表象,而抽象思維則主要是根據數學的邏輯關系進行推理。但是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直覺性思維,但是不同學生其實際的認知能力以及思維方式差異性很大,因此,知覺思維所能發(fā)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但是總體來說對數學的學習都有一定的作用,在針對思維情境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進入思維狀態(tài)后,能夠極大地提升數學學習的效率。在思維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進入思維情境后,學生的感悟是非常核心的內容。而感悟的產生非常復雜,需要在多種思維共同的作用下才能發(fā)揮出來,而且在思維情境下學生必須要有所感悟才能有全新的發(fā)現,沒有感悟的思維情境并不能真正發(fā)揮出思維情境的作用。
例如,在初中數學的正比例函數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到用變量來描述函數的重要性后,如何才能讓學生學習到如何通過數學語言來描述函數、變量以及解析式就成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教師這時可以通過實際的例子來建立思維情境。例如讓學生來思考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油耗與行駛距離的關系:假設一輛汽車實際的油耗為百公里10L,而油箱里現有汽油80L。那么汽車實際可以行駛的距離與油箱剩余油量的關系是什么呢[1]?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就會將“油箱剩余油量”“汽車行駛里程”以及“百公里油耗”等幾個概念作為核心來展開思考,并努力使用自身所學知識,找出三者之間的關系,等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或者一定的符號將三者之間的關系描述出來后,教師可以從變量的角度來進行引導,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有所感悟,通過這樣的思維發(fā)展過程以及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能夠很快建立不同量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很快用詳細的表達式將這種關系表達出來。
由此,在整個關系的理解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自發(fā)的狀態(tài),實際上就是學生在一定的思維情境下通過感悟發(fā)現事物內在聯系的過程。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這樣的情形非常常見,但是很少有人用思維情境來描述這種數學解析過程。但是這種成功的教學案例,能夠提醒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感悟,要讓學生通過自己感悟來發(fā)現問題的關聯性,這樣才能保證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三、結束語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數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平衡,從而產生感悟并有所發(fā)現,這樣才能促進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余涵.初中一次函數問題情境的教學現狀調查與教學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2]董彩君.初中數學“情境—問題—討論—反思”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