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麟
【摘 要】目的:分析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將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4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實驗對象,依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觀察組,且2組各選入27例,對照組予以頭孢呋辛、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懸液等西藥治療,觀察組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等中藥治療,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及咳嗽分級評分。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升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咳嗽分級評分降低,P<0.05。結論:針對慢性咳嗽患者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等中藥治療,可明顯提升其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緩解咳嗽癥狀,臨床借鑒價值高。
【關鍵詞】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慢性咳嗽;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01
慢性咳嗽疾病屬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項疾病的病情十分復雜,且病程相對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進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治療該項疾病主要是以抗炎、平喘、止咳及化痰為主,短期內可快速緩解癥狀,但是長期療效欠佳,不能夠根治。有臨床研究表明[1],中醫(yī)療法治療呼吸疾病療效顯著?;诖耍敬窝芯烤?4例慢性咳嗽患者給予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4例慢性咳嗽患者,依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n=27)、觀察組(n=27)。
觀察組,男:女,11:16,年齡范圍45~75歲,平均(59.25±7.26)歲,病程范圍1~5年,平均(2.89±1.35)年;疾病類型:慢性支氣管炎10例,咳嗽變異性哮喘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對照組,男:女,10:17,年齡范圍46~76歲,平均(60.25±7.35)歲,病程范圍1~6年,平均(3.62±1.37)年;疾病類型:慢性支氣管炎12例,咳嗽變異性哮喘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本次研究均通過本院的倫理會批準,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及疾病類型)比較,P>0.05,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頭孢呋辛、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懸液等西藥治療,鹽酸氨溴索分散片,口服,30mg/次,3次/天;頭孢呋辛酯片,口服,0.25mg/次,2次/天。部分病人據情況加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公司;生產批號:310542)霧化吸入治療,2次/天,1個療程為7天。
觀察組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等中藥治療,基本藥方,白前15g,紫菀15g,五味子10g,茯苓10g,桔梗10g,炙甘草10g,陳皮10g,干姜10g,細辛3g。惡寒患者可加黃芪與防風;咳嗽重患者可加炙麻黃與苦杏仁;痰濕盛苔膩患者可加厚樸,1劑/d,水煎,取藥汁200mL 分早晚服用。1個療程為15天,連治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治愈,咳嗽及體征全部消失,治療1個療程后無復發(fā);顯效:咳嗽及體征逐漸改善,咳嗽次數明顯減少;無效:咳嗽及體征未見改善,咳嗽加重。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及嗜睡等。②咳嗽分級評分:晝夜頻繁咳嗽,影響正常生活為3分;僅僅在白天或者夜間咳嗽為2分;白天間斷咳嗽為1分;未見咳嗽為0分。
2 結果
2.1 評定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對照、觀察組)
相對比對照組74.07%,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6.29%提高;相對比對照組25.92%,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0.00%降低,P<0.05。
2.2 評定咳嗽分級評分(對照、觀察組)
相對比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咳嗽分級評分降低,P<0.05,其中對照組(0.98±0.12)分:觀察組(0.32±0.06)分。(t=25.5616;P=0.0000)。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闡述導致慢性咳嗽致病因素相對較多,且該項疾病的臨床癥狀也相對繁雜,主要有咳嗽變異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支氣管炎等。以往臨床治療慢性咳嗽患者主要對其進行止咳、平喘和抗炎等對照治療,多采用頭孢呋辛、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懸液等西藥進行治療,但是西藥治療的臨床效果一般,其治療后會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目前,隨著中醫(yī)學在臨床治療中的逐漸發(fā)展,中藥治療自身具有治本、藥性溫和等優(yōu)勢[2]。
本次研究中,相對比對照組74.07%,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6.29%提高;相對比對照組25.92%,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0.00%降低;觀察組患者的咳嗽分級評分降低;P<0.05,分析原因:苓甘五味姜辛湯的出處為《金匱要略》,主要用于治療寒飲內停導致的咳嗽之癥[3]。苓甘五味姜辛湯是典型散寒藥物,可在溫和肺氣及補足陽氣的同時發(fā)揮良好的化濕祛寒等功效,同時在加減治療是可進一步保證藥物療效,合并止嗽散可發(fā)揮良好的止咳效果。苓甘五味姜辛湯方中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及溫肺化飲等功效,即為君藥,細辛具有解表散寒等功效,即為臣藥,茯苓具有健脾祛濕等功效,五味子可斂肺止咳,茯苓作為佐藥,配合干姜、細辛可發(fā)揮良好的散不傷正、斂不留邪等功效;甘草可補中益氣祛痰,即為佐使藥。止嗽散自身具有止咳化痰及疏風宣肺功效,方中白前及紫菀具有降氣止咳、消痰潤肺等功效;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等功效;陳皮可理氣化痰;綜合藥效,進而提升患者的臨床效果。
綜合上述,針對慢性咳嗽患者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等中藥治療,可明顯提升其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緩解咳嗽癥狀,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麻杏石甘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急性支氣管炎(風熱犯肺證)療效觀察[D].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張煒, 袁福寧, 陳云龍. 止嗽散合清氣化痰丸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40例[J]. 廣西中醫(yī)藥, 2015, 38(4):31-32.
徐金誠. 小建中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感冒誤治后咳嗽驗案2則[J]. 江蘇中醫(yī)藥, 2015, 47(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