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紅
(1.內(nèi)江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四川 內(nèi)江 641110;2.四川省高等學校果類廢棄物資源化重點實驗室,四川 內(nèi)江 641110)
荸薺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香甜可口、美味多汁、營養(yǎng)豐富的水果,我國的種植面積達到5 萬hm2以上,年產(chǎn)鮮果百萬t 以上,按照總荸薺質量的26%計算荸薺果皮質量,每年可產(chǎn)生26 萬t 以上的荸薺皮[1-7]。這些荸薺皮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巨大的浪費。荸薺皮營養(yǎng)豐富,富含多種功能成分,比如多糖、黃酮等[8-9]。多糖具有消炎、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提取荸薺皮中的多糖可使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實現(xiàn)經(jīng)濟價值最大化,也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時代觀念[10]。
提取多糖的常見方法有熱水浸提法、超聲波法、微波法、酶法等。熱水浸提法[11]的提取效率較低,且提取物雜質含量較多。超聲波法[12-15]和微波法[16-17]效率高,時間短,但都會對人體帶來負面影響,危害人體健康。酶法[18-19]提取效率較高,但操作步驟多,還需要后處理,且酶易失活,部分酶還會導致多糖分解。內(nèi)部沸騰法[20-21]是一種較新的提取方法,利用在細胞組織內(nèi)部的沸騰使多糖更容易解吸進入溶液中,可快速高效的提取多糖,并且提取時間較短。因此本文采用內(nèi)部沸騰法提取荸薺皮中多糖,并利用Box-Behnken 試驗設計模型優(yōu)化提取工藝條件,以獲得較為準確的結果,為荸薺皮多糖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基本參考依據(jù)。
荸薺:四川內(nèi)江東興區(qū)農(nóng)貿(mào)市場;葡萄糖、乙酸鈉、乙酸、無水乙醇(分析純):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T-6 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DF-101S 型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鄭州英峪予華儀器有限公司;TDL-5-A 型低速大容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FA2204A 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天電子儀器有限公司;SHA-B 恒溫水浴振蕩器:金壇市漢康電子有限公司;DFT-100 型手提式萬能高速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SHB-B95 型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CS101-2AB 型電熱鼓風干燥箱:重慶試驗設備廠。
將荸薺取皮后洗凈,在鼓風干燥箱中低溫烘干后,粉碎備用。
按照文獻方法[18-19,22],以烘干至恒重的葡萄糖為原料設計方案繪制標準曲線,并得出在0.008 mg/mL~0.048 mg/mL 的濃度范圍內(nèi)的線性回歸方程為A =33.4C-0.070 4,R2=0.999 4。
在圓底燒瓶中加入1.00 g 荸薺皮粉和5 mL80%的乙醇溶液,常溫下浸泡 30 min,然后按照 20∶1(mL/g)的液料比加入一定pH 值和溫度的水作溶劑,并保持在此溫度下水浴回流一定時間,冷卻,離心獲取上層清液,將該清液轉移到5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從此容量瓶中準確移取1.00 mL 提取液,稀釋250倍,再準確移取1.00 mL 稀釋液,利用6%的苯酚溶液和濃硫酸顯色,顯色后在490 nm 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并利用標準曲線計算得到的稀釋液中多糖濃度,按照式(1)計算多糖得率。
在荸薺皮粉質量為1.00 g,乙醇濃度80%,乙醇體積 5 mL,液料比 20∶1(mL/g)的條件下,考查 pH 值(3、4、5、6、7)、提取溫度(75、80、85、90、95 ℃)和提取時間(10、20、30、40、50 min)等單因素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的結果,以pH 值A、提取溫度B和提取時間C 為自變量,以多糖得率R 為響應值,采用Box-Behnken 設計法設計響應面模型,其中5個中心點試驗,12個試因試驗,并按照模型安排響應面試驗,優(yōu)化試驗條件。
3.1.1 pH 值對荸薺皮多糖得率的影響
pH 值對荸薺皮多糖得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
圖1 pH值的影響Fig.1 Influence of pH
從圖1可看到,在3~7 范圍內(nèi),隨著pH 值的增大,多糖得率先增加后下降,在pH=5 時出現(xiàn)拐點。這是因為一定pH 值時,荸薺皮組織會變得較為脆弱,內(nèi)部沸騰對荸薺皮的作用效果更好,有利于多糖解吸進入溶液中[23-24]。因此選擇最佳pH 值為5。
3.1.2 提取溫度對荸薺皮多糖得率的影響
提取溫度對荸薺皮多糖得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溫度的影響Fig.2 Influecne of temperature
從圖2可看到,隨溫度的增加,多糖得率先逐漸增加,然后逐漸降低,當溫度為80 ℃時,得率達到峰值。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活躍,內(nèi)部沸騰越劇烈,越有利于多糖解吸后擴散到溶液中;但溫度過高時,對流擴散維持時間會縮短,由于多糖分子較大,擴散遷移較慢,會導致大量多糖在擴散出之前就已經(jīng)造成了溶出通道的堵塞[23-24]。因此,選擇最佳提取溫度為80 ℃。
3.1.3 提取時間對荸薺皮多糖得率的影響
提取時間對荸薺皮多糖提取效果的影響如圖3所示。
圖3 時間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time
從圖3可知,隨時間的延長,多糖得率呈先逐漸增大后逐漸降低的趨勢,且拐點出現(xiàn)在30 min 時。這是由于時間越長,就會有越多的多糖在內(nèi)部沸騰作用下擴散到提取溶液中;但時間過長時,內(nèi)部沸騰已接近于停止,擴散通道已近乎于堵塞,導致更多的多糖難以浸出,已經(jīng)浸出的多糖也可能部分分解變質[23-24]。因此選擇最佳提取時間為30 min。
3.2.1 響應面試驗設計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的結果,以pH 值A、提取溫度B和提取時間C 為自變量,以多糖得率R 為響應值,采用Box-Behnken 設計法設計的響應面模型因素水平編碼如表1所示,試驗方案及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響應面試驗設計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used in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表2 關于多糖得率的響應面試驗方案及其結果Table 2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arrangement 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and the results
3.2.2 方差分析
利用Design Expert 8.05b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荸薺皮多糖得率對pH 值、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為:
R=19.3-0.017A+0.42B-0.81C-0.065AB+0.57AC+1.04BC-1.88A2-0.76B2-0.56C2
方差分析見表3,可信度分析見表4。
從表3可看到該模型的P<0.001,極顯著,失擬項P>0.05,不顯著,說明該模型的方差均由隨機誤差引起。從表4可知該模型的R2=0.991 1,R2Adj=0.979 6,說明該模型擬合情況良好,回歸效果也較好,可以解釋99.11%響應值變化,未控制因素對試驗結果影響較小(0.89 %);且 CV=1.15 %,信噪比為 24.914,說明試驗誤差小,說明用此模型對多糖得率進行預測是可行的。
從表3還可看到一次項中B(溫度)、C(時間)對多糖得率的影響極顯著(P<0.001),A(pH 值)的影響不顯著;二次項中 AC、BC、A2、B2和 C2的影響極顯著,AB的影響不顯著。根據(jù)表中F 值的大小可知各因素影響先后次序為:C>B>A。
3.2.3 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分析
各因素間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如圖4~圖6所示。
表3 擬合二次多項式模型的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fitted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表4 回歸方程可信度分析Table 4 Creditability analysis of regression equations
圖4 溫度、pH 值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4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H 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圖5 時間、溫度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5 Influence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從圖4~圖6還可看到pH 值、溫度和時間之間存在交互效應,對多糖得率影響不是簡單線性關系,從曲線上表現(xiàn)出來:時間影響使曲線更陡峭,溫度次之,pH 值最平緩,該結論與方差分析表中的結果一致。
3.2.4 最佳試驗條件的獲得和驗證試驗
通過Design Expert 8.05b 軟件對響應面結果的優(yōu)化分析,得出荸薺皮多糖提取的提取工藝優(yōu)化條件為:pH4.85,溫度 78 ℃,時間 20 min,在該條件下多糖得率理論上可達19.72%,但考慮到操作的方便,將最佳工藝條件修正為pH 5,溫度80 ℃,時間20 min,此時理論預測值為19.55%。在此條件下作5 次平行試驗,得到荸薺皮多糖的平均得率為20.07%,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為 3.45 %,與理論預測值的相對誤差為2.66%。此結果與預測值接近,說明了此模型的可靠性。
圖6 pH值、時間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6 Influence of pH and time 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將常作為垃圾被拋棄的荸薺皮作為提取多糖的原料,既提高了荸薺的利用價值,還可減少荸薺皮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本試驗建立了利用內(nèi)部沸騰法提取荸薺皮中多糖的工藝方法,并利用響應面模型對內(nèi)部沸騰法提取荸薺皮多糖的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得出其最佳條件為:pH 4.85,溫度 78 ℃,時間 20 min,考慮到操作方便性,將條件修正為:pH 5,溫度 80 ℃,時間 20 min,此條件下驗證試驗的平均得率為20.07%(RSD=3.45%),與該條件下理論預測值19.55%的相對誤差為2.66%。該方法獲得的多糖得率比相同條件下熱水浸提法時的多糖得率17.57%高14.23%,說明了內(nèi)部沸騰法的優(yōu)點,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方法。該結論為荸薺皮多糖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