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雪春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而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的全過程。微課可以充分調動視覺和聽覺感官,讓學生很容易進入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微課時間短、內容少而精,能讓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在班級授課模式中,總有一些孩子因為理解能力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學好相關教學內容。而精心制作的微課相當于請回一個名師家教,在一定程度兼顧了班級里不同層次學生的教與學問題。
一、開發(fā)微課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巧用微課,首先要解決微課資源的問題。第一種辦法是“拿來主義”。近年來,“和教育”這個平臺為廣大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同步教育”里能找到許多制作精良的教學設計、課件和微課,只要在百度上搜一搜,很多微課網(wǎng)站就出來了?,F(xiàn)在使用微信的人群最多,教師通常也會建立班級微信交流群,教師在下載了微課后,放在班級群里最方便孩子們隨時隨地學習了。但是發(fā)在微信的視頻不能大于25M,因此,如果教師下載的微課視頻太大,可以用軟件重新生成較小的視頻,在此過程應調整視頻的品質。
第二種辦法是自制。網(wǎng)上的微課雖然多,但并非總能符合教師教育教學所需。因此,教師可以自己個人制作,也可以與同事合作。與同事合作制作微課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促進語文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發(fā)展。近幾年來,我與同事合作制作了《區(qū)分平、翹舌音,鼻、邊音》《有趣的動物(口語交際)》等6個微課視頻,從開始的一頭霧水,對微課制作軟件的手足無措,到現(xiàn)在的信手拈來,熟練操作,這方面的專業(yè)成長得益于微課制作的主動嘗試。
二、巧用微課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1.“微”預習,舉足輕重。相對于傳統(tǒng)的預習方式,微課這種預習方式新奇有趣,孩子們更樂意積極參與。利用微課預習,教師要教給孩子們使用微課的方法,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按下暫停鍵,把視頻拉到想看的地方重看幾遍,直到弄懂為止。熟能生巧,現(xiàn)在我班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熟練操作微課視頻了,預習效果也有了質的提升。如學生預習了微課《有趣的動物(口語交際)》,當我在課堂上出示一篇例文,請孩子們回答什么是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獨特的功能時,大部分孩子都能獨立完成。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能理解這些抽象概念顯然很不容易?!拔ⅰ鳖A習,效果不微。
2.“微”點撥,四兩撥千斤。課堂上,如有必要,教師可以再播放一遍微課視頻。微課視頻播放一般有十分鐘,部分孩子抓不住重點難點,因此,在需要孩子們注意時,教師可按下暫停鍵或做出特別提醒,或方法的指導,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我在教學《區(qū)分平、翹舌音,鼻、邊音》的微課時,有一個難點是找“硬腭”,播放至找“硬腭”的方法前,我按下暫停鍵,故作神秘地說:“發(fā)好翹舌音‘zh、ch、sh、r的秘密就在這里了,請按照視頻里的方法找‘硬腭,等會兒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找對了?!辈シ磐暌曨l后,我再次按下暫停鍵問道:“微課里告訴我們,把舌尖伸到上顎什么樣的地方就是‘硬腭?”借助微課,我引導學生,在發(fā)翹舌音時,把舌尖伸至硬腭前端,讓氣流在夾縫中流出,并及時示范和現(xiàn)場練習,學生發(fā)音正確率達到95%。
教師的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心理活動規(guī)律,很多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就是抓不住重點,突不破難點。教師在課堂上巧用微課資源,點撥好重點難點,對學困生改善學習狀況而言尤其重要。
3.“微”復習,立竿見影。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理解力尚未發(fā)育成熟,較為抽象的學習內容,僅憑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很難一次性完全掌握。把難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家反復看,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復習方法,對于中下層學生來說尤其如此。在上完《葡萄溝》這篇課文后,我把這節(jié)課的微課視頻放在班群里。在第二天的課堂反饋中,孩子們的發(fā)言非常精彩。當我問學生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時,有孩子提問:“可以把‘五光十色換成‘五顏六色或者‘色彩繽紛嗎?”還有的學生問:“‘五光十色的‘十色不能說明色彩鮮艷啊,微課里怎么說是色彩鮮艷呢?”學生在復習中提出新的問題,看來,有了學習興趣,孩子們是用心思考了呀。
總之,微課教學是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積極探索,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教學探索,請教師帶上微課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