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玫
【摘要】作為英語老師應該將英語放入大環(huán)境下來教學生,不但教學生學會語言知識,更要以學會語言文化作為前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教學,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完整的人才,這是教育的本質。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人文培養(yǎng) 學生素質
美國總統(tǒng)林肯曾經(jīng)說:人類最后和最有希望的希望之一是教育,教育和教學行為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肩負著傳授知識,啟發(fā)思想,完善人格,繼承文明,發(fā)展自我的神圣使命。他的行為和人格特征不僅影響了學生代代相傳,也影響了社會。
中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概念是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基礎之上。因為國家文化的差異,也是為了結合我們本國家、地區(qū)英語課程的實際情況,課程中教師們更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緒,鼓勵他們學習英語,鼓勵他們說英語?!八袑W生的核心理念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展。應為每個學生提供英語課程。因此,當我們編寫一本指南并有效地使用它時,我們應該讓大多數(shù)學生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我們必須在這個概念中注重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要滲透感情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還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語言的用處和語言的美。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避免過時的“填鴨式”教育。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或誤解:當我完成課程準備時,無論學生的情況如何,我都會完成任務。無論學生如何接受,都有教師認為有效的教學在教學中是有效的。這一理念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的需要為依據(jù)。尊重學生之間的不同點,實習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學習潛力、吸收新事物快慢,俗話說因地制宜,就是讓我們老師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別來授課。在設計通常的考試練習和課后作業(yè)時,我們應該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在日常練習和家庭作業(yè)中體驗英語的快樂,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英語課程應向所有學生開放,并注重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情緒,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傮w設計目標反映了靈活性和開放性。
英語教學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今天的時代,我們的英語教學與過去不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一直是我在英語教學中關注的焦點。它是我們培養(yǎng)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關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完整的人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一、公民素養(yǎng)
1.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可以提高全民公民的素養(yǎng)
我們在課堂上使用什么語言教學是通過言語和行為對學生進行微妙的影響。例如,我們用英語讀的聲音大?。ù舐暥怀臭[),討論期間小組的聲音標準(由無關的人聽到,有關的人聽得見)。
2.培養(yǎng)學生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
例如,不要推。當然老師應該率先示范。再舉一個例子,在學習命令性句子時,本書將規(guī)則和規(guī)則納入本單元。Dont run in the hallways.Dont fight.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Dont eat in class.And more…及時、有目的地讓學生知道“無規(guī)矩不方圓”。
二、健康人格
我們必須培養(yǎng)具有健康人格的學生。誠然,健康的人格是多方面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讓每個學生都擁有健康的人格。
三、生活教育
學習是為了我們要生活的更好,在我們的英語教材中,每篇課文的主旨都滲透著很多生活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學會如何生活,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還要回歸于生活。
四、人生信念
我們的日常教學是通過一點一滴的知識整合生命的信念和堅持。在英語教學中,融合中西文化是很自然的。語言的差異自然也會導致文化差異。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剔除糟粕。將良好的生活信念融入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中。如我們在學習購物對話時使用Can I help you?有必要教導學生這句話不僅用于買賣商人,也用于幫助他人。主動幫助他人或做志愿者,當你盡你所能幫助他人,你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五、審美情趣
現(xiàn)代生活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不僅是成年人,甚至學生都覺得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我們應該教導學生停欣賞身邊美好的事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它是人類內心靈魂所應接受的(Stand and stare,for the beautiful peopl and things)。
六、創(chuàng)造力
在我們教會學生如何學好英語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當今社會中也非常重要。例如,在記憶詞匯和句型的過程中,可以教授他們的基本方法,以便學生可以找到其他類似的單詞并做出類比。學習了很多不同的動詞后,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來將知識總結和創(chuàng)新,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
總之,作為英語老師應該將英語放入大環(huán)境下來教學生,不但教學生學會語言知識,更要以學會語言文化作為前提。取西方精華,去其糟粕,通過教學,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完整的人才,這是教育的本質。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在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職業(yè)道德,科學文化和能力的基礎上,遵循教學與育人相結合的原則。要教會學生“學會知識”,并教會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使學生能夠建立全面發(fā)展的學習觀念,使學生真正成為國家建設所需的人才。教師應該以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為基礎,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時,以一顆善良的心來使用語言、處理事情,這才是完整的教學效果。通過教學,教師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完整的人才,這才是教育的本質。
參考文獻:
[1]韓鈺.談對外中國文化教學中的因材施教[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12).
[2]石喜春.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國文化缺失現(xiàn)象應對策略研究[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7,(31).
[3]郭煥平,任泉清.英語專業(yè)教育中中國文化的導入與文化認同[J].呂梁學院學報,2014,(05).
[4]宮雯雯,張松.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的思考[J].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1).
[5]陳瑞娟.ESP課堂的中國文化補償教學[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6]李平.中國文化對外譯介中出版社與編輯之責任——以林語堂英文作品的出版為例[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8,(01).
[7]覃承華.論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因素教學[J].語文學刊,2009,(11).
[8]郭尚興.試論中國文化術語的英譯原則[J].河南大學學報,1992,(05).
[9]張德學.跨文化交際中中國文化缺失現(xiàn)象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01).
[10]何宇茵,頓超.北航英專學生中國文化閱讀材料的實驗研究[J].大學英語,2010,(02).
[11]王維平.英語文化教學反思——兼談“文化失語癥”[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0,(05).
[12]劉瑋.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09,(12).
[13]陳則航.英語閱讀教學與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14]錢曉霞.基于課堂教學研究的外語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M].中國書籍出版社,2016.
[15]何澤.如何提高讀寫綜合能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