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珍
摘 要:初中是學生學習認識物理的初始階段,因此科學的教學方式和興趣激發(fā)就顯得格外重要;但目前的初中物理存在部分教學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初中物理中的壓強教學,讓同學們不能很好的進行掌握,從而增加了初中物理的學習難度,同時大大降低了同學們對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我將對初中物理壓強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結(jié)合學生對初中物理的學習現(xiàn)狀“對癥下藥”總結(jié)出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壓強教學;實驗;壓力;規(guī)律;概念;術語。
一、壓強的基本內(nèi)涵
壓強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很多同學都沒有接觸過什么是壓強。壓力,就是物體通過受力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用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顯。物體表面所受到的作用力和接觸面積的比值就是我們所學的壓強。壓強分為固體壓強、液體壓強、氣體壓強。壓強不僅和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與物體的受力面積有關;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大小有限,當壓強過大時會對物體造成一定的破壞。所以讓同學們學好壓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好了壓強才能更好地學習物理以后的課程比如:大氣壓強、摩擦力等。壓強只是一個簡單術語和概念,但是怎樣才能讓同學們學好這個概念,就需要老師結(jié)合教材和相關的實驗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同時也需要同學們的認真學習。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壓力與重力的混淆。在大部分學校的物理教學中,在一開始引入壓強概念時,喜歡從表面受到物體的垂直力開始,這樣就讓同學們在學習認知壓強的時候,很容易給同學們一種錯覺,覺得壓力就是重力。另外在進行案例分析時,壓力和重力的特點沒有進行對比,這就使得同學們對壓力的認識比較模糊,導致壓力和重力相混淆。
2.壓強和壓力混淆。很多同學在認知壓強時,由于壓強是抽象的,沒辦法進行直接的測量,這樣就容易把壓強方面的問題解釋為壓力的問題。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壓強的大小不僅取決于壓力的大小還跟兩個物體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很多同學在這方面的認識不足,錯誤的認為壓力的大小就決定了壓強的大小,導致了壓強和壓力的相混淆。
三、如何學好壓強
1.物理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關于書本上的一些知識點的講解,老師需要根據(jù)同學們的理解情況進行講解;讓同學們真正理解這些概念。書本上的相關例子,同學們很難直觀現(xiàn)象感知,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從日常生活著手并引入到課本上。教學中,課本上的課題是進行木塊實驗,如果老師不進行現(xiàn)場展示,同學們就很難直觀的認識實驗的目的,雖然說實驗很簡單,同學們也一目了知,但是對于壓強的理解同學們很難進行深入理解,因為畢竟壓強只是一個抽象的術語;只有同學們理解透徹了這個概念,才能更好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和做好有關的習題。在生活中同學們要多去感知壓強,可以從日常的生活中進行小實驗,比如:用兩個手指按住圓珠筆的兩端,兩個手指同樣的壓力效果,但是兩個手指的感知效果卻不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通過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作用效果相同,但是受力面積不同,筆帽和筆尖對手的擠壓效果不同。通過小實驗和同學們的思考,同學們能更直接的接觸壓強更容易理解。如果有條件老師可以根據(jù)書本上的相關實驗進行模仿,對同學們進行演示,這樣有利于同學們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2.能否學好壓強,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老師自己本身對物理要有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同學們的學習;增加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有助于同學們慢慢理解物理概念。老師應該合理的安排好學校的課程安排,規(guī)劃好每一個課時,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相關的課時,如果老師教學課時較慢會影響教學進度,老師教學課時較快又會讓同學們難以跟上。老師應該多改進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在實際的壓強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的潛在資源。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總結(jié)出最適合同學們學習的教學課程;這就需要老師的辛苦付出,不斷總結(jié)。老師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進行小組合作,組內(nèi)進行合理安排人數(shù),并有序分工合作(實驗操作、筆記計錄、思考、總結(jié)),做到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同學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同學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團結(jié)合作的能力。關于物理的教學,是一個很基本的概念教學,只有同學們充分理解了這個概念,才能學習好壓強的相關知識,比如:大氣壓強、液體壓強等。
3.淡化壓力和重力的關系。老師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從物體的平面受力引入壓力的概念;在斜面受力案例時,讓同學們畫出重力的同時也把壓力畫出來,讓同學們更好的比較兩者之間的不同,避免同學們對壓力和重力的相關知識相混淆。老師要做好壓力向壓強的過度教學,一定要根據(jù)基礎所在進行合理過渡。
四、總結(jié)
像壓強這一術語,物理學習中還有很多這樣概念需要同學們?nèi)W習;老師在教學中可以相互轉(zhuǎn)換。就好比壓強,同學們很難理解壓強這個概念,但是壓力和受力面積同學們都能理解,可以將壓強和壓力和受力面積進行轉(zhuǎn)換,老師再加以引導;這樣就方便同學們的學習與理解。
參考文獻:
[1]周清寶.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的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2年第八期.
[2]徐峰.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年第二期.
[3]王南.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際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