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顯時
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資源受到了學生的熱捧,學生說著教師聞所未聞的歌手名,拿著厚厚的歌詞簿,幾乎是走到哪哼到哪。很多教師視流行歌曲為洪水猛獸,擔心它們會過多占用孩子的時間,一些庸俗的歌詞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殊不知目前的現(xiàn)狀:教師你管還是不管,學生都在學歌。如果教師不教,學生就是亂學,精華糟粕全盤接受。因此,語文教師有必要因勢利導,用心遴選流行歌曲中的精髓部分作為課程資源的一部分,讓歌聲伴隨學生的成長,讓流行音樂飛動在課堂內(nèi)外,那語文學習將是一片新的天地。本文從兩個方面淺析流行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含英咀華,夯實語文基礎(chǔ)
1.特色修辭教學
傳統(tǒng)的修辭教學只講究教學程序,過分強調(diào)修辭的基本知識,所用例子基本為課內(nèi)句子,學生逐漸失去學習、運用修辭的熱情。而流行歌曲中有許多學生喜聞樂“唱”的句子,可以精挑細選拿來作為修辭教學。
比喻的作用多為生動形象,但學生總是記不住,筆者在教學中就引用了周杰倫的《花戀蝶》中的“落款中署名悔,你傷過誰,不忍看宣紙內(nèi),暈開的淚”由于學生經(jīng)常唱,理解得很深刻,不用解釋,學生就能明白此句是將宣紙上暈開的墨汁比喻成淚,生動形象又極準確地寫出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悲傷,仿佛筆管流淌的不是墨而是淚一樣,一片片,散開了,斑駁著。
歌詞中的修辭幾乎俯拾皆是而且易為學生掌握。如“夜里有風,風里有我,我擁有什么?”就運用了頂真的手法;“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就運用了對偶的手法。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及時在課堂上予以講解,學生會積極接受。
2.個性語法教學
好的歌詞就是詩歌,歌詞創(chuàng)作者往往受新詩等文學體裁影響,主張散文化,自由化,即興性等,使流行歌曲的歌詞愈發(fā)自由與靈活,特別適合我們在教學中運用。
“祭司、 神殿、 征戰(zhàn) 、弓箭, 是誰的從前?就在人潮中你只屬于我的那畫面”方文山的《愛在公元前》開頭只用了四個名詞:祭司、神殿、征戰(zhàn)、弓箭:這是在詩中才會出現(xiàn)的獨特用法,不多說廢話,就鋪設(shè)了一個場景讓人思索,彷佛回到神秘古埃及,見證了遙遠的過去。這讓我們想到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六個名詞的連用便勾畫出一片凄涼、蕭瑟的意境。完全可以讓學生借鑒這種寫法。
還可以布置他們自己去搜集歌詞中的病句,要比傳統(tǒng)的語病教學效果好很多。如《青藏高原》中有一處語病,“一座座山川”。“山川”是指“山岳和河流”,量詞“座”只能與山搭配,而不能與河搭配,這是語法中常見的詞語搭配不當?shù)腻e誤。
二、披榛采蘭,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輔以教師精心挑選的美妙的音樂,讓學生全身心動起來,參與進來,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異于錦上添花。
1.常規(guī)課教學
筆者在教授《土地的誓言》時,就用音樂貫穿整個課堂。導入時播放《松花江上》輔以圖片展示東北物產(chǎn)及風景,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故鄉(xiāng)是豐饒美麗的。在朗讀課文時配上薩克斯曲《回家》讓學生理解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以及由有家不能歸而產(chǎn)生的對侵略者的憤慨。在總結(jié)課文時,筆者又播放《五星紅旗》歌曲,進一步激勵學生,雖然作者的誓言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中華民族正走在復(fù)興的道路上,任重道遠,需要每一位同學的努力與拼搏。這樣一堂課里都有音樂聲在流淌,學生很輕松地完成了學習目標,收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2.作文課教學
大家都說:“作文難,構(gòu)思更難?!睂W生每次寫作文都叫苦連天,但學生在一起談起流行音樂(尤其是流行歌曲)時卻滔滔不絕、妙語連珠。靜心細想,唱歌與寫作文其實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表達。不同的只是他們表達的手段。唱歌是用合著旋律的歌詞進行有聲的表達,而寫作文是用字來說無聲的話。借助學生喜歡流行歌曲的特點,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歌曲名或歌詞作為文章的標題。優(yōu)秀的歌曲名往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有美的藝術(shù)感受。如“我的未來不是夢”“愛拼才會贏”可以作為“拼搏”“志向”等話題類題目;“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青春修煉手冊”可以作為校園生活類作文的標題。
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把歌詞作為作文的開頭或結(jié)尾。很多流行歌曲是有一定的哲理、豐富的意蘊、濃厚的抒情味,在擬寫開頭、題記結(jié)尾時,可以直接引用。如一學生作文《愛拼才會贏》的題記: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里借用了《真心英雄》的歌詞,表達了要想成功就要拼搏的思想,這正好對題目《愛拼才會贏》作了很好的補充和注解。讀者在看了題記后,能更明確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起到了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樂之者”既然音樂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我們教師就有必要精挑細選一些好的流行歌曲作為課程資源,讓流行音樂真正地飛動在課堂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