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慶
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大雁生活的習(xí)性。
2.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3.培養(yǎng)學(xué)生熱愛自然,關(guān)愛動物的情感。
教學(xué)重點、難點:
1. 快速閱讀基礎(chǔ)上,學(xué)會概括、討論、歸納。
2.品味語言,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xué)方法:討論法、合作學(xué)習(xí)法。
教學(xué)時間:一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檢查預(yù)習(xí)(小組檢查)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遷徙xǐ ????霧靄(ǎi) ?????窺(kuī)探 ???緘(jiān )默
狩(shou)獵 ????凋(diāo )零 ??滑翔(xiang) ??顧忌(jì)
2.解釋下列詞語
凋零:凋謝零落。 ??????????????????????遷徙:遷移。
緘默:閉口不說話。 ????????????????????窺探:暗中察看。
霧靄:霧氣。 ??????????????????????????狩獵:打獵。
顧忌:恐怕對人或?qū)κ虑椴焕蓄檻]。目空一切:形容驕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導(dǎo)入新課
大雁在我們生活中并不稀奇,從古至今也有很多詩人描寫贊頌大雁。同學(xué)們能想出幾句關(guān)于大雁的詩句嗎?
如: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guān)》
作者介紹:利奧波德(1887-1948),1887年,在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小鎮(zhèn)上,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降生了。從小,他就喜歡去野外玩耍。長大后,他考入了耶魯大學(xué)的林業(yè)系,并在大學(xué)畢業(yè)后研究起了自己從小就喜歡的土壤、森林和野生動物。46歲那年,他成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xué)農(nóng)業(yè)管理系的教授。人生之路對他來說,可謂是一帆風(fēng)順、前景燦爛。
誰也沒有想到,他,卻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兩年后,他買下了威斯康星河畔一個被人們遺棄的沙子農(nóng)場,帶著家人住進了農(nóng)場破舊的小木屋,這一住,就是十幾年。
在這里,他親自動手栽種了上千株松樹,希望能夠恢復(fù)這個農(nóng)場的生態(tài)平衡;
在這里,他每天觀察和記錄著動植物們的繁衍與生長,思考著土地的命運……
他就是奧爾多·利奧波德,美國著名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環(huán)保先驅(qū)人物,“保護野生生物之父”“美國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稱為“美國的先知”,被稱為“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xué)巨匠”。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快速瀏覽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小組合作討論,并在文中標注出來)
第一部分(1—4)大雁歸來的情景。
第二部分(5—12)大雁歸來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3)贊美大雁的遷徙給人類帶來了生機和情趣。
二讀:速讀課文,感知文章內(nèi)容: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有何特點?(小組合作討論,并用鉛筆在文中勾畫出來)
1.文中以“ __的大雁”寫出來,表達了他怎樣的感情?
明確:
南飛的大雁、 冬季的大雁、
歸來的大雁 ?、 ?春天覓食過程中鳴叫的大雁、孤獨的大雁 、 ?四月夜間群居的大雁。
情感:字里行間注滿愛鳥之情。
2.大雁的特點有:
來的季節(jié)是____;飛行的路線是___;三月的大雁___;十一月份的大雁____;愛 ____;常____飛。
明確:來的季節(jié)是三月春天;飛行的路線是筆直的;三月的大雁一觸到水就叫,喧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聲不吭;愛覓食玉米粒;常六只列隊飛。
3.這是一群__________的大雁?
明確:
友好、熱情 ;開朗、活潑、樂觀;注重親情,家庭觀念強 ;具有聯(lián)合觀念。
三讀:細讀課文,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
合作討論:“向我們農(nóng)場宣告新的季節(jié)來臨時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規(guī)”應(yīng)如何理解?你能讀出作者在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嗎?
明確:大雁知道11月份每個沼澤和池塘都布滿了獵槍,而春天是休戰(zhàn)時刻,那些狩獵點和小洲并無獵槍,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規(guī)規(guī)定,春季禁止獵殺小雁,冬季則允許獵殺,大雁也知道這個法規(guī),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剛剛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則可以放心地活動、覓食。
四、品味語言,討論探究
要求 :快速讀課文,仔細揣摩作者的感情,并做批注。
討論交流 :讀____,我感受到_____。
如: 讀第一段,我了解到大雁在三月從南方歸來。
1.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明確:在對比中,我感受到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在作者心中,大雁與人類一樣具有靈性。
2.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yōu)R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明確:讓我感受到歸來的大雁帶來了春天,帶來了溫暖,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了冬天的嚴寒,迎來了春天,冬天就過去了。表達了人們對大雁的喜愛與期盼。
3.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獲得的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有野性的詩歌。
明確:我感受到大雁在每年一度的遷徙中,它的鳴叫,是帶著野性的詩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作者覺得大雁是非??蓯鄣膭游铮侨祟惖呐笥?,他喜歡大雁。
五、小結(jié)
1.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闡釋事理的說明文。作者對鳥兒有一份詩人的情懷。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遷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詩意的,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描寫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世界因它們的存在才有了如許的生機和情趣,我們與它們和諧共處,這才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最恰當?shù)亩ㄎ弧?/p>
作者是一個“愛鳥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間,正因為這種對動物懷有的真摯感情,所以他才能觀察得這么細致,也才能描寫得這么美妙。
2.探究文章主旨。
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
六、拓展延伸
中國科學(xué)院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資料表明,遠古時代500年才有一種獸類滅絕。但20世紀以來,4年就有一種哺乳動物滅絕,是正常滅絕速率的125倍,而且這一趨勢還在加劇??茖W(xué)家們統(tǒng)計,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中,有5025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邊緣,其中我國已達390多種。
七、布置作業(yè)
1.積累有關(guān)寫“大雁”的詩句。
2.寫一封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的倡議書。
板書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