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毯子功是舞蹈中基本功的一門獨立課程,對于表演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扎實的毯子功有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綜合技能。但是目前國內對于毯子功的教學還是過于單一,共性的確是比較明顯,但是個性還是不足。其原因在于,在表演專業(yè)中,不同的舞種所需毯子功的尺度大小或內涵或風格都是迥異的,這就需要任課教師針對性的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盡量使枯燥的毯子功教學變得充滿個性化色彩。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舞蹈毯子功的教學方式還是沿用戲曲毯子功的教學方式,很少有人對其進行探討和研究,基于此,筆者將針對舞蹈毯子功技巧教學提出個人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舞蹈毯子功;毯子功技巧教學
一、舞蹈毯子功的重要性
毯子功之所以被稱之為毯子功的主要原因便是鍛煉基本功的各項工作都是高難度的,為避免機體受傷,這些動作都需要在毯子上完成。舞蹈毯子功學習的主要目的便是提高身體的靈活度以及身體肌肉的強度,尤其是對于男生來說,除芭蕾入門之外,舞蹈毯子功便是最佳選擇。對女孩子來說,舞蹈毯子功可以提升身體的靈活度、爆發(fā)力以及舞蹈的美感度。
二、舞蹈毯子功的教學技巧
舞蹈毯子功的教學技巧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應該設計出有使用價值的毯子舞教學內容與具體編排。第二方面,在具體的動作方面要考慮到與所需的舞蹈風格的統(tǒng)一。第三方面就是要考慮到動作的幅度、強度以及同學們具體的接受能力。下面,筆者將根據(jù)上述三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一)盡可能地做到毯子舞教學的推陳出新
任何一種趨近于完美的藝術形式都是推陳出新的結果,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毯子功最初是起源于戲劇的,所以戲劇便是舞蹈毯子功進行推陳出新的起點,也是邁向新的歷史階段的重要轉折點。舉例來說,戲曲中各類翻跟頭的技巧或多或少的都會在具體的舞蹈實踐中得到一定體現(xiàn),這就要求負責舞蹈毯子功教學的老師們提高自己的審美眼光,充分吸收戲曲中的精華,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舞蹈毯子功做到推陳出新。
(二)充分考慮教學效果能否得以實現(xiàn)
任何運動都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之分,毫不例外,舞蹈也是,即分為所謂的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負責舞蹈毯子功教學的老師們可以基于此進行舉一反三。舉例來說,在原來的戲曲毯子功中,有一個項目叫作軟絞柱,而在舞蹈毯子功中就可以將其靈活的轉變成絞柱胸劈叉等舞蹈項目。這就實現(xiàn)了舉一反三的目的,但在此期間要注意,舞蹈毯子功課程的設置的難易程度要適中,以免對學生們的身體造成像肌肉拉傷這樣的不良影響,這樣一來,教師所期待的教學效果也就不能得以實現(xiàn)了。
(三)充分考慮藝術效果能否得以實現(xiàn)
傳統(tǒng)的毯子功有著很強的目的性,主要是為了提高舞蹈生的身體素質,比如說身體的軟硬程度以及靈活性等等。但是舞蹈是一種很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戲曲毯子功的表達方式,它需要通過不同種類的藝術手段的組合來達到多期望的藝術效果。最明顯的一點是舞蹈需要各種翻轉、跳躍以及舞姿技巧等的有機結合。所以負責舞蹈毯子功教學的老師們再進行教學設計期間要充分地考慮到舞蹈所需的藝術效果能否得以實現(xiàn)。
(四)充分發(fā)揮音樂的渲染作用
舞蹈給觀眾帶來的是視覺上的享受,而好的音樂則能給觀眾帶來聽覺上的享受,享受曼妙的舞姿與優(yōu)美的旋律。所以毯子功再進行編排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到音樂因素的加入,盡力地做到音樂與舞蹈的完美融合。
(五)適當?shù)膶嵭歇剟顧C制
其實毯子功的學習并不簡單的,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還是比較吃力比較有難度的,那么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長此以往,學生對毯子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消磨殆盡,更有甚者可能會因此放棄要繼續(xù)學習的念頭。面對上述情況,教師就要靈活的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積極鼓勵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毯子功的練習。而且,與以往的懲罰式教育不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開展,教育也正在逐步地深化改革,教育理念也正在不斷地更新與發(fā)展,從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獎勵性教育還是要占大比例的,也得到了越來越多老師們的重視。獎勵性教育即多給予學生以積極肯定與正面的評價,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很有可能被大大地激發(fā),他們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毯子功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獎勵不在大小與否或貴重與否,只要教師是真誠的,那么學生也能感受到你滿滿的愛意。一個簡單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張簡單的獎狀,一個小小的筆記本都能給予學生莫大的鼓勵。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們要對在毯子功練習過程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視情況加以獎勵。
三、結束語
應該說,一種教學形式是經(jīng)過數(shù)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實踐、摸索和研究才能夠形成的。舞蹈的毯子功技巧課教學從理論上講應該說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映內容;形式一旦形成,就能產(chǎn)生必然的因果關系。所以筆者真誠的期望教師與學生之間能真正地實現(xiàn)一種教學相長的關系。以上皆是筆者對舞蹈毯子功教學技巧方面提出的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指教。
參考文獻:
[1]馬玉林.對舞蹈毯子功教學形式的看法[J].上海藝術家,2001(06):46-47.
[2]張玲.淺談舞蹈毯子功技巧教學[J].湖北體育科技,1996(02):63-64.
作者簡介:陳淼潔,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