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自清的散文,將自己所看見的和所知道的以及自己的感想都寫得非常的真摯,他的散文追求就是逼真的藝術效果。本文主要從朱自清對女性創(chuàng)作的這一特色出發(fā)來分析朱自清在散文方面的比喻的突出特色。散文中作者對女性情節(jié)的表達以及在散文中抒發(fā)的女性美的感受。朱自清在散文方面創(chuàng)作的貢獻是極大的,在他真摯的感情里通常極富女性化的表達方式。
關鍵詞:朱自清散文;女性色彩;女性美創(chuàng)作特色
每當品讀朱自清的散文,就仿佛眼前之景蕩然無存,腦海中都是他散文筆下的清澈晶瑩的山水,清新自然的美景,這和朱自清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花的心思是分不開的,他十分注意詞語的選擇和錘煉,善于將無限美好的大自然與現(xiàn)實中美好的女性融為一體,無論是將女性作為修辭里面的喻體還是直接表達對女性的欣賞和贊美,都能體現(xiàn)作者內心感情的細膩和無限的溫柔。
一、朱自清散文比喻修辭中的女性色彩
朱自清的現(xiàn)代散文有詩一般的意境,語言華麗,比喻巧妙又恰到好處,尤其是那些充滿女性化意識的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某一種事物或意境來比另一種事物或意境。[1]事物性比喻是指抽取兩種事物的共同點進行設喻,而事件性比喻則是抽取兩個事件的共同點進行比喻。朱自清在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的時候,他能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的這種修辭手法,去充分的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豐富意蘊。
在《荷塘月色》這篇課文中,朱自清寫出了月光灑落在荷葉荷花上的景象,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荷葉和荷花上,朱自清將月光比作流水,讓讀者能夠看到流水,靜靜地在這葉子和花上的生動景象[2]這“流水”其實就是月光,作者在這里用了一個比喻,可以使我們讀者具體地感受到月光那清靜柔和的特點。又如《春》里“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洗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3]朱自清將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壯的青年,從這里可以看出朱自清寫出了出春天的美麗和動人以及贊美了春天的繁榮昌盛。一個句子,三個比喻,每個比喻都蘊含著作者心中對春天的贊美,意境高遠,使讀者讀了歡欣鼓舞,增添了無限生機活力。當我們認為事件之間有一定的可以比喻的方面,我們就不能只是看到事物之間有什么可以看作相同的地方,而是要看到事物之間的狀態(tài),或者其他的方面是否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因為很多事件之間的相似性是較為復雜的。無論是事物性描寫還是事件性描寫,都離不開朱自清對它們女性化傾向的描述。在《阿河》中“水面常如鏡子一般。風起時,微有皺痕;像少女們皺著她們的眉頭,過一會就好了”[4]在這個句子中,作者將水面的兩種狀態(tài)分別作比,第一種是當水面平靜的時候,水面像鏡子,波瀾不驚;當水面被微風吹動的時候,朱自清有看到水面像姑娘們緊皺的眉頭,這里面作者用了一個事物性比喻和一個事件性比喻將水面的兩種狀態(tài)表現(xiàn)的生動形象,當水面靜止時,作者用了事物性比喻,當水面波動時,作者用了事件性比喻。在事件性比喻中,作者不將動態(tài)的水面比喻成其他的事物,而偏偏是“少女緊皺的眉頭”因此可以看出朱自清在運用比喻作句的時候非常偏愛以女性的角度描寫一件事。
二、朱自清散文中所表現(xiàn)出的女性情節(jié)
在“我們之看女人和我之看女人”中,要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女人。看女人,要靜靜地看,用一種神圣的姿態(tài)去欣賞,這是看女人的一種悟道,是一種超越情感的升華。作者以細膩的筆墨,把女人的溫柔美,一層層掰開,就像是在畫一幅素描,撩撩地把一位充滿神奇魅力的女人的體態(tài)美、舉止美、容貌美、情態(tài)美一展無遺。[5]
作家在通過個體描繪的同時,還通過群體描繪,來進一步剖析女人的溫柔,在藝術的“女人的聚會”里,也能感應到“有一種溫柔的空氣”,但是那只是“籠統(tǒng)的空氣”。只能遠遠地觀看,不能走進去欣賞“女人的聚會”,一走進去,那種籠統(tǒng)的空氣就會消失。作家回味數(shù)年前鑒賞藝術的“女人的聚會”時說,有種“云煙一般,好惹人惆悵的”感覺,像湖面微風吹拂蕩漾的波紋,牽著讀者的心忽上忽下,進入另一番意境。寫《女人》這篇美文時,朱自清當時年僅二十八歲,實在難能可貴。女人,是一種美的化身。
文中一段對阿河的描述甚是精彩“她的影子真好……只可惜我不曾問著一些兒香。”[6]一個如此美妙的人兒,出現(xiàn)在朱自清先生筆下,這時該有多大的變化啊,難以置信,環(huán)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品位,可是這個可人還是沒有逃脫現(xiàn)實社會的苦難,當時的社會并不是一個弱女子可以反抗得了的。阿河從一個土里土氣的農村婦女變成了一個非常,講究一個少婦的形象,這是朱自清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的,以及她遭受丈夫虐待的事來表現(xiàn)他對這個女人的同情和對這個時代社會風化的痛斥。朱自清是歡喜女人的,在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可以看出他對女人的“情有獨鐘”[7],不僅習慣采用女人化的比喻方法去描述事物,對女性本身的描述也是滿懷著藝術的欣賞和對當時大部分女性悲慘命運的同情之心進行的。
三、朱自清散文創(chuàng)作賦予的女性美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對女性的描寫是非常溫柔典雅,而且朦朧的,絕非是帶著濃妝艷抹或者視覺效果非常猛烈的。朱自清的寫景散文中有很多女性化的朦朧美和女性化的意念。[8]如《綠》中,作者,他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出了梅雨潭的水的特點,表現(xiàn)出水的綠和美“我想張開雙臂抱住她……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嗎?”[9]那醉人的綠??!作者將非常生動形象的大自然中的風光景色傳達給了讀者們,讓我們感受到了自然風光的無限美好。在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女性美,是具有形體本身的色彩,線條,質感的美,而且還具有動態(tài)輕盈的美。再如“一張小小的圓臉,如正開的桃李花;臉上并沒有笑,卻隱隱地含著春日的光輝,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10]寫出了阿河的影子。朱自清運用大量筆墨渲染塑造了一個汲取萬物之精華,萬物之靈氣的女性形象,他眼中的女性極其純潔美好,在描寫過程中,他只是贊美,而不夾雜絲毫的貶低與輕視。朱自清在刻畫人物形象和描寫自然景物的時候,都帶有強烈的女人性化的色彩,體現(xiàn)了女性化的一種美的特征。
參考文獻:
[1]張憶平.試析朱自清散文比喻的特色[J].黃河水利教育,1996(01):28-30.
[2]朱自清.荷塘月色[M].名家美文系列朱自清[C].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8:83.
[3]朱自清.春[A].名家美文系列朱自清[C].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8:122.
[4]朱自清.阿河[A].名家美文系列朱自清[C].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8:62.
[5]高淑琴.朱自清散文以女性設喻淺識[J].綏化師專學報,1992(01):16-17.
[6]朱自清.阿河[A].名家美文系列朱自清[C].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8:62.
[7]談朱自清散文中的比喻[J/OL].http://www.docin.com/p-924119978.html.2014-9-28/2018-12-03.
[8]李法新.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美[J].成才之路,2008(13):40-41.
[9]朱自清.綠[A].溫州的蹤跡[C].1924-02-08.
[10]朱自清.阿河[A].名家美文系列朱自清[C].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