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娟
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在我國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成為每一個初中英語教師面臨的問題。任務型教學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措施。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中一步步的學得知識,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理論與實踐;存在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一、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缺點
1.教學模式單一,未能調動學生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學習中,通常分為以下幾個教學步驟: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用聽覺感受課文;聽音,識圖;聽音,進一步閱讀理解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按照這樣的步驟上課,學生在課堂上非常循規(guī)蹈矩,總是被牽著鼻子走。老師吩咐學生做什么,他們就直接做什么,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然而這樣填鴨式的學習方式是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的。如今初中的英語教學內容大多以整體上理解知識為主,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學生難以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學習是聽、說、讀、寫共同作用的過程,教學形式應該是積極精彩的,然而現(xiàn)實中的初中教學并非如此。
2.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不夠。
當今時代,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們追求新知識的能力的體現(xiàn)。傳統(tǒng)教育體系中,中國的應試教育抑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一味地追求應試能力,缺乏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們利用自身的思想、知識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時代精神的精髓;當今國家、社會、人們的競爭,早已變成了人的創(chuàng)造力的競爭。在英語教學中重視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在提升課堂效率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邏輯和思維,可以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他們全方位的發(fā)展和成熟。
二、深度挖掘教材,合理設計學習任務
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是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前提和基礎。首先,教師應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并將英語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總結下來,設計成學習任務的模式。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話題引入的方式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例如,教師講解到初中英語教材中“Let,s celebrate”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關于Halloween的內容,比如萬圣節(jié)的日期,西方國家慶祝萬圣節(jié)有哪些習俗等。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萬圣節(jié)慶祝儀式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描寫的內容。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What will you do to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并引導學生在小組間展開討論。
教師也可以通過錄制一個小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將本章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錄制成一個視頻任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視頻,并通過視頻將學習任務布置下去。例如,教師講解到初中英語教材中“Let,s play sports”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的介紹一些體育運動的內容,比如basketball、football、swimming等,然后通過視頻為學生布置一個學習任務“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player?”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視頻任務展開思考。
三、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營造平等教學環(huán)境
創(chuàng)新教育是一個使受教育者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重塑的過程。教學活動實際上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情感交流的過程,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首先老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要以一種科學、博愛、寬容、友善的態(tài)度來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學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現(xiàn)和舒展。其次,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讓學生有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四、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引導學生完成任務
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應先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完成指定的任務,掌握知識。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從這點來看,任務型教學法具備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并完成教學目標的優(yōu)勢,有利于促進初中英語的教學。因此,教師在講課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關注的話題入手,運用貼切的任務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英語。
例如,在講解“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這一課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一些外出旅游的相片,在音樂中向學生介紹:“l(fā)ast weekend,I went to...,I did...”引入本節(jié)課所要談論的話題以及過去時態(tài)的語法知識。然后再詢問學生:“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對此,學生會回答“看電影”“打籃球”“去公園”等,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OK,How can you say it in English?”同時展示basketball,movie,park等圖片,讓學生直觀形象地學習這些單詞。就這樣,在師生互動中,學生輕易地掌握了過去時態(tài)這一語法知識,并能夠進一步提出“Where did you go?”“Who did you go with?”“What did you do?”等問題。如通過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學習情境,學生既掌握了新知識,又強化了對知識的記憶。實踐證明,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有利于師生互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易于掌握新知識。
綜上所述,英語是初中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充分了解任務型教學模式對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并通過采用合理的課程導入方式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以及運用科學的方法考查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任務型教學理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崔玉梅.任務型教學讓英語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N].中國教師報,2009.
[2]盛小珊.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江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