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是國家初、中級技術人員的重要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教學中,學校和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還要對整個班級進行管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yōu)秀的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其他核心能力。本文從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出發(fā),對應用德育工作提高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實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對班級管理和提高學生素質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德育;中職學校;班級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16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已經成為教育事業(yè)中重要的核心內容,在日常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中職教育教學中,不但要教授學生文化知識和技能,還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學生具備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加強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國中職教育的起步比較晚,起點相對來說也要低一點,尤其是近些年高校擴招,更多的高職院校的建立,導致“高考熱”一再升溫,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升高中考大學的道路,給中職學校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甚至已經開始影響到一些學校的生存。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校為了能夠生存下來就必須加強“拉攏”學生,入學門檻非常低,甚至只要學生愿意就可以入學,這么做的結果就是中職生源質量水平普遍較差,很多的學生不光學習基礎差,本身也有一些問題,或者是班級的“刺頭”,管理起來比較困難。再加上很多學生是迫于無奈才選擇了中職學校,自身比較自卑,缺乏成就感和榮譽感,內心就會覺得低人一等,對學習不抱希望,在學校是得過且過破罐子破摔,厭學在中職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樣的學生精神狀態(tài)和學習態(tài)度特別消極,在班級管理中管理難度比較大,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在這種背景下,中職學校必須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德育教育,給學生以希望,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逐漸幫助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社會需要的優(yōu)秀品質,引導他們成為合格的有用的人才。
當今信息時代,各種信息、文化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但又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和法律法規(guī),各種價值觀、人生觀的沖突在網絡和現實中都對現在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他們逐漸形成的價值觀念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校的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僅能加強班級的管理,更是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理念,新課標的核心理念也提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包括學生知識的發(fā)展、技能的發(fā)展、其他核心技能的發(fā)展,其中就包括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在今天這個“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們老師“教書育人”的根本意義之所在。
二、德育教育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順應時代變化,轉變德育教育觀念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教育的觀念也在發(fā)展變化,在今天人們面對的更多的是道德、價值觀、人性等方面的挑戰(zhàn),中職學生作為未來初、中級技術人才的儲備人員,正處于價值觀念形成期,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接班人。老師或班主任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主力,應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發(fā)揮德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要想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老師或班主任自身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具備德育教育的理論知識和素養(yǎng),能在理論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能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赜绊憣W生,幫助學生能夠以唯物主義和辯證的態(tài)度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
(二)因材施教
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水平都不同,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教育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即根據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也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班主任應深入學生群體中,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揚長避短、個性發(fā)展,在改善師生關系的同時,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既加強了班級管理效率,又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三)拓展德育教育內容
在新時代學生的德育教育有新的內涵,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選擇符合時代要求和學生需求的內容,應依據綱要但又不局限于教材,班主任可以通過一些社會熱門話題、實際案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參與討論,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加生動,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教育效果比較好。
(四)建立立體的教育管理網絡
對學生的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中,學校和班主任是主力,但少不了家庭的參與,班主任要和家庭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反饋給家庭,形成學校、家庭互相交叉的立體式管理網絡,共同促進學生的管理工作和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劉雁春.德育工作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2(4).
[2]李毅.淺談德育工作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贏未來,2017(14).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孫好強(1974.5— ),男,漢族,河南滑縣人,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