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高校黨組織建設的基本組織,黨支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從當前黨支部的建設成果來看,其在建設程度、深度上與黨的方針政策有些差距。因此,新《條例》背景下加強高校黨支部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黨支部;政策;路徑
2018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印發(fā)《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提出黨支部作為黨的基本組織、戰(zhàn)斗堡壘,應高度重視黨支部建設,從嚴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最終提高黨支部建設質量。同時還強調,黨支部建設是黨領導干部政治成熟的重要標志,只有牢固大局、強化核心意識、做好黨支部建設,才能擁有良好的黨治環(huán)境,確保各項規(guī)定得到貫徹執(zhí)行。《條例》為高校教育事業(yè)提供了新路子,以《條例》為基礎,大力發(fā)展黨支部的標準化建設,使高校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延伸,形成高校教育事業(yè)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的強大政治保障。
一、高校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
(一)政治意義。中共中央最新印發(fā)的《條例》代表了更先進的、符合時代特色的黨的思想方針,是黨章的進一步深化,是黨支部工作的新起點。黨支部應當加大自身建設,以滿足《條例》要求。從內容上看,《條例》對黨支部的設置、工作機制、工作內容等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高校黨支部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同時承擔高等教育的神圣職責,更應該盡快落實《條例》規(guī)定,以加強黨支部建設開創(chuàng)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
(二)現(xiàn)實意義。十九大以來,高校黨建工作備受關注,而黨支部建設則成為其中重要一環(huán)?!稐l例》中指出了黨支部的定位、作用、工作等方面的問題,總結了十九大以來黨支部建設的成功經驗,指出了黨支部建設對黨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及意義。所以條件的實施對高校黨支部建設工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為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問題開了一劑良方。
二、新《條例》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
(一)思想學習標準化。思想學習標準化是新時代黨的具體要求,是黨員培訓和學習的標準化,是黨的日常工作中所遇問題的規(guī)范化,進一步強調黨員對政治理論的學習與實踐,做到學有所用、知行合一。高校黨支部建設應該認真踐行《條例》、黨章黨規(guī)以及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梳理學習計劃、制定學習內容,除了以傳統(tǒng)課堂形式的學習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互聯(lián)網課堂等多種學習途徑,全面加強黨的方針政策學習,加深黨性,深化信念。
(二)組織建設標準化。為深入貫徹從嚴治黨要求,推動高校黨支部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必須加強組織建設標準化工作,具體包括架構體系、機制運轉、隊伍分配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工作是高校黨支部的基本工作板塊,也是最核心的板塊。強調組織標準化,最大程度提升黨支部軟實力,為黨支部高效、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石。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的基本單位,要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把師生黨員組織起來,強化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和號召力。
(三)作風建設標準化。“服務”是黨支部建設的永久主題,在《條例》頒布以后,服務成為高校黨支部建設的創(chuàng)新性主題。所謂服務,就是要將黨支部作為連接師生的橋梁和紐帶,做好服務職責,為其提供滿意服務。在困難時能夠聯(lián)系上黨員同志,在矛盾時有黨員同志出面化解,在群眾中總有黨員同志的身影。不斷強化服務功能、改進服務作風、提高服務能力,形成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此外,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加強黨紀黨規(guī)學習宣傳,提高黨員黨性和紀律意識,鼓勵廣大師生群眾進行監(jiān)督,做好舉報保護工作。
三、新《條例》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路徑
(一)健全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機制。在新《條例》背景下黨支部工作首先要從機制上加以完善。一是完善學生入黨標準。一般來講,大學生入黨并無嚴格標準,高校應結合大學生的真實狀況以及校園特色制定入黨標準。思想品德、政治素養(yǎng)是一名優(yōu)秀黨員不可或缺的品質,也是大學生入選黨員的重要標準和依據(jù),同時應將學生成績、在校表現(xiàn)等列入考察內容,建立可操作、執(zhí)行力強的標準,以較為客觀、公平的方式選擇具有上進心、愿意投身于黨事業(yè)中的優(yōu)秀大學生。二是建立完善的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制度。入黨積極分子,首先必須在動機上是積極的、思想上是純潔的、工作學習上是認真的,建立相應的培養(yǎng)機制,定期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考察。三是完善黨員管理制度。成功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每一位黨員必須有強烈的自豪感和奉獻精神,能夠按時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工作。能夠及時參加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并建立一定的懲戒獎勵制度,拓寬培養(yǎng)、管理路徑。
(二)創(chuàng)新黨支部教育活動形式。一般而言,大學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會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經過培養(yǎng)、考察、政審合格后正式入黨。大學生真正成為黨員是在大學三四年級,此時大學生面臨就業(yè)、考研等壓力,他們須花費大量時間在這些工作上,對黨的關注會變少。因此,高校學生黨支部應因地制宜,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合理的教育活動。一是建立學生黨建導師制。發(fā)展一批教學能力強、政治素質過硬的教師黨員,由他們擔任學生的黨教導師,帶領學生參加黨的知識的學習、活動。二是通過形式多樣的黨課、主題黨日活動,增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及學生黨員的教育。三是通過線上,開創(chuàng)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等豐富入黨積極分子及學生黨員學習、交流黨的知識。四是創(chuàng)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活動品牌,讓學生在實踐中踐行黨的宗旨,深刻理解黨的方針政策。五是與企業(yè)合作,學生在實習期的培養(yǎng)教育結合工作、落地落實。以多種方式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活動,鼓勵和推動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在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示范和表率作用。
總之,中國中央印發(fā)《條例》對高校黨支部而言如沐春風,在此背景下高校黨支部掀起一次學習熱潮,認真學習《條例》中關于黨支部的設置、工作機制、工作內容等的規(guī)定,全面提高新時代高校黨支部建設質量,為加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夏丹,李渠,蔡梓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04).
[2] 項久才,江泳,周晶.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與學工機制的協(xié)同發(fā)展[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3).
[3] 陳志勇.論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時效性”問題[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1).
作者簡介:張娜,山東職業(yè)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