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轉
【摘要】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小學階段德育工作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其一生的發(fā)展。然而,目前的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十分明顯。鑒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學的現(xiàn)實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改善建議,以期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實現(xiàn)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學困境;改善對策
一、引言
德育教學是新形勢下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可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當前,我國小學的德育教學普遍存在德育教育氛圍缺失,德育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及德育教育途徑單一等問題,影響了德育教學的效率。因此,研究小學德育教學的改善對策,對于小學生的素質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新形勢下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
思想品德教育在學校各階段教育中處于首要的核心位置,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使學生熱愛國家,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并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正確認知能力,形成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對學生未來的人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小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生力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優(yōu)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地傳承下去,是我國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小學德育教學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
(一)德育教育氛圍缺失
雖然許多小學都設置了政教處,有德育教師和團支部,但是多數(shù)都沒有發(fā)揮作用,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這些工作人員及部門都只是擺設,根本沒有實質工作內容,小學德育教育氛圍缺失。在部分家長和教師眼中,考試分數(shù)至關重要,德育教育分量遠遠不及。很多教學工作也只是圍繞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并沒有針對陶冶學生思想品德行為進行專門的教學,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淡薄的問題。同時,現(xiàn)在很多的家長忙于工作,忽視了自身在教育中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這也是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另外,在評價機制上,教師對德育教育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評價學生德育教育的標準就是考試分數(shù)。在小學教學評價體制中,只要學生的成績優(yōu)秀,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視,許多教師只關注學生課堂知識掌握了多少,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只是含糊了事,教學評價機制存在較大漏洞。
(二)德育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在小學教學中,德育教育并沒有像其他課程一樣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德育教師,德育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很多教師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沒有德育意識,這也是德育工作在學校內推廣艱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德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落后,有些德育課程甚至由其他課程的教師來代課,沒有專門的教師進行課程教學。同時,在進行德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一些德育教師在忙于學校的管理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參與相關德育教育的培訓,或者只是簡單地應付了事,使得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困難。
(三)德育教育途徑單一
德育教育在我國發(fā)展起來的時間不長,還處于初級摸索階段,缺乏更多的認識和研究,教育內容和評價機制也不健全,缺乏系統(tǒng)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有效滲透到各學科中去,依舊習慣于重復書本上的理論,應付了事,忽略學生的實踐體驗。教師在課堂上傳授一些空泛的、學生完全無法理解的理論知識,然后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背誦,通過考試來評斷學生德育素質的高低。這種教學方法野蠻粗暴,完全脫離學生現(xiàn)實,使原本豐富有趣的品德教育工作變得死板無力,完全沒有任何樂趣可言,不注重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感受和素質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對品德教育課越來越厭惡,而教師也對品德教育課失去興趣,簡單應付學校的安排,完全省略德育教學研究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德育工作完全喪失其真正的意義。
四、提升小學德育教育實效的策略
(一)營造氛圍,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雙管齊下
德育不是某個人或部門的專利,而應是人人參與的一項集體性工作,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把德育滲透在教育教學及各項工作之中,營造德育教育氛圍,將德育教育貫穿到學生學習成長的整個過程之中。學校在人力資源、空間資源和時間資源上應進行整合,打破學科壁壘,調動一切人力資源,鼓勵每一位教師、學生、學生家長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都主動參與到德育教育中來,形成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雙管齊下的氛圍。例如,學??梢酝ㄟ^完善制度,以班子成員帶動教師,教師帶動學生干部,學生干部帶動一般學生的聯(lián)動機制,創(chuàng)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聯(lián)動家長,不時舉辦家長會、家委會,及時溝通學生情況,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融入家長與社會的力量參與學校管理,形成教育合力。為更好地與家長合作,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教師隨時微信在線“值班”,增強家校溝通的便利性。家長可以通過微信群隨時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現(xiàn)情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
(二)加強重視,提高德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師資力量
德育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校的德育教育水平和質量。學校應高度重視,不斷提高德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師資力量。一是要建立師德考評制度,細化師德考評標準,明確教師隊伍職業(yè)道德建設的責任主體、責任內容以及獎懲措施等內容,尤其要明確對失德行為的懲處措施,并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學校在年終考核時,要把師德表現(xiàn)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jù),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學校德育工作者的培訓制度,尤其是對學校班主任、負責人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多渠道、分層次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yè)理想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的同時,還要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對德育教師隊伍進行專項業(yè)務培訓;注重德育管理“傳幫帶”,根據(jù)德育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工作結隊,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沙龍、辯論、專題座談等形式,讓全校德育教師在德育教學方面逐一提升;鼓勵德育教師每月閱讀一本書,每期開一次主題研討會,遞交一篇德育教育類文章,開展一次主題演講,通過讀、寫、講有效提高德育教師隊伍的業(yè)務素養(yǎng),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
(三)創(chuàng)新方式,借助各學科進行小學德育滲透教學
小學各學科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新課改強調課程核心素養(yǎng)與德育要有效契合,達到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新方式,借助各學科進行小學德育滲透。要充分發(fā)揮語文等各學科的教育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yǎng)相統(tǒng)一,在課程設計中強化“正能量”內容,依托學科課堂知識對學生進行品行品德滲透教育;充分發(fā)揮一至六年級思想品德課堂主陣地作用,創(chuàng)新開展“主題班會”“一分鐘演講”“以案說法”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強化校園文化育人功能,注重校園“傳統(tǒng)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著力形成“處處見德行、時時講品行”的育人氛圍。各學科任課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特長選擇一至兩個主題,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和社會,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場所進行課程學習。同時,結合各重大節(jié)日,學??梢越M織開展常態(tài)化的教育實踐活動。3月份,集中開展學雷鋒教育月系列活動;清明前后,組織祭掃烈士墓和主題班會,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五一”期間,組織栽花植樹,進行愛勞動教育;“六一”期間,組織藝術節(jié)系列活動;7月份,組織開展“聽黨話跟黨走”主題紀念教育活動;9月份,上好開學第一課和“勿忘國恥”愛國主義教育;10月份,組織學生開展“向國旗敬禮”和紀念少先隊建隊日活動;11月份,組織開展“中華魂”主題讀書教育活動;12月份,組織開展文明禮儀度假日和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活動。借助各學科進行小學德育滲透教學,使得德育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而真正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五、結語
在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學校的德育教育依然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教育之路、創(chuàng)新之舉任重而道遠。德育教學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為學生的思想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F(xiàn)階段,廣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門應該對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從而提高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賈碧玉.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探究[J].中華少年,2016(15).
[2]趙淑鶴.謅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學周刊(中旬),2016(08).
[3]謝紅章.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6(01):44.
[4]書文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J].學周刊(中旬),2016(03):81.
[5]郭淼利.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的思考[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S3):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