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由于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在面對疾病時,心智不成熟,面對護理人員的穿刺工作,會出現(xiàn)抵抗心理,進而拒絕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導致患者在進行靜脈輸液過程中,影響護理人員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影響護理質量;部分家屬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由于護士一次穿刺未能成功,會產生負面情緒,加劇護患關系的緊張程度,因此在小兒靜脈輸液時,加強對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十分必要[1]。本次研究中,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來院就診接受輸液治療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法,將90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45例患者。研究人員按照患者的分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優(yōu)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來院就診接受輸液治療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法,將90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4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為1~8歲,平均年齡為(4.42±1.38)歲;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齡為1~9歲,平均年齡為(4.38±1.81)歲??剖夜灿?3名護士,年齡20~54歲,平均年齡(35.82±3.8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為門診接受輸液的患者;(2)患者的意識狀況良好,家屬與患者均愿意配合;(3)家屬與患者知曉本次研究,自愿參與;(4)能夠自主交流。
排除標準:(1)不愿參與;(2)交流、語言障礙;(3)依從性較差。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在進行穿刺前,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溝通,在穿刺過程中,讓家屬觀察患者的狀態(tài),安撫患者的情緒,盡量減少穿刺失誤,以提升穿刺成功率。
觀察組患者接受優(yōu)質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優(yōu)質心理護理:與成人相比,兒童在面對輸液時,害怕疼痛,加之對醫(yī)護人員較為陌生,缺乏安全感,易出現(xiàn)哭鬧、煩躁等情緒,加之年齡較小的兒童無法準確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導致護患溝通存在障礙;在穿刺前,與家屬以及患者的溝通較少,增加了一次穿刺成功的困難度,護理人員在穿刺前,應取得患者的信任,給足患者關心,將患者的情緒放在第一位,多多使用鼓勵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配合度,在穿刺過程中,注意使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注意患者的細微表情變化,若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可讓家屬在一旁進行安撫,若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及時的給予相對應的處理措施[2]。(2)優(yōu)質健康宣教:部分家屬的不配合也是導致穿刺失敗的原因,家屬由于擔心患者的病情,內心出現(xiàn)焦慮、焦急等情緒,護理人員的工作繁忙,健康宣教不及時,加劇了護患關系的緊張程度,進而增加了一次穿刺失敗率;護理人員應在穿刺前,與患者家屬講解,穿刺過程中,患者以及家屬需要放松心情,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按照護士的指示進行,則可有效的提升穿刺成功率,若是在穿刺進行時,患者出現(xiàn)哭鬧以及不配合的現(xiàn)象,家屬應及時的安撫,方便護理人員工作的開展[3]。
1.3.1 護理滿意度評分 使用護理滿意度評分表來評估護患關系的和諧程度,滿分為100分,90~100分為護患關系優(yōu),70~89分為護患關系良,69分以下則為護患關系差;評分表的內容包括: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護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護理人員的操作、護理服務等。
1.3.2 護理人員統(tǒng)計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針見血,穿刺成功則計為一次穿刺成功;依從率:患兒遵從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則視為依從。研究中的數(shù)據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采用SPSS 25.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相比,觀察組患者較高;觀察組患者的依從率高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家屬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對比
靜脈輸液[4]是現(xiàn)如今臨床治療過程中,可快速將藥物輸注至人體內,迅速發(fā)揮藥物作用的一種給藥方式,也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給藥方式,但是對于小兒而言,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加之穿刺過程中會出現(xiàn)疼痛,導致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小兒的心理因素對整個穿刺成功率影響較大,而一次穿刺不成功,患者家屬會出現(xiàn)擔憂心理,認為多次穿刺會加劇患者的疼痛,從而將“壓力”轉移至護理人員的操作上,影響護理人員穿刺工作的開展[5]。在患兒穿刺過程中,影響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與家屬的緊張情緒,患者由于遭受疾病的折磨,加之入院后,面對醫(yī)院陌生的環(huán)境,患者會出現(xiàn)恐懼、害怕等負性情緒,直接導致在穿刺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不配合、哭鬧、拒絕等行為,導致一次穿刺不成功,還需要進行二次甚至是多次穿刺[6-7]。開展優(yōu)質護理則可有效的安撫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通過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讓家屬安撫不配合的患者,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可有效的提升患者配合程度,進而減少護理人員穿刺壓力,整個優(yōu)質護理的實施,提升了靜脈穿刺成功率[8-10]。
本次研究中,針對小兒靜脈輸液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優(yōu)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觀察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依從率高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各項數(shù)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知,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的運用,提升了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與文獻作者康琪[11]、賴頌妮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我院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患兒,為其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兒以及家屬的依從性,緩解護患關系緊張程度的同時,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