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肺部疾病,這種病癥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肺循環(huán)出現嚴重障礙,從而導致患者形成病理生理綜合征的狀態(tài)[1]。導致這種疾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動脈主干以及分支,受到內源性和外源性的栓塞所導致的,這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肺部功能造成極大的威脅[2-3]。所以為了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4]。不僅應當及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對病癥加以控制,還需要應用相應的護理技巧,對治療工作加以配合,這樣才能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提高患者的恢復效率[5]。但傳統(tǒng)護理方案具有較大的局限性,沒有對患者的各個角度進行護理,這就導致患者的護理效果較差,沒有起到應有的康復療效。本次研究中,探究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肺栓塞患者的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意義,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入的所有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資料,通過隨機抽簽法,抽取出符合要求的86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開展實驗。按照雙色球抽簽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兩組,紅色球為對照組,藍色球為實驗組,每組中錄入43例患者。對照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為43~75歲,平均年齡為(63.6±9.2)歲;實驗組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為41~71歲,平均年齡為(63.1±8.6)歲;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體檢未見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符合肺栓塞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妊娠期患者;年齡41歲以下或75歲以上患者;患有治療禁忌證患者。
本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主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病情檢查和生活護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保證患者的康復。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式如下。
心理護理:由于肺部疾病在臨床上均較為嚴重,所以多數患者對于肺栓塞具有較高的恐懼感。多數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不良情緒,多數患者會擔心治療效果,恐懼死亡的狀況。這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更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感受性疼痛。所以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需要采用聽音樂或談話交流的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活動中應當與患者進行積極交流,如果患者對于肺栓塞或治療方案存在疑問,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回答,消除患者的未知恐懼感,提高患者的治療耐受性。
體位護理: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當給予患者相應的體位護理,根據患者的康復狀況和個人體質,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進行擺放,使患者保持舒適,避免患者在活動或休息時對肢體造成牽拉。而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過程中,也可以應用中醫(yī)穴位按摩的方式來對患者呼吸困難感進行緩解,在對患者進行按摩時,其時間應當在30 min以內,使患者在按摩過程中感受到酸脹感后即可停止。
疼痛干預:在對患者進行止痛藥物的選擇時,應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狀況和疼痛感受進行選擇,如果患者疼痛感較弱,應當盡可能不采用藥物對患者進行止痛。如果患者疼痛感較強,必須使用止痛藥物,則應當在用藥前告知患者用藥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并且告知患者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藥物依賴性,這樣能夠保證患者用藥安全,叮囑患者不可自行給藥。
功能鍛煉:由于患者在治療期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免疫功能失調,這就導致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出現感冒的情況,所以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進行相應的鍛煉,并積極呼吸新鮮空氣,做好自身的功能鍛煉,這有助于患者的狀況恢復,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所有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主要分為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其中,總滿意度=(滿意+較為滿意)/總例數×100%,記錄所有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狀況。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患者年齡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35%(41/43),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60.47%(26/43),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對比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肺栓塞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肺部疾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并且隨著近年來污染的不斷加重,患病人數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6-7]。而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通常采用溶栓治療,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案,這種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狀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可能會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出現各種不良并發(fā)癥。這種病癥發(fā)病較為急促,所以在進行就診時,應當避免患者出現較為明顯的肺部不良反應,首先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再對患者進行病癥控制和相應的護理[8-9]。
綜合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能夠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化的護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綜合護理中涉及到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抑制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并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綜合護理中護理人員往往會對患者的病情狀況有密切的觀察,能夠當患者發(fā)生急性病癥發(fā)作時,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急救,這樣能夠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期。除此之外,在綜合護理中體位護理能夠保持患者始終處于良好的體位狀況,使患者在康復期間能夠始終保持舒適狀態(tài),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舒適感和護理滿意度,同時良好的體位擺放能夠避免患者壓瘡以及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fā)癥,在綜合護理中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護理內容。而在綜合護理中,通過功能鍛煉和疼痛干預,能夠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功能鍛煉,能夠使患者積極呼吸新鮮空氣并保持機體的運動狀態(tài),避免患者發(fā)生肌肉萎縮和靜脈血栓等不良反應,而疼痛干預能夠減輕患者在恢復過程中的疼痛感,使患者的舒適感得到提高,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心理狀態(tài)。綜合護理干預所涉及到的護理范圍較廣,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等各個方面均能加以涵蓋,通過這種護理方式,能夠加強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患者能積極的面對疾病,并以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案[10-12]。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肺栓塞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對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來說有積極意義,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