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
【摘 要】目的:分析對腹股溝疝患者應用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70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為研究對形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平片無張力修補治療)和觀察組(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組間各項手術指標對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要比對照組時間更長,但是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以及住院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組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數據結果對比(28.6%vs8.6%),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明顯(P<0.05)。結論: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臨床療效顯著,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療效;腹腔腹膜前補片
【中圖分類號】R65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2
腹股溝疝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疾病的主要發(fā)病原因與腹內壓力增高有關,其臨床癥狀為腹股溝處有突出體外的包塊。腹股溝疝的發(fā)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因此,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1]。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多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方法有很多種,選擇一種合理、有效的手術方法尤為關鍵[2]。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的效果明顯,本研究就以對該手術方法的臨床療效進行詳細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時間為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納入對象為同期收治的70例腹股溝疝患者,將70例患者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3例,年齡26-69歲,平均(45.6±3.2)歲。觀察組中男31例,女4例,年齡27-69歲,平均(45.7±3.2)歲。70例患者中斜疝56例、股疝8例、直疝6例。70例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器官疾病、手術禁忌癥等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35例患者采用平片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待患者全身麻醉后,游離疝囊到腹膜外脂肪層,進行高危結扎,同時對內環(huán)口進行修補。游離精索,在精索后方置入戈爾補片,固定,并留一空隙在內環(huán)出。
觀察組35例患者采用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患者取平臥位,待全身麻醉后,于臍緣做一10mm切口,作為觀察孔,建立氣腹后將30°的腹腔鏡置入,于腹腔鏡下做兩個大小5mm操作孔,找到疝內環(huán)口在腹腔內,切開腹膜在腹壁缺損處,將腹膜瓣分離,精索結構依次分離,如疝囊較小,即切除疝囊,如疝囊較大并落入陰囊,切斷可在疝環(huán)處完成,保留在原位疝囊。經臍孔將網片卷成大小適宜的卷置入腹腔內,如疝缺損嚴重,可以將補片修剪為一個小口。補片植入成功后,連續(xù)縫合腹膜用0號可吸收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觀察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切口血腫、切口感染、尿潴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字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各項手術指標對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要比對照組時間更長,但是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 ,以及住院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組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數據結果對比(28.6%vs8.6%),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腹股溝疝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雖然其效果良好,但是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并且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較大,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3]。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逐漸被應用在腹股溝疝治療中,其具有術野清晰、操作準確的特點,對提高患者手術安全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者良好預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組間各項手術指標對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要比對照組時間更長,但是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 ,以及住院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組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數據結果對比(28.6%vs8.6%),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明顯(P<0.05)。這是因為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相比,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操作更加清晰、準確,可以有效提高手術的安全性[4]。腹腔鏡技術的應用下,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而促進患者術后良好恢復。
綜上所述,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臨床療效顯著,對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朱沛勁,范曉曦,莫春林.探討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腹股溝疝修補術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3):48-49.
趙家友,趙俊.腹股溝疝行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植入術的治療效果[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8(21):142-143.
豐威,郭久冰,徐文軍,陳亞陽,徐志鵬,張道建.經腹腔腹膜前腹腔鏡疝修補術與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成人腹股溝疝治療中臨床療效的比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8(17):2006-2008.
王曦滔,黃耿文,申鼎成,林嘉晏,寧彩虹,曹昕彤,紀連棟,陸曄斌,魏偉.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治療老年復發(fā)性腹股溝疝39例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8,38(08):92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