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轉
[摘? ?要]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中確立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由于體育教學的環(huán)境因素、技術因素、人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使體育課安全事故屢屢發(fā)生。為此,教師應通過中小學體育課傷害事故產生的原因分析,提出防范中小學體育課安全事故的具體措施,為減少體育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傷害事故;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 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09-0040-02
中小學體育課堂是學校傷害事故的多發(fā)區(qū),成為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體育教學的環(huán)境因素、技術因素、人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而且由于在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屢屢發(fā)生,造成學生身心健康損害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給家校關系帶來負面沖擊。因此,探究體育課傷害事故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恰當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一線體育教師必須長期關注的教育課題,也是一線體育教師必須擔負的教育職責。
一、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產生的原因
1.體育教學自身因素
體育課是以身體運動為主的教學活動,而且體育活動本身具有群體性、對抗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點,因此注定了體育課中難免會有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身體運動過程中不穩(wěn)定、不協調容易造成摔傷或扭傷等;其二,群體對抗運動中身體接觸頻繁、對抗性強造成碰傷或戳傷等,比如籃球比賽中的爭搶造成眼睛被手指戳傷;其三,在使用器械的運動項目中,人與器械接觸時或人在運用器械時總會潛伏一些不可預測的風險,比如擲鉛球時鉛球從手中滑落會使手指受傷或砸傷身體某一部位等;其四,體育課一般是室外教學,室外環(huán)境也會隱藏一些不能預測的安全隱患,造成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2.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是實施體育教學的主體,也是體育教學的第一責任人,體育教師組織實施體育教學的行為、意識、能力等都將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安全性。由于教師因素形成傷害事故的主要表現有:其一,安全意識淡薄。體育教師在備課時對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沒有進行充分的考慮,未能提前預設防范措施;上課前沒有對使用的教具、器械和場地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等。其二,教學組織環(huán)節(jié)不到位。準備活動、安全保護、注意事項等都是確保體育課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體育教師對這些環(huán)節(jié)組織不到位、強調不充分往往是傷害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其三,教學能力不足、教學方法不當。體育教師如果教學能力不足、教學方法不當,在教學中教授的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采用的教學手段不科學、教學方法不正確,就很容易造成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3.學生因素
學生是體育活動的主體,是體育傷害事故的直接承受者,也是傷害事故形成的關鍵因素。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機能、自律性等方面的因素都會對體育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產生重大影響。由于學生的自身因素,形成傷害事故的主要表現有:其一,身體素質差。學生由于身體素質較差,不能按照鍛煉標準和要求完成規(guī)定的動作任務,一旦加大強度或提高要求就很容易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其二,運動機能差。運動機能是學生對各類運動的動作和技術要領所能做出的反應程度,動作協調性差、反應遲鈍、身體虛弱等都是造成運動傷害的重要因素。其三,在體育課堂中自律性較差。室外體育課教學使活動范圍擴大,很容易引起學生興奮、注意力分散和自我約束力降低,從而使意外傷害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大大提高。
4.制度因素
安全制度是預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重要保障,調查發(fā)現,中小學校對于體育課安全制度方面的建設和措施不健全、不完善的現狀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學校沒有將體育課安全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體育課安全無章可循、職責不明,傷害事故屢屢發(fā)生。另一方面是傷害事故處理無制度規(guī)范,一旦傷害事故發(fā)生就不知如何規(guī)范處理,往往造成學生、教師、家長、學校之間的矛盾,形成更多、更復雜的問題。
二、體育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
1.加強教師及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對于體育教師,首先,必須將安全防范作為備課的必須環(huán)節(jié),要充分考慮到每一節(jié)課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做到有預案、有措施,并由教研組長簽字確認確保篤行。其次,要建立和細化學生的“體育課安全防范檔案”,明確每一名學生的體質狀況、運動機能,特別是對一些具有特殊體質的學生必須做到重點防范、特別關照。再次,要強化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意識和能力,對安全風險較大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全程參與、全程管理,杜絕“放羊式”教學。對于學生,第一要強調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在活動中隨時關注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及時處理。第二要學會安全防護方法,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掌握體育活動的一些常用自我保護方法,如順慣性滾動、緩沖著地、降低重心等方法,還有發(fā)生輕微傷害事故時的急救與處理方法,如冷敷或冰敷、拉伸或按摩、復位等,但對于嚴重傷害事故必須及時就醫(yī)。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處理制度
制度建立是安全管理與防范的重要抓手,規(guī)范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處理制度將對預防體育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體育課安全管理制度的內容主要應包括:課堂安全管理的內容、要求和責任;安全防范環(huán)節(jié)、內容和措施;安全責任落實的主體、步驟與責任,等等。體育課安全事故處理制度的內容主要應包括:安全事故的確認,安全責任的認定與劃分,安全事故的處理程序、方法和依據,等等。另外,學?;蚣议L可以為學生購買安全保險,如學生醫(yī)療保險、學生綜合平安保險等項目,以減少因意外傷害造成的經濟負擔。
3.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保障條件建設
在體育課傷害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安全防范和保障條件太差造成的,比如有些學校的籃球場地使用水泥地面,一旦摔倒,輕則擦傷,重則骨折。首先,要能夠加大投入建設優(yōu)質且安全的體育活動場地、器材、設備等,要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場地、器材、設備等進行整改或更換,消除安全隱患。其次,要實施體育課安全排查機制。學校定期組織人員對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和器材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發(fā)現安全風險,特別是對場地的平整程度,籃球架、足球門、單雙杠等經常使用的設施重點檢查,及時進行修理、報廢和拆除。再次,要重視防護器材建設,重視護墊、護欄、護具等防護器材的使用,比如在足球訓練中必須讓學生帶護腿板。最后,在課前要做好學生自身安全檢查,如服裝是否符合要求、身上是否帶有多余物品(如鑰匙、鉛筆刀、鋼筆、首飾等硬物)、是否可以戴眼鏡等,做好課前安全檢查必須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不得心存僥幸或麻痹大意,這樣才能增強體育課安全系數,確保學生自身安全。
總之,中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家長、社會的高度關注,成為學校體育教學中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教育課題。因此,必須得到學校和體育教師的共同探索,為學生創(chuàng)造安全、優(yōu)質的活動環(huán)境,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責任編輯 諾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