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晗光 高秉惠
摘 要:SOLO分類理論作為一種質性有效評價方式,憑借學生在回答課堂問題時的積極表現(xiàn)去合理判定學生的思維層次及課業(yè)學習水平。這種質性的有效評價方式擁有較強而獨特的可觀察性及可操作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廣泛應用。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學習情況而合理制定歷史教學目標,針對高中歷史課堂問題去展開教學討論,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合理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高中歷史課堂評價導向與激勵的作用。
關鍵詞:SOLO分類理論;高中歷史;有效應用
SOLO分類評價理論屬于認知科學理論,不僅能夠直接運用于學生學習的測量評價,還能運用于教學策略的研制和實施。教師可以依據該理論的基本原理,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和學情實際,結合歷史學科的認知規(guī)律特點,確定相應的教學實施策略。SOLO分類評價理論有助于歷史教師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定式,改進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益。
一、運用SOLO理論指導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
以SOLO分類評價理論為工具來改進和加強高中歷史教學,就可以充分提高高中生的歷史學科學習能力,協(xié)助高中生充分適應高考,達到理想的歷史學習目的。運用SOLO理論指導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1)它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可以根據該方法進行思維層次劃分。(2)它有利于歷史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預先確定學生學習某一問題要達到哪一思維層次,并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3)它有利于教師檢測教學效果。(4)它為歷史教師檢測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思路。數師完全可以根據“SOLO”的遞進層次要求,根據歷史學科的思維特點,將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問題設計,用問題來啟發(fā)學生思考,以逐步增強學生對歷史認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
二、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每一個人的學習必然要經歷低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發(fā)展過渡過程,所學習的知識都是由少到多的積累過程,再發(fā)展到質的升華。我們依據高中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可以將高中生的歷史學習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其一是歷史知識的感性認識環(huán)節(jié),其二是歷史知識的知性認識環(huán)節(jié),其三是歷史知識的理性認識。如果將“SOLO”分類理論的基本原理和歷史認識的基本特征進行有效整合,按照兩者各自劃分的不同層次內容而進行有機結合,為學生構建合理的歷史思維能力層次的基本框架結構,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高中歷史教師可以根據歷史思維能力層次的基本框架結構,努力結合高中生成長發(fā)展的需求及提升空間的需求,確定相應的歷史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歷史教學實施策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所學知識量的多少,還要關注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運用,有針對性地開展歷史思維訓練。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SOLO”進行一些了解,以引導學生運用這一評價方法進行自我學習診斷,確定自己的學習水平,制定個人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劃,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明確方向,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歷史教學效果。
1.注重高中生的能力培養(yǎng),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歷史考試方向
高中歷史教學要著眼于考試的基礎性和高中生升學的選拔性兩個方向上。教學中,歷史教師應該強化高中生的思維能力,重視歷史試題的能力培養(yǎng)。多年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高考歷史試題的重心傾向于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方向上,注重學生歷史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高中生歷史復習備考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握歷史考試方向,以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重視歷史主干知識的系統(tǒng)復習,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脈絡。以提高學生能力為基礎,加強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正確把握歷史考試方向。
2.拓展SOLO評價領域,努力抓好高中歷史教學
歷史教學和歷史教學評價是歷史教學過程中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重點的歷史教學理念在高考備戰(zhàn)的正方向指引下逐步向前推進,而歷史教學與評價正好符合SOLO評價內涵。所以,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利用SOLO分類理論來進行歷史課程的有效教學。教學中,注重歷史課程內容的細致把握,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有利時機,適時滲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高中生的教學實際展開教學。
例如,歷史教師可以在平常教學中設計一些具有SOLO結構層次的選擇題型,依據學生選擇效果來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而后結合學生平時的歷史學習情況展開教學,這樣可以從學生的認知特點著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努力抓好高中歷史教學。
3.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通過利用SOLO分類理論評價高考歷史試題,我們不難看出,只有那些頭腦靈活的學生才可能達到較高的SOLO分類層次,才能夠在歷史高考中獲取高分。而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法,只能導致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面對新情境、新材料、新視角、重能力的新高考出題特點,學生難以適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可以將教材上的內容轉化成不同思維層次水平的問題,引導學生基于問題開展探究,在討論的基礎上啟迪學生質疑、分析、發(fā)現(xiàn),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立功,王廣生.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9).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高考歷史試題評價研究——以近三年全國高考卷選擇題為例,立項號:GS[2018]GHB079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