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 吉金山 逯明福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發(fā)展,高血壓病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近年來,高血壓患病人群仍不斷增長,并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目前國外及我國的一些醫(yī)學專家認為,藥物治療只能暫時降低血壓,而且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費用會加重患者的負擔,只有非藥物治療方法及多種方法的聯(lián)合應用時,治療高血壓病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中飲食療法作為非藥物療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早期輕度高血壓的患者而言,適當?shù)娘嬍持委熆墒寡獕翰恍璺盟幬锞涂苫謴偷秸K?。本文主要對近年來高血壓飲食療法的最新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 飲食因素; 高血壓; 飲食療法; 綜述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5.0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25-0-03
據(jù)最新公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心血管病現(xiàn)患人數(shù)約2.9億,其中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就有2.7億,隨著2017年美國高血壓新指南(即血壓≥130/80 mm Hg可診斷為高血壓)的出現(xiàn),高血壓患病人群不斷增加。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因未明,目前認為主要是RAAS與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致[1],高血壓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因素、多環(huán)節(jié)、多階段和個體差異性較大的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因素都是患病率上升和控制率低不可忽視的因素,其中飲食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本文主要闡述飲食因素與高血壓之間的關系。
1 限鈉補鉀
1.1 食鹽與血壓的關系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人體細胞外液中主要為鈉離子和氯離子,鉀離子存在于細胞內液中,正常情況下它們之間維持平衡。成人每天需要氯化鈉為3~5 g,鈉離子和氯離子增多會引起細胞外液增多,使水鈉潴留,隨之出現(xiàn)細胞腫脹,可使管腔狹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小動脈壁對縮血管物質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付寧紅[3]等通過對有高鹽飲食習慣的住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得出長期限制食鹽的攝入可有效降低血壓,且降壓程度與食鹽的攝入量相關。根據(jù)各種調查顯示,食鹽攝入量越高,血壓值越高,攝鹽量與血壓值存在正相關[4],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示,僅研究高鈉鹽攝入對血壓的影響并不足以說明鈉鹽攝入量對血壓的影響,低鈉鹽(<3 g/d)攝入也可以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經系統(tǒng),還對血脂有不利影響,故低鈉飲食也可直接對心血管系統(tǒng)產生不利影響[5]。
高鈉鹽與低鈉鹽攝入均易引發(fā)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鈉鹽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故目前的鈉鹽飲食指導方針并不能準確指導鈉鹽攝入,更加準確的指導方針需不斷完善。
1.2 鉀與血壓的關系
據(jù)調查飲食中的鉀元素和血壓呈負相關,鉀能擴張血管,拮抗鈉的升壓作用[6]。Young等[7]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鉀濃度增高時,胞膜上的鈉鉀泵及Na+-H+-ATP酶活性增高,使Na+和H+外流增多,Na+-Ca2+交換增加,使Ca2+活性降低,血管舒張,外周阻力下降;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補鉀還可抑制Na+吸收,增加腎小球濾過率,促進Na+排泄,使血容量降低、血壓下降。
除了低鈉飲食以外,高鉀的飲食方式也有助于預防高血壓,根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最新發(fā)布的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要想有效預防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疾病,每天要攝取3 600 mg的鉀[8]。鉀不僅可緩解鈉鹽升高血壓和損傷血管的有害作用,還有預防中風的作用。
2 適量增加礦物質的攝入
2.1 鈣與血壓的關系
有研究表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清總鈣含量明顯低于正常血壓人群,且高血壓患者細胞膜上的鈣結合及轉運蛋白存在缺陷,由于鈣跨膜轉運異常,細胞內鈣水平可能有所增加,從而使患者的小動脈收縮[9]。鈣降壓及保護血管的機制可能是降低了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活性、改善鈉鉀平衡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收縮。
2.2 鎂與高血壓的關系
臨床試驗表明,補鎂有降壓的作用[10]。鎂是一種天然的鈣拮抗劑[11],可以使彈性纖維免受鈣沉積,保持血管彈性,增強局部血管擴張介質(PG和NO)的產生,并改變血管對各種血管活性物質(ET-1、AngⅡ和CA)的反應,從而產生降血壓的效果[10]。同時鎂缺乏可能與胰島素抵抗、高血糖、脂代謝變化有關,這些變化可使得血管硬化、彈性減弱,從而引起血壓的變化。
鉀、鎂、鈣均有降壓作用,其在豆類、蔬菜、水果、奶類中含量較高。高血壓患者應多進食豆制品、馬鈴薯、南瓜、大白菜、冬瓜、卷心菜及水果,以增強低鈉飲食的降壓效果[12]。
3 限酒
據(jù)馬玉霞等[13]調查總結得出,男性居民飲酒者和不飲酒者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27.1%和25.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居民飲酒者和不飲酒者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17.7%和22.5%,飲酒者高血壓患病率低于不飲酒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無論男性和女性,高飲酒頻率者高血壓患病率高于低飲酒頻率者(P<0.05)。
飲酒升高血壓存在個體差異,遺傳因素可能起了主要作用,該人群可能對酒精比較敏感[14]。目前酒精引起血壓增高的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促進皮質醇分泌、胰島素抵抗,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或鈉離子增加、內皮功能障礙、抑制擴血管物質NO合成有關[15]。
4 攝入適量蛋白質和脂肪
4.1 蛋白質與血壓的關系
研究顯示,高蛋白質飲食可降低血壓,蛋白質水解產物有抗氧化多肽、抗菌多肽、降血壓肽與免疫活性肽[16],其中降血壓肽又稱為AC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肽,是具有降壓作用的短鏈多肽物質,ACE將AngⅠ轉化為具有很強收縮血管活性的Ang Ⅱ,從而使血壓升高,因此抑制ACE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血壓,ACE抑制劑也是很好的降壓藥[17]。
4.2 脂肪與血壓的關系
食物脂肪是由三分子的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組成的三酰甘油構成的,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膳食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其可能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功能、抑制Ang Ⅱ從而保護血管內皮、降低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18]。
脂肪的合理攝入是防治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動物試驗和人群研究都缺乏在嚴格控制能量平衡狀態(tài)的條件下,對脂肪攝入量與慢性病發(fā)生發(fā)展關系的研究[19],因此需要在人群中開展能量平衡狀態(tài)下的研究,以明確脂肪攝入量占膳食總能量攝入的合理比例,盡快確定適宜我國居民的脂肪參考攝入量范圍,為居民提供科學合理的膳食指導。
5 補充碳水化合物與維生素
5.1 碳水化合物與高血壓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是指通過減少或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相應地提高蛋白質或脂類的攝入量,以緩解、控制或預防疾病的一種飲食結構。有研究提出,LCD可以降低血壓,其效果比減肥藥奧利司他更顯著[20],但LCD可能會影響內皮細胞功能[21],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因而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需推薦來自植物的不飽和脂肪酸,其已被研究證實能夠降低血脂中的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22],在進行LCD時,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數(shù)量,同時提高碳水化合物的質量,盡量選擇雜糧、粗糧,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度。
5.2 維生素D與高血壓
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提示,補充VitD可能會降低高血壓發(fā)病風險[23],血清總25-(OH) D水平與HDL-C、apoAI等心血管保護因素呈顯著正相關(P<0.001),與apoB、hs-CRP、AIP指數(shù)等傳統(tǒng)心血管危險因素呈負相關(P<0.05)。VitD可能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改善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增加利鈉肽及對保護血管的作用,抗心肌肥大和增生,降低高血壓發(fā)病風險[24]。
5.3 維生素C與高血壓
血管內皮功能損害是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之一,VitC是一種抗氧化劑,通過抗氧化損傷與減少氧化應激來保護和改善血管內皮舒張功能[25],且VitC具有促進人體合成膠原的功能,可以維持血管內皮的彈性,具有潛在的降壓作用。蔬菜和水果除含鉀高,能促進鈉的排出之外,還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尤其是VitC,對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穩(wěn)的前提下,可選擇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
6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指每人每天需攝入適量的全谷物類、奶類、肉蛋、蔬菜、水果、堅果類、豆類及油脂類,且要合理搭配,以滿足人體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需要,平衡膳食可以防治原發(fā)性高血壓病,而且對其并發(fā)癥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26]。且高血壓患者必須嚴格按照醫(yī)囑合理飲食,可以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降低血壓,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飲食療法需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
美國高血壓指南(2017)概括了非藥物治療,非藥物干預可以減少每日使用降壓藥物的劑量,并延緩高血壓的發(fā)病進展。非藥物干預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如改變膳食、增強鍛煉、避免壓力、減少飲酒等。高血壓患者的營養(yǎng)需求可以采用DASH飲食或傳統(tǒng)的地中海飲食[20]。
DASH飲食:1997年美國一項大型高血壓防治計劃發(fā)展出來的飲食,《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估了38種飲食法,DASH飲食法連續(xù)四年占據(jù)榜首,被推薦為高血壓患者的最佳飲食方案之一,單獨使用DASH飲食的效果與單一藥物治療的效果相當[27]。2018ESC/ESH高血壓指南仍然強調低鹽飲食、減少飲酒和戒煙,每天鹽的攝入量應<5 g。推薦多食用蔬菜、新鮮的水果、魚類、堅果等,另外還要控制體重、進行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等,與以前的指南基本一致。
近年來,通過對高血壓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人們開始重視飲食因素對高血壓的影響與作用,現(xiàn)在已有充足證據(jù)證明飲食療法對高血壓有重大意義[28],逯明福等[29]得出對四高人群進行運動與飲食相結合的健康管理計劃能夠降低四高的發(fā)生率、促進個體身體健康,同時提出制定健康管理計劃時應考慮管理對象的生活方式和生理變化規(guī)律,使之能夠適用于更多的群體。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護理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壓控制率,醫(yī)療工作者們在今后要對患者展開飲食營養(yǎng)教育并推廣臨床。
7 小結
高血壓所引起的心臟、腎臟、腦及眼底病變往往會導致心力衰竭、尿毒癥、腦出血、腦卒中等嚴重致殘致死后果,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的認識,進行早期預防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非藥物療法將作為預防和治療早期輕度高血壓的首選方法。醫(yī)護人員在高血壓飲食療法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需對患者量身制定個體化綜合護理,關注患者的個體化差異,社區(qū)高血壓健康教育是一種已經被全球廣泛認可和推廣的,既經濟又實用的疾病防治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飲食管理能力與自我保健意識,進而提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同時我國需要向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借鑒,盡早擁有符合國人體質的完善的營養(yǎng)師體系。
參考文獻
[1]靳彤.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因、危險因素與治療研究進展[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31(10):105-107.
[2]熊麗麗,杜萬紅.原發(fā)性高血壓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1,39(1):174-177.
[3]付寧紅,劉紅,胡曉月,等.限鹽飲食對不同程度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8,40(2):166-168.
[4]牟建軍.鹽與高血壓研究進展[J/OL].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3(2):22-25.
[5] Jürgens G,Graudal N A.Effects of low sodium diet versus high sodium diet on blood pressure,renin,aldosterone,catecholamines,cholesterol,and triglyceride[J].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s,2011(11):CD004022.
[6]葉金蘭.鉀鈉飲食對高血壓人群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5,22(4):28-30.
[7] Young D B,Lin H,McCabe R D.Potassiums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mechanisms[J].Am J Physiol,1995,268(4Pt2):R825-R837.
[8]左左.補鉀飲食妙法,幫你降血壓[J].人人健康,2018(9):42-43.
[9]王林,李南方.飲食鈣鎂對高血壓影響及預防[J].新疆醫(yī)學,2018,48(2):202-203.
[10] Krasimir K L.Role of Magnesium Deficiency in Promoting Atherosclerosi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Arterial Stiffening as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8,19(6):1724.
[11]邵美貞.鎂與高血壓的關系[J].高血壓雜志,1996(3):74-77.
[12]申華平,劉臘梅.飲食療法治療高血壓病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34):3106-3107.
[13]馬玉霞,張兵,王惠君,等.飲酒行為對我國9省成年居民高血壓患病的影響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1):9-12.
[14] Kawano Y,Abe H,Kojima S,et al.Interaction of alcohol and an alpha1-blocker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0,13(3):307-312.
[15] Arima H,Kiyohara Y,Kato I,et al.Alcohol reduces insulin-hypertension relationship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the Hisayama study[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02,55(9):863-869.
[16]高蕾蕾,李迎秋.植物蛋白的研究進展[J].江蘇調味副食品,2018(4):6-10,16.
[17]王學玲.卡托普利治療高血壓病臨床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18,15(12):120-121.
[18]石琳.α-亞麻酸對高血壓人群影響的相關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40):257-258,260.
[19]夏娟,卓勤,何宇納.膳食脂肪攝入與慢性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5,21(11):64-67.
[20]茅小燕,張愛珍.膳食脂肪、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6,33(2):73-77.
[21]朱亞珍,朱凌燕.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臨床醫(yī)療領域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9):4855-4857.
[22] Rossouw J E.The diet-heart hypothesis,obesity and diabetes[J].South African J Clin Nutrit,2015,28(1):38-43.
[23]王思明,王默,李紅霞,等.人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與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6,35(9):729-733.
[24]王秋萍,王青梅,郭宏.維生素D與高血壓關系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10):1994-1996.
[25]姬珊珊,楊鎮(zhèn)瑋,王成賢,等.維生素C對高血壓的作用[J].新疆醫(yī)學,2013,43(9):4-6.
[26]洪忠新,丁冰杰.平衡膳食是防治高血壓及其伴隨疾病的關鍵措施之一[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8,21(21):2529-2537.
[27] Sajid M,Ullah K,Mehmood K,et al.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in the light of current research[J].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2019,188(2):437-452.
[28]楊閨香.飲食、健康指導聯(lián)合降壓方干預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2):136.
[29]逯明福,曾文等.飲食與運動相結合的健康管理計劃對四高人群的影響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29(15):85-88.
(收稿日期:2019-05-05) (本文編輯: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