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掃描二維碼
你能聽到聲音里的姑蘇好時光
3月30日 飲茶去
坐在花窗邊,品一壺碧螺春的人,才是私享園林的行家??粗枞~在水中舒展,眼前是山水相融的亭臺水榭,與好友聊天或不聊,都是舒心養(yǎng)性的高雅之事。
4月2日 婁門
伍子胥建闔閭大城,開八門,東北邊的門名為疁門,到漢代改稱婁門。那時的婁門,三重陸門,三重水門,里外六重門,可謂真正的固若金湯。龔自珍曾在婁門外留下一首詩:“阻風(fēng)無酒倍消魂,況是殘秋岸柳髡。賴有阿咸情話好,一帆冷雨過婁門。”
舊稱臥龍街,藏著姑蘇城最為完整的歷史脈絡(luò)和最豐富的人文風(fēng)景。哪怕只是聽聽這條路的名字變遷,都能觸及千年蘇城的人文密碼。
“姑蘇好時光”, 一本自帶NOTEBOOK功能的功能書,一本365天讓人體驗姑蘇聲音、姑蘇視頻和360姑蘇全景的人文雜志。
4月8日 蘇派旗袍
姑蘇,真是個最好的攝影地兒,而最能和小橋流水相映照的,就是旗袍。與京派、海派不同,蘇式旗袍,一針一線,匯入絲絲真意,用一縷文氣,展現(xiàn)女性秀美的曲線和獨特的韻致。她的溫柔與風(fēng)韻,柔軟了身段,驚艷了時光。
4月10日 舊書店
姑蘇人喜歡老家具、老字畫,也愛逛舊書店。鈕家巷里有個文學(xué)山房,山房主人從16歲開始就和他的爺爺、爸爸一起經(jīng)營古書。這家舊書店已有百年歷史,依舊傳承著從前的風(fēng)骨。
4月12日 九保泉
位于十全街的李根源故居內(nèi),老井的青石井圈上清晰地刻著“九保泉”三個篆字,旁邊還有“民國十年”、“李根源書”兩排隸書,井圈上的文字是李根源手跡,令人見井思人。
翻譯:“征服者威廉的目標(biāo)得到教皇的支持,不久便使英國服從他,英國需要一些領(lǐng)導(dǎo)者,近來又很習(xí)慣于篡奪權(quán)位和遭到征服這類事。”
4月16日 平實滋味
姑蘇人,自有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熱愛喝喝茶,走走路,淡定生活;他們也喜歡在園林里談過去,說未來,搞搞新意思。好多年前,他們是別人看見要笑的“遺老”;現(xiàn)在,大家都說,他們混得比較“風(fēng)雅”。其實,這種生活,就是千年古城的潛移默化。
4月23日 吳門橋
北宋初建,清代重修,曾是蘇州城里最高的單孔石拱橋。橋以金山巖構(gòu)筑,雜有少量宋代舊橋所遺的武康石。橋身全長66.3米,中寬4.8米,拱券凈跨16米,南北坡各有步階50級。如今的中年人心中,都有推著自行車翻橋上學(xué)的記憶。
4月26日 薺菜餛飩
挑薺菜,裹餛飩,兄弟姊妹事體分;阿大阿二挑薺菜,阿三阿四裹餛飩,阿五阿六吃得實墩墩……薺菜餛飩,十分普通,但每到春天就讓人念想。薺菜的鮮香混合著鮮肉緊實的質(zhì)感,外加皮子的爽滑,一碗下肚,哎呀,好舒暢。
姑蘇好時光:
沈秉成也是如此,他辭了官,在蘇州城東買下了一個廢棄的園子,建起了一座宅園,取名“耦園”,意為與夫人同耦偕隱于此,可以說是秀恩愛的高級形式了。
耦園中間是正宅,東西兩側(cè)正好是一對園子,東園是敦厚的黃石假山,西園是玲瓏的太湖石,至今在耦園東園的墻上還刻著嚴(yán)永華的詩:“耦園住佳偶,城曲筑詩城”,字里行間都是情。
這是一處精致的江南小院,曲折幽深,沿著夫妻廊向前就是“吾愛亭”,相傳嚴(yán)永華每日在此彈琴,而沈秉成呢,則在一邊的“聽琴軒”靜靜欣賞愛人的琴聲。
他們倆還在耦園內(nèi)建了一棟藏書樓,取名為“鰈硯廬”,這個鰈字呢來源于一對名叫“鰈硯”的鴛鴦硯,自然有著祝福比翼雙飛的美意。啊呀,他們倆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秀恩愛的細(xì)節(jié)啊。
蘇州日報:#蘇州身邊事#【上巳節(jié)漢服游春會亮相虎丘】近日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上巳節(jié),上巳節(jié)漢服游春會在蘇州虎丘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精彩上演。一群身著漢服的姑娘在虎丘景區(qū)跳漢舞、展茶藝,還原民間傳統(tǒng)習(xí)俗“曲水流觴”,一系列漢服相關(guān)表演活動令游客癡迷,不僅傳播漢服文化,更讓“上巳節(jié)”這個被淡忘的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重回公眾視野。
-風(fēng)行雲(yún)上- :
老宅舊影,看“都挺好”翻出老照片,窗下就是我的床,沒他家這么好的條件一人一間,沒想到蘇州也有這種石庫門弄堂,我以為是在上海取景。
老樹畫畫 :
放下貪世念,一蒿赴江湖。無可無不可,天下皆通途。
蘇州旅游官方微博:
#蘇城四月天#昆曲《牡丹亭》里那一句“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是對這個季節(jié)的蘇州最真實的寫照,此時,正是觀賞蘇州園林的好時節(jié),無論你來到哪個園林,都是姹紫嫣紅開遍,滿園春色惹人憐愛!
蘇州姑蘇發(fā)布:【#@《都挺好》粉絲#希望大家文明打卡“蘇大強”生活地“同德里”,不要打擾到周邊居民】熱播大劇《都挺好》在蘇州拍攝,因此也帶火了一把蘇州同德里等取景地。近日蘇家老宅取景地原住老夫妻被游客半夜敲門,不堪其憂,被迫摘下門牌,同時也因此犯病住院。在這里,希望去拍攝地打卡的游客能夠文明游覽,不要隨意進入利用目的以外的設(shè)施,不要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不要亂丟垃圾,不要破壞器物,不要過度地打擾到老奶奶一家的正常生活,特別是不要影響到老人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