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西偉 紀鵬飛 吳妍
摘要:機場天氣報告作為民航氣象服務的重要產品之一,做好進一步精細化,是提升氣象服務內容的關鍵。RMK作為天氣報告補充組,是對機場天氣的具體描述。目前,國外大多數(shù)機場執(zhí)行RMK的發(fā)布,而國內機場因歷史及氣象服務人員素質、飛行員需求等,之前沒有執(zhí)行RMK項目的發(fā)布,但隨著國內氣象服務員、飛行員素質提升,國際航班的大幅增加,以及民航局關于“真情服務”的要求,國內機場氣象臺發(fā)布RMK的議題應該被提上日程。本文經過翻譯和統(tǒng)計國外機場(北美和歐洲)RMK執(zhí)行情況,調研國內機場目前軟硬件狀況,簡要論述國內機場RMK的發(fā)布規(guī)則和可行性。
關鍵詞:RMK;縮寫明語
引言
參考國際民航METAR執(zhí)行情況,就關于RMK(注釋項或附件項)相關文件翻譯及結合中國民航地面觀測實際情況,就RMK發(fā)布內容和格式進行研究,可供國內航空氣象業(yè)內同行參考學習。
一 文件支持(國際民航組織公約附件三和FMH1)
a)本場例行報告,本場特殊報告,METAR和SPECI中還應該包括補充情報,補充情報列于趨勢著陸預報要素之后。
b)按照地區(qū)航行協(xié)議,補充情報中的可選要素必須包括在METAR和SPECI中。(FMH1)
c)如有必要,注釋應包含在METAR和SPECI的全部內容中。
d)注釋應與報告主體用一個空格分開并簡寫成RMK。如果沒有注釋,簡寫的RMK也就不必要了。
e)機場天氣報文語言分為兩類:縮寫英文明語報文(MET REPORT/SPECIAL),英文字母電碼報告(METAR/SPECI)。
二 發(fā)布原則
注釋應符合以下內容(人工識別和編報):
a)如果要求使用明語,應使用已被授權的縮寫和符號,以便編輯和縮短報文長度。但是如果有重要信息需要備注,即使沒有相應明語縮寫,觀測員也應編輯,且要簡潔、清楚的表達要備注的內容。有關已被授權的縮寫的詳細列表??蓞㈤咶AA命令的7340系列,縮寫。
b)如果報告的時間是在觀測的同一小時內發(fā)生的,則省略小時,以分鐘為單位。如果小時不同,則應使用小時和分鐘為單位。(注:與中國正點發(fā)報不同,美國METAR一小時發(fā)一次,且發(fā)報時間在50多分,并非整點,所以同一小時就是指過去一小內。)
三 發(fā)布項目
在趨勢著陸預報之后,如必要,編寫指示碼RMK,其后空格后編寫需要注釋補充的內容,這些注釋通常闡述報告正文中所報告的參數(shù)。自動和手動注釋可以通過自動或手動工作站來生成。明語只能由手動工作站提供。(篇幅原因,下面僅提供六個例子,全部RMK項目,請參考表一)
一、火山爆發(fā)(明語)?;鹕奖l(fā)應當被編報。
此注釋應當是簡明語言,如果已知,應包含以下內容:
(1)火山名稱。
(2)經緯度或方向以及距離臺站的大概距離。
(3)火山噴發(fā)的日期/時間(UTC)。
(4)灰云的大小范圍描述,大致高度和移動方向。
(5)其他有關爆發(fā)的相關資料。
例:關于火山爆發(fā)的注釋(紅色)應如下:
SEPCI ZXXX 231505Z 27011KT CAVOK 15/09 Q1001 NOSIG MT. AUGUSTINE VOLCANO 70 MILES SW ERUPTED 231505 LARGE ASH CLOUD EXTENDING TO APRX 30000 FEET MOVING NE.
譯:SPECI為機場特殊天氣報告(黑字為報文主體,翻譯略),位于測站西南方70英里的MT. AUGUSTINE火山,于23日15時05分(UTC)噴發(fā),范圍龐大,火山灰云伸展至高空30000英尺左右,向東北方向移動。預噴發(fā)火山活動不得編碼。預噴發(fā)是指可能預示火山爆發(fā)的不尋常的,和/或增多的火山活動。
二、龍卷云(Tornadicactivity_B / E(hh)mm_LOC / DIR_(MOV))
在手動工作站,龍卷風,漏斗云或水龍卷應采用此種格式編碼,Tornadicactivity_B/E(hh)mm_LOC/DIR_(MOV),其中TORNADO,F(xiàn)UNNEL CLOUD,或者 WATERSPOUT表示特定的龍卷風活動,B/E表示開始和/或結束時間,hh(mm)是發(fā)生的時間(如果可以從報告時間推斷小時,則只需要分鐘),LOC/DIR是現(xiàn)象相對于臺站的位置和/或方向,MOV是移動,如果已知(見文章龍卷風天氣現(xiàn)象節(jié))。龍卷風活動應被編碼為“RMK”條目之后的第一條注釋。
例:報文主體略 TORNADO B13 9 NE
譯:龍卷風在此小時的第13分鐘開始,并位于臺站東北方向9公里。
三、自動站的類型(AO1或AO2)
AO1或AO2應在自動站發(fā)布的所有METAR / SPECI中進行編碼。沒有降水鑒別器的自動站應標識為AO1;帶有降水鑒別器的自動站應標識為AO2。
四、峰值風(PK_WND_dddff(f)/(hh)mm)
峰值風應當在下一個METAR中進行編報,編碼格式為PK_WND dddff(f)/(hh)mm,其中PK_WND為注釋標識符,ddd為峰值風向,ff(f)為峰值風速(兩位或者三位),(hh)mm是發(fā)生時間(如果可以從報告時間推斷小時,則只需要分鐘)(見《地面觀測規(guī)范》風項目組)。注釋標識符和風向/速度組的兩個元素之間應有一個空格;一個固定的“/”(無空格)將分開風向/速度組和時間組。
例1:RMK PK WND 28045/15
譯1:最大風風向280度,風速45節(jié),出現(xiàn)在整點過后第15分鐘。
例2:SPECI KDEN 161628Z 05013KT 10SM BKN010 BKN100 BKN220 M07/M11 A2949RMK AO2 PK WND 08027/1556 T10671106=
譯2:美國丹佛國際機場16日16:28UTC發(fā)布的機場特殊天氣報告…….注釋組:該站點配有帶降水鑒別器的自動氣象站,最大風風向80度,風速27節(jié),出現(xiàn)時間為15:56,溫度-6.7°C,露點溫度-10.6°C。
例3:METAR KDEN 251953Z 26011KT 10SM SCT060 BKN070 OVC100 03/M09 A2921RMK AO2 PK WND 28030/1914 SLP878 VIRGA ALQDS T00331089=
譯3:美國丹佛國際機場25日19:53UTC發(fā)布的機場例行天氣報告…….注釋組:該站點配有帶降水鑒別器的自動氣象站,最大風風向280度,風速30節(jié),出現(xiàn)時間為19:14,海平面氣壓987.8百帕,所有方位都有雨幡,溫度3.3°C,露點溫度-8.9°C。
五、風向轉變(WSHFT_(hh)mm)
風向轉變應以WSHFT_(hh)mm的格式編碼,其中WSHFT是注釋標識符,(hh)mm是風向轉變開始的時間(如果可以從報告時間推斷出小時,則只需要分鐘)(見《地面觀測規(guī)范》風項目組)。如果合理確定風向轉變是由于鋒面過境導致的,縮寫FROPA可以在時間項之后被添加上。注釋標識符與時間之間應有一個空格,如有需要,在時間與縮寫FROPA之間應有一個空格。
例1:WSHFT 30 FROPA
譯1:在本小時的第30分鐘開始的一個由鋒面過境導致的風向轉變。
例2:SPECI KDEN 310540Z 28018G26KT 10SM FEW100 SCT140 BKN230 12/M11A2996 RMK AO2 PK WND 28026/0537 WSHFT 0520 T01171106=
譯2:美國丹佛國際機場31日05:40UTC發(fā)布的機場特殊天氣報告…….注釋組:該站點配有帶降水鑒別器的自動氣象站,最大風風向280度,風速26節(jié),出現(xiàn)時間為05:37,在05:20開始風向轉變,溫度11.7°C,露點溫度-10.6°C。
六、塔臺或地表能見度(TWR_VIS_vvvvv或SFC_VIS_vvvvv)
塔臺能見度或地表能見度(見規(guī)范中能見度項目組)應分別用TWR_VIS_vvvvv或SFC_VIS_vvvvv格式編碼,其中vvvvv是觀測到的塔臺/地表能見度值。每個注釋元素之間應有一個空格。
例1:TWR VIS 1 1/2
譯1:塔臺能見度為1.5法定英里。
…………
…………
四 發(fā)布建議
1.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RMK執(zhí)行過程中,國際執(zhí)行標準極不統(tǒng)一;比如,許多歐洲國家側重報告機場道面信息,北美則側重報告氣壓或降水量;我國在執(zhí)行初期,也可根據(jù)“真情服務”實際需求,先推行部分項目的發(fā)布,循序漸進地增加執(zhí)行更多的報告項目;
2.按照上述項目只要能夠描述的就應當描述的原則,依據(jù)各地區(qū)天氣特點、系統(tǒng)建設狀況、人員能力、培訓狀況、服務需求等,部分地區(qū)或部分大機場先執(zhí)行的分級推行方式(調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機場天氣報告發(fā)布系統(tǒng)均預留RMK發(fā)布窗口,硬件均符合要求);
3.各種物理量單位不一;建議如果需要,國內發(fā)布使用公制單位:
4.該項對于觀測員而言,是全新的,較為復雜的。循序漸進的推進是必然的道路,應遵循立項研究——規(guī)章制定——培訓及試運行——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民用航空地面觀測規(guī)范(AP-117-TM-02R1)
[2]國際民航組織公約附件三(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international air navigation)
[3]美國航空氣象觀測與報告(FHM1)
(作者單位:1.民航華北地區(qū)空管局氣象中心;2.民航華東地區(qū)空管局虹橋機場氣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