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
摘要:初中化學的學習課程要求,必須理論與實驗相結合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全方位掌握化學知識,并提高初中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的化學教學也將面臨全新的改革以及挑戰(zhàn)。在全新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需要秉承著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以及全面發(fā)展的信念,以創(chuàng)新性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以及創(chuàng)新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在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教學中,化學實驗教學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輔助性教學方式,有效的提高初中生對化學課程的興趣以及幫助學生鞏固了化學基本理論,對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著莫大的幫助。并且在初中化學的課程標準中也明確的指出了:初中階段的化學是一門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主動的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以及學習科學的過程,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ié)撃?。教師通過帶領學生接觸化學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們逐步喜歡學化學,而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以及如何積極的對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也成為了化學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難題。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
盡管在很久以前,化學實驗以及成為初中的化學教學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師的授課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以及不足之處。
(一)化學實驗教學缺乏實效性
在初中化學教學階段,教師往往會更加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驗教學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意義,使得很多學生無法從化學實驗教學中體驗到化學科學的魅力,獲得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習中,由于龐大的教學任務以及短暫的化學課時,使得教師只能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讓學生記住實驗的操作步驟以及實驗結果,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以及幫助學生獲取更好考試成績。即使是在稀少的實驗操作機會,化學實驗的教學課堂往往也由教師為主體,實驗過程往往也是學生需要按照教師嚴格的步驟要求來進行實驗操作,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空間,限制學生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實驗,也讓實驗教學的效果大大降低,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了[1],使得化學實驗操作課的教學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二)化學實驗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這無不要求著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shù)母镄?,在化學實驗教學亦是如此。但是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的是教師演示或者使用多媒體動畫教學為主,很少有機會可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操作之中去,使得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2]。在實驗課堂中教師對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過程要求過多,也嚴格限制了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空間,讓學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課程的實驗操作,雖然可以較為快速的幫助學生完成課程要求的實驗操作項目,但是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實驗操作課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科學創(chuàng)新探究能力的體驗以及成長。
(三)設備短缺,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不同于其他文科科目,想要真正的向學生教授好初中的化學實驗知識,這要求老師要有扎實的化學基礎知識、豐富的化學實驗經(jīng)驗以及熟練的化學實驗操作水平。由于中國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使得各個地區(qū)的教師資源分布不平衡,一些較為落后的地區(qū)缺乏大量的優(yōu)秀化學教師,使得化學實驗課程無法順利的開展。同時教師的教學觀念,對化學實驗教學也有著很大的影響,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沒有及時更新,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
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學校的教學往往更加注重的是應試教育,使得學校在化學實驗設備的購買以及維護上,也僅僅保持能用的狀態(tài),更有一些學校的設備太過于陳舊使得學生無法正常的進行化學實驗操作學習,以至于多人合用一臺設備進行實驗操作。在一些偏遠的地區(qū),由于學校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使得許多學校沒有相關的化學實驗設備,根本無法滿足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需要,使得很多初中生只能通過教師的演示或者課本上的圖例來大致了解實驗的操作等等。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方向
想要改革創(chuàng)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多方面合作,通過教學方法,教學設備以及課程內容等多方面的改變,才可能推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革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化學實驗操作學習條件,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效用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教學方式
通過改變以往的實驗教學方式,改變以往在實驗教學課堂上的師生關系,從而確保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全新的實驗操作課堂體驗,以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效用。教師不再是實驗操作課堂的主導者,教師依然在實驗課堂上給出確定的實驗目標,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實驗步驟教學方面,僅僅在危險或者重要步驟給予一定的引導以及提示之外,不規(guī)定任何的操作步驟,以及設立各種的操作限制,讓學生可以輕松地進行實驗操作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效益。
例如:在九年級的《氧氣的制取》課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制定實驗指導手冊,手冊首先需要明確的規(guī)定實驗室的紀律以及各個儀器的安全操作事項,明確的提出制取氧氣以及利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實驗目標,并給出制取氧氣所需要的原料。但是,對于實驗中的操作細節(jié),例如:如何使用排空氣發(fā)收集氧氣以及如何排空氣,如何驗證收集到的是否為氧氣,這些問題則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讓學生踴躍的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去嘗試解決這些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鞏固學生的化學操作的基本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交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化學實驗操作知識,還幫助學生提高了自我解決學習中問題的能力,并且給化學實驗操作的授課效益帶來了極大的提高[3]。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精神
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對各種問題鍥而不舍的探究性精神。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以問題為核心進行實驗操作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并查閱大量資料,鼓勵學習以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去解決這些問題,并使得學生在不斷的解決難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這種教學方式,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化學實驗的操作或者是化學知識,鍛煉的更是一種通過自己觀察從學習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去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4]。在長時間的鍛煉下,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由驗證性實驗教學轉向探究性實驗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有著莫大的幫助。
三、結語
學習始于問題,推進于問題,歸結于問題。學生的學習也是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的教學任務不是直接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應該教導學生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學習,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這才是一位教師的教學任務,更是化學實驗操作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合.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1).
[2]申立賢.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94):162-162.
[3]胡鵬程,冉孟林,郭定江.探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科研:00064-00064.
[4]張小琴.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教育科學:全文版:00212-00212.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