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錦
摘要: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良好的學生管理工作可以為思想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而優(yōu)質的思想教育則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但是在現(xiàn)實中高校往往割裂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得學生教育難以達到高校的理想目標。因此,如何將學生管理同高校思想教育相結合,進而在學生管理工作下有序的開展思想教育,這成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文章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學生管理工作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進而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做出貢獻。
關鍵詞:學生管理;思想教育;高校
對于高校來說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相輔相成,二者共同推動了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開展。但是在實際的高校學生教育中往往將兩者割裂,校長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黨委書記則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這已經(jīng)成為了學生管理的常態(tài)。這種學生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管理的深化,但是缺乏密切交流的分割管理也會使得兩者難以形成合力,思想教育和學生管理難以進行密切配合,進而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顯著下降。文章在此從學生管理工作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發(fā),研究如何將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進行緊密的結合,進而更加有效的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提升。
一、高校學生管理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一)外部環(huán)境顯著改變,學生面臨誘惑增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使得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當代大學生受計劃生育的影響多為獨生子女,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使得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好逸惡勞的習慣。當學生初人校園的時候由于自己剛剛掌握經(jīng)濟支出,在家庭經(jīng)濟支撐相對不足,外部物質誘惑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學生的生活費往往難以支撐自己的花銷。這時學生往往會通過校園貸款、非法兼職的形式獲得金錢,進而滿足自己對于物質生活的追求。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一方面會對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形成挑戰(zhàn),同時也會使得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產(chǎn)生扭曲。因此,面對社會上不斷增加的物質誘惑如何更好的進行學生管理,同時對學生的三觀、思想進行科學的教育,這已經(jīng)成為了學生管理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
(二)高校內部管理機制滯后,學生面臨的經(jīng)濟壓力增加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著大眾教育轉變,高校的在校學生規(guī)模不斷的增加,這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迫使學校不得不增加學校的規(guī)模,不同的校區(qū)之間由于地理位置相對比較遠,這使得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加的不方便,同時不斷增加的學生數(shù)量也會使得學校的經(jīng)費捉襟見肘,進而使得學校不得不提高學生的學費額度。這對于部分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來說就形成了極大的挑戰(zhàn),迫使一部分學生不得不抽出精力去想法設法的掙錢,進而影響在校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提升。因此,對于高校來說如何做好的跨校區(qū)的管理工作,同時幫助學生做好經(jīng)濟和學業(yè)之間的取舍工作,這成為了學生管理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
二、高校學生管理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策略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
在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教育中往往以教師作為主體,更多的是完成上級組織交給的相關工作。這種思想教育方式不僅僅不利于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同時還會使得學生對于思想教育產(chǎn)生一定的反感,特別是在學生獨立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對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來說應該形成以學生為主的工作方式,真正的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去,了解學生真正的困惑、問題所在,進而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和困難,這樣才可以得到學生的認可和青睞,進而使得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的富有成效。同時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適應社會、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在就業(yè)時具有競爭優(yōu)勢。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高校思想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時俱進的。在當下受時代文化潮流的影響,學生的個性更加的鮮明、獨立意識更加明顯,在此背景下教師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也應該改變方式方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思想教育,進而避免思想教育過度的枯燥無味引起學生的反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充分的借助當下比較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微信群或者論壇,利用正能量的圖片、視頻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老師還能夠實時的解答學生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避免了課堂教育時間和空間有限的缺點。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僅契合了學生當下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認同和青睞,同時也可以使得相關的思想教育碎片化,使得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和提升,避免了學生在思想教育過程中產(chǎn)生疲勞感。
三、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內容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范圍,而是應該結合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二者之間的優(yōu)勢,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特別是在社會經(jīng)濟快速變化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教育更加應該緊追時代的步伐,以學生作為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體,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開展相關的思想教育,最終切實的提升學生思想教育的實效性。總之,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加強高校學生的管理,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黃寧.試論高校學生管理的理念及路徑——以思想政治教育為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2]陳誼‘淺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知識經(jīng)濟,2017.
[3]劉長新,張帥.淺議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
[4]郭紅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運行機制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5(05).
[5]王忠.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運行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