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友元
摘 要:從沒想到過要去當誰的“導師”,但年輕教師們的成長卻常常讓我感動??粗齻兊某砷L,我倍感幸福和欣慰。尤其是近年來的國培,讓不少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并脫穎而出,成為區(qū)域骨干教師或?qū)W科帶頭人。武岡市東方紅小學戴小飛老師一生因追夢而精彩;武岡市實驗小學歐艷老師人如茉莉,課如茉莉,裊裊娜娜,縷縷幽香,不施“粉黛”也是一道風景;武岡市水西門中心學校龍?zhí)镏行男W覃彩艷老師人美,課美,心更美。她在用心詮釋語文,用情演繹人生。
關(guān)鍵詞:教師;成長;幸福;語文課堂;教師培訓師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7-0121-02
從沒想到過要去當誰的“導師”,也自知沒有這個能力去引領別人或影響別人,但從他們一聲聲的“師父”的稱呼中,我能感到,她們對我的理解、包容與尊重,絕沒有半點矯情和虛偽。他們崗位不同,年齡各異,但都有著相同的情懷,相似的情趣,那便是對語文的鐘情,對教育的熱愛。
他們的成長,常常讓我感動,也讓我幸福。
一、戴小飛:人生,因追夢而精彩
“師父,不能再熬夜寫東西了,每天堅持散步,要打卡記錄,徒弟們好監(jiān)督你!”東方紅小學的戴小飛老師其實沒比我小20歲,但她習慣稱我為“師父”而不是“師傅”。聽說我身體有小恙,她一再叮囑我要保重身體。
2018年的暑假,小飛老師被邵陽市教科局送到華東師范大學參加骨干教師培訓的第二天,她的父親就突發(fā)疾病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老人家在彌留之際囑咐家人,別把他病危的消息告訴小飛。于是小飛老師完成了在華東師范大學的骨干教師培訓和湖南一師的國培送教下鄉(xiāng)小學語文學科深度學習培訓。當她從省城長沙趕回來的時候,父親只剩下最后一口氣了,跪在父親的病床前,小飛痛不欲生,自責不已……
2018年8月,武岡市委宣傳部官方媒體《新武岡》刊發(fā)了對她的專題報道《人生,因追夢而精彩》,一時間,小飛老師成為“網(wǎng)紅”,多家網(wǎng)絡平臺相繼轉(zhuǎn)載。她20年前教過的學生留言:“做戴老師的學生,是一生的幸福,永恒的記憶!”她的學生家長留言:“我為我的孩子感到幸福,感謝上蒼,讓我的孩子遇見了戴老師!”一位老師留言:“小女人,大情懷?!痹趯戇@個報道時,我就在詫異,面對癱瘓的奶奶、病危的父親、即將高考的女兒、嗷嗷待哺的幼兒,畢業(yè)班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學校管樂隊骨干成員、學生經(jīng)典誦讀專職輔導教師、武岡市送教下鄉(xiāng)首席專家等這么多責任,你柔弱的肩膀,怎么扛得起這沉重的鏵犁?
2018年,小飛老師被教師進修學校任命為武岡市國培送教下鄉(xiāng)荊竹片區(qū)的首席專家,讓那些小師妹們見識了這位“飛姐”的溫柔與美麗、沉著與干練、聰明與睿智。她所帶的培訓團隊帶給學員老師和學生們太多的溫暖和感動:杜鵑老師的“留住今天的太陽”在老師和學生們心里種下了自己的太陽;周艷輝老師的“采訪對象是棵樹”聽得在場的師生們心潮起伏;最年輕的培訓師吳婷老師的“媽媽睡了”,美得就像她這個人一樣,看一眼便讓人“羨慕嫉妒”;而青年培訓師段紅玲老師的“掃大街的父親”則把如山的父愛刻進了學生們的心田,刻成了永恒,課堂上那一句經(jīng)典語錄“父親的心房??!可以足夠大,大得可以裝得下整個宇宙;父親的心房也可以無限小,小得只能容下孩子你一個人”就足以感動千萬人。
從一般培訓師到首席專家的華麗轉(zhuǎn)身,別人羨慕你的鮮花和榮譽,可我知道,你光鮮的背后有多少鮮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你的一生都在追夢,夢里夢外,都是課堂與學生,至于家庭與親人,你“拿”是拿不起,“放”卻放得下……
二、歐艷:人如茉莉,課如茉莉
師:“孩子們,我的名字很好記,歐耶,歐艷!你們該怎么稱呼我?”
生:“歐老師好!”
師:“看看今天歐老師的服飾,你們大概可以猜到我今天要給你們上哪一課了!”
生:“《淡淡的茉莉》?!?/p>
師:“哎,對了,《淡淡的茉莉》。茉莉淡淡,你們看,為了應景,我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素雅淡裝?!?/p>
師:“孩子們,課題《淡淡的茉莉》該怎么讀?”
生:“輕輕柔柔的!”
師:“真聰明,孩子,你就像那淡淡的茉莉!”
……
2018年11月2日,在邵陽縣龍溪中心小學國培送教下鄉(xiāng)的課堂上,歐艷老師執(zhí)教的《淡淡的茉莉》,就如她本人一樣,即使不施粉黛,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淡淡的茉莉》一課是愛的教育,親情的教育。課文講的是妻子想給出差待歸的丈夫親手煮頓餃子,不料丈夫尚未到家,她自己卻因病住進了醫(yī)院。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妻子仍念念不忘要給丈夫煮餃子,只好囑咐女兒要給出差歸來的爸爸煮餃子,并反復叮囑,要等爸爸吃完了餃子才告知他,自己已住進了醫(yī)院??沙霾顨w來的丈夫回家后沒看到妻子,根本無心顧及餃子,更沒心思聽她們母女倆精心編織的美麗謊言,就火急火燎地直奔醫(yī)院……翌日早晨,在醫(yī)院的病房中,女兒映子看到了這么溫馨的一幕,爸爸伏在媽媽的病床邊拉著媽媽的手睡得正香,陽光探進窗子,照在爸媽的身上……原來爸爸擔心自己睡在陪床上會睡得太沉不便照顧媽媽,因此伏在床沿始終拉著媽媽的手,以便一有動靜便能醒過來,而媽媽呢?則擔心自己一動便驚醒了爸爸,所以即便手腳酸了也不敢翻身……年少的女兒問媽媽愛是什么,病情逐漸好轉(zhuǎn)的媽媽正在整理床頭的茉莉花,隨口一句,也許就像這淡淡的茉莉吧,帶給女兒無限情思……
愛如茉莉,多么貼切的比喻。
弄懂這樣“含蓄”的主題,在成年人看來,不是問題,可要讓10歲左右的五年級的學生明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人說,如今“優(yōu)秀教師”太多,而“好”老師卻太少。那么,何謂“好”教師,那就是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讓自己“幸福充實”地生活的老師。
已不止一次聽歐艷老師的課,每聽一次都是一次語言藝術(shù)的熏陶,一次心靈世界的洗禮。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茉莉的素雅,她從自己的著裝入手,穿一身乳白的襯衫;為了幫學生體會愛的溫柔,她用彎彎的箭頭寓意一切景語皆情語,陽光也含情;為了幫助學生感悟愛的無痕,她有時輕撫學生的肩膀,有時緊握學生的小手……
表揚聰明的學生時激勵的語言,安慰暫時還答不出問題的學生時溫柔的目光,教學生仿寫愛的感悟的詩句,送給每個學生一個美麗的書簽,每一個細節(jié)都滲透著愛,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流淌著愛……
學員評價她的課時說,歐艷老師的課,已經(jīng)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好”字能形容得了的,那么該如何評價她呢?我想,她真的就如這淡淡的茉莉,無論是她的人,還是她的課……
三、覃彩艷:你“美”得讓人心疼
武岡市教科所曹孝宏所長曾善意地批評我說:“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哪里有那么多淚水?”
可是送教下鄉(xiāng)的前前后后,我們的眼角,常常被淚水浸泡……
她叫覃彩艷,武岡市水西門中心學校龍?zhí)镏行男W教師,大家常稱呼她為“彩彩”。
2018年11月2日,在武岡市2018國培送教下鄉(xiāng)小學語文學科龍溪中心小學培訓點,彩彩老師執(zhí)教示范課《掃大街的父親》。課堂上,學生們飽含熱淚,聽課老師淚眼蒙眬。下課了,彩彩老師不好意思當著學員老師的面哭泣,躲到門外悄悄落淚。
在評說她的課時,我說彩彩有“三美”:人美,課美,心更美。她的美,是那種看上一眼就叫人心疼的美。
離送教下鄉(xiāng)的日子還有20天,她便在實驗小學錄播室試教研磨。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領悟文本的主題:“父親是兒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父愛如山?!彼逃龑W生,誰都無法選擇父母,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健康還是疾病,高貴還是低賤,他們都是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她拿自己的父親當例子,通過課件出示了她當年為父親親手編織的第一件毛衣。她說,完工的那天,她讓父親試穿一下,發(fā)現(xiàn)領口小了,肩膀窄了,她讓父親趕快脫下來讓她改改,可老人家說什么也不肯再脫下來,還一個勁兒地說:“合身,太合身了,這是我女兒給織的毛衣,哪有不合身的……”
覃老師靜靜地說,我們和學生們靜靜地聽。說著,聽著,說者喉嚨哽咽聲音顫抖,聽者心潮起伏熱淚盈眶……
為了完美呈現(xiàn),此后她先后赴思源學校、展輝學校三次磨課。每一次研磨,都是一場語文的盛宴,情感的洗禮。離送教下鄉(xiāng)的日子還有3天,為了幫助小飛組上執(zhí)教同一課題的一名培訓師,我想讓彩彩晚上再到展輝來示范一次,可彩彩說,和她搭班的老師太累太累,連續(xù)兩天在外面試教磨課,她不忍心再去麻煩搭班老師代她值守晚自習,但又不忍心拒絕我的請求,最后她在自己的學校為我們再次真情演繹了《掃大街的父親》。她借別班的學生上課,讓自己班的學生坐在后邊旁聽(因為年級不同),看到我從展輝學校轉(zhuǎn)道龍?zhí)镏行男W專程去聽她的課,看到校長戴國殷坐在旁邊全程陪同,她激動不已……
我在想,彩彩的課為什么會如此出彩,因為她是一個有情之人。感恩父母,她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肝”報答父母;感恩同事,她千言萬語訴不盡自己的愧疚與自責;感恩國培給她提供成長的機會,她把課堂教學一次又一次地演繹成了經(jīng)典。
作為武岡國培人,見證著年輕教師的成長,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欣慰。成長的故事太多,成長的教師也太多,只可惜情太濃紙?zhí)?,寫不盡這無私的情懷,無悔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周成平.魅力教師的修煉[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2](英)約翰·洛克.教育漫話[M].徐大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徐金發(fā),李慧群.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淺談教師的課堂教學魅力[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1):180-181.
[4](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