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煜 羅宇彤 段登元 何朝銳 張媛 景點
摘 要: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財務機器人的出現標志著會計行業(yè)進入了新一輪的發(fā)展與改革。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基礎財務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此傳統的高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本文從人工智能入手,嘗試探討目前高校對于人才培養(yǎng)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人工智能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關鍵詞:人工智能;會計人才;高校;人才培養(yǎng)
一、人工智能及發(fā)展
在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眹覐膽?zhàn)略高度上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因而在人工智能的大浪潮下,構建一套有效的人工智能背景下會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工智能也在會計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德勤的財務機器人(RPA)的出現大大地節(jié)省了基礎會計業(yè)務的成本,使會計工作變得更加精確高效。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發(fā)展成果能夠被熟練、有效地運用到社會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運營之中,這已經足夠使我們遠觀到不久的將來,一個成熟、有序、穩(wěn)定、依賴人工智能而高效運作的人類社會。
大多企業(yè)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實操能力,而高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還存在著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脫鉤、教學內容過時、缺少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就這一問題調查國內部分高校實際情況得出結論,并針對改善這一情況提出相應的建議,對今后國內高校有效應對人工智能浪潮有好的借鑒意義。
二、項目研究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
調查基本情況分析
調查目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在人工智能推動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調查時間: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6日
調查對象: 我國各地域各層次高校在校會計類專業(yè)大學生
調查內容:我國各層次各地域高校大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接納和了解程度以及高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
調研方式:系統抽樣調查、網絡調查。
調研區(qū)域:抽取我國部分不同層次不同地域高校的學生
樣本分布:本次應調查的樣本量為747份,實際回收有效樣本747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三、調查數據的分析
(一)學校部分
在人工智能的沖擊下,各大高校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高端會計人才,學校相應地采取了:修改了會計人才培養(yǎng)計劃,舉辦相關講座、學科競賽,開辦相關國際項目班級等等措施,保證會計學生升學率。經過調查多所高校人才培養(yǎng),及對上百名對應高校學生進行調查(以問卷形式),分析并總結了以下假設及分析。
1.學校等級與應對人工智能行動成正比
財務會計以及其特色班:在調查的所有問卷中,有71.75%的高校仍保留傳統財務會計的基礎課程,這其中又有53.8%的高校設有財務方向的特色班ACCA。調查數據顯示,??茖W校開設數量名校超過重點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圃盒W畲蟮哪康谋闶翘岣呱龑W率,ACCA證書含金量較高,所以有很多職業(yè)院校都開設了ACCA專業(yè)。
在所有調查問卷中只有27.5%的學生的高校中開設了有關管理會計的課程。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管理會計尤其是CIMA引入中國時間很短,也都還沒有成熟的人才培養(yǎng),CIMA證書通過率有非常低,??茖W校均沒有把握開設相關的特色班級。
為了促進并且有效監(jiān)測學生有關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識及其靈活的運用,各大高校相應的舉辦了競賽,因為有關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還并不是很成熟,高校內了解人工智能的程度不一;再加上學校層次越高,相關經費也會越充足,舉辦人工智能的競賽也會越多,所以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等級越高舉辦的學生競賽就越多。
2.綜合類院校相比財經類院校應對人工智能行動更全面更深入
調查發(fā)現綜合類院校為了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yè)率的降低,采取的開設就業(yè)率特色班級/管理方向班級、相關人工智能講座和課程約63.54%,遠遠超過財經類院校36.46%。具體分析每一份調查問卷發(fā)現,財經類院校現仍開設傳統財務會計課程一是因為先例少,不敢開設有關管理與人工智能方向班;二是因為開設特色班級尤其是國際項目班級,耗資巨大,財經類院校較之同水平綜合類高校,得到的政府經費相對較少,開設欲望不大。
(二)學生部分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他們需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各種能力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因素都影響著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度以及接納程度。
1.重視能力培養(yǎng),提升自身素質
調查顯示,學生認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能力的培養(yǎng)最重要,說明學生已經認識到在人工智能時代,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防止被人工智能取代。
2.家庭情況與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成正比
父母或親戚的工作性質(與人工智能的相關性)和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成正比,調查顯示,父母或親戚的工作與人工智能相關性很強的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度以及接納程度更高,而父母工作與人工智能相關性小的或者不相關的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度以及接納程度很小。家庭富裕程度與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成正比,家庭年收入30萬以上(富裕)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比家庭年收入5萬以下(貧困)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高很多。
3.自身興趣和努力程度與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成正比
與老師以及學姐學長交流學習與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成正比,經常與老師以及學姐學長交流學習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比偶爾和從不與老師以及學姐學長交流學習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高得多。經常拿獎學金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比從不拿獎學金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高得多;參加競賽或者講座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比偶爾和從不參加競賽或者講座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高得多。偶爾和從不參加競賽或者講座的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行動程度差不多。
四、建議部分
(一)健全高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體系,為人工智能發(fā)展下的會計人才培養(yǎng)奠基
緊抓課程體系轉型,打通實踐領域,建設網絡平臺。加強跨學科選課力度,增加實踐課;開設優(yōu)質網絡課程,實現數字化人才培養(yǎng)。增加新技術課程、復合型課程以及實踐性課程,如《大數據在會計中應用》、《電子發(fā)票運用》等等。采用多種網絡學習平臺學習,諸如MOOK、爾雅超星、智慧樹等。
建設智慧教師團隊,完善學校智能設施平臺。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選拔優(yōu)秀教師出國學習,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團隊,為雙語教學、延伸教學做好準備。 強化學校管理,為智慧化、數字化教學提供設施和平臺。高校應及時及時跟進人工智能教學平臺的建設。隨著財務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實習生越來越難以接觸到企業(yè)的核心會計資料。高校應采取措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建立會計審計實驗室、沙盤推演實驗室等,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加強家校合作,強化數據意識,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實現精準培養(yǎng)。結合學生不同家庭背景,根據大數據推算,為不同層次、不同目標的學生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計劃。促使各類學生在人工智能的時代都能有獨特的一技之長,足以應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
(二)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實現人工智能下的快速轉變
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知識可遷移能力。轉變只懂得讀書的觀念,積極加入學生會、社團等組織。參與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時代科技接近的學習競賽活動、講座等。積極聽取老師的指導,實現活學活用,培養(yǎng)良好的尚學氛圍。
堅守職業(yè)道德,緊抓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學生應謹記會計從業(yè)道德,堅守職業(yè)底線。會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使會計人員具有獨立的判斷力,能有解決更加復雜、多變、非常規(guī)的問題。高校可開展“免監(jiān)考誠信考試”、設立“誠信班級”等形式,形成高校道德標兵模范。
(三)實現校企聯合,共造優(yōu)秀人才
增強校企溝通,培養(yǎng)應需人才。全面推進校企聯合,擇取應用人工智能進行會計操作的企業(yè)與學校進行合作,聘請合作企業(yè)的財務專家開展人工智能會計知識講座、為校內實訓基地提供專業(yè)技術指導。此外,高??砂凑掌髽I(yè)的要求進行“會計人才定制”,保障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夠適應“人機合作”的工作模式。
強化健全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企業(yè)需要、社會認可的會計人才。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專業(yè)人才服務社會的最基本要求。結合社會企業(yè)的要求,通過專業(yè)平臺的規(guī)劃管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形成正確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加強師生交流溝通,引導學生塑造優(yōu)良的職業(yè)道德。
參考文獻:
[1] 云? 虹,王俊霞.基于人工智能的會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 [J].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
[2] 王? 慧.“互聯網+”與大會計時代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路徑探索. [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9).
[3] 祝? 珊.人工智能與會計人員.[J].現代商業(yè)化,2016(15).
[4] 夏? 箐,周婉怡.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人才的全心培養(yǎng)模式思考.[J].財會月刊,2018(2).
作者簡介:
張子煜(1999.9-),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學士,研究方向:ACCA。
羅宇彤(1999.5-),女,漢族,重慶人,學士,研究方向:CIMA。
指導老師: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