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維香
摘要:英語是一門考驗學習者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學科,針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英語的學習有著不小的挑戰(zhàn),參與式教學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英語的教學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參與式教學
一、參與式教學的概念
參與式教學不同于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它將學生放置在一個重要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師實際的教學策劃、組織、執(zhí)行中,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梢哉f,相比于以往單調(diào)枯燥的課堂學習,參與式教學是對“填鴨式教學”的徹底顛覆,也是對應試教育、片面發(fā)展的一種挑戰(zhàn)。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師生和諧共處、共同參與的新式教學模式,從它的定義以及目標出發(fā),可以得到三個顯著的特征。
(一)學生由被動灌輸學習變?yōu)橹鲃訁⑴c探究
以往的課堂學習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全程接受的課堂學習,能力強比較幽默的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起課堂的氛圍,吸引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但大部分教師不能做到這一點,整個課堂循規(guī)蹈矩,按照熟悉教材內(nèi)容、教師講解、學生回答問題的步驟一步步進行,最終結(jié)束一節(jié)課,整節(jié)課下來,不少學生都會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對于挑戰(zhàn)難度較大的外語課來說,更無異于是味同嚼蠟。參與式教學改變了陳舊的灌輸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二)課堂由單調(diào)枯燥變?yōu)楦咝в腥?/p>
參與式的教學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發(fā)言、討論、點評的權(quán)利,與教師的答疑解惑形成一個良好的對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自身積極參與進來,一起探討學習的樂趣,增進彼此之間的合作,教師也擺脫了單純的授課者身份,而是以一個組織者的身份展現(xiàn)出來。學生更加自主積極,教師也相應減輕了一些負擔,不用再按照滿堂灌輸?shù)姆绞竭M行低效率教學了,課堂的氛圍因此而熱烈起來,教學效率也大大提升。
(三)教師由單一的教學進步變?yōu)榧w進步
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想科學實施,就得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重新解讀,得到自己的教學新知,也可以通過互相交流得到新的體會,在這種互動學習中,教師的成長進步就不只是單一的進步,每位教師都可以通過彼此的交流探索得到共同啟發(fā),一起進步,化單一進步為集體進步,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能力。
二、當前小學英語參與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觀念比較陳舊
雖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各種新式教學方式應接不暇,紛紛涌現(xiàn)出來,但是受長久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很多教師還是不能夠認同參與式教學,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缺乏足夠的革新行動,堅持以往的灌輸教學。秉持這種理念的教師不會對參與式教學進行詳細研究,只會簡單地做一番表面功夫,讓學生在極其局限的范圍內(nèi)進行參與式學習,實質(zhì)上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教學初衷。
(二)教師的教學尺度有所失衡
教師的教學尺度失衡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流于形式,形似神不似,沒有實際的作用,學生感受不到真正的參與。另一個就是過度參與,教師太過注重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過度參與,缺乏有效地引導組織,給課堂造成了混亂的情況,雖然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趣味,卻沒有提升學習的效率,而且沒有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也不利于學生的提升。
(三)學校對參與式教學缺乏認可
當前大部分學校高層領(lǐng)導依舊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革新自己的觀念,一個是自身長期的陳舊思維影響,另一個則是限制于目前考試模式的影響,依舊停留在分數(shù)為王的框架中,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自然不會提起對參與式教學的重視。除了本身對參與式教學的冷淡,學校也不會引進新式的教學工具和教師,都給參與式教學帶來了困難。
三、小學英語課堂參與式教學的應用探究
(一)創(chuàng)設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初始成長階段,對于玩耍有著天然的不可抵抗性,將游戲融入到學習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把需要學習的單詞、句子放置到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游戲中運用單詞和句子,在歡樂中學習了知識,既不會讓學生感到英語學習的枯燥,也讓他們把知識進行活學活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構(gòu)建有效的情境教學法
情境法是一種高效有趣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各個學科都可以良好應用,具體到英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抽取生活中的某幾個情境進行設置,比如說在商店買東西、向陌生人問路、為別人介紹某物都可以運用到。
以外研版英語小學六年級為例,在上冊第一單元的學習中,教材主要介紹的是美國的感恩節(jié),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基礎,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教師可以用節(jié)日為引子,構(gòu)建簡單的情境,讓學生互相進行介紹。并且進一步復習12個月份的表達方式,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型“When is…?”和“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通過情境交流,學生可以加深對美國文化的了解,也可以熟練使用句式,進行生活化的應用。
(三)營造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
情境法是一種聯(lián)系實際構(gòu)建情境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較為真實的情境對話,但是這種方式大多需要教師組織引導,也比較耗費時間,不適合經(jīng)常組織。在這種基礎上,交際教學法就可以加以替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身邊的人和物進行特定發(fā)揮,利用學過的句子或者是需要學習的詞語句式進行對話交流,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增進對知識的鞏固。
(四)積極開展動作教學法
動作教學法適應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英語,這個階段的學生智力還處于萌發(fā)狀態(tài),各方面的能力比較欠缺,不適合較為復雜的情境對話交流,更適合簡單的動作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手勢、動作引導學生學習,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維杰.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7.
[2]黃海琳.我們都是主人翁——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教育,2014(24):31-31.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紅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