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 徐 李建永
凡是花國家的錢、集體的錢,陳俊武都很小氣。捐資助學,陳俊武卻非常大方。
在大部分人眼中,陳俊武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科學家,而在女兒眼中,陳俊武就是個特別單純的人。
“爸爸對生活要求不高,很輕易就能滿足,他可以獨自買票擠公交車,也可以在路邊攤隨便吃上一碗面條。”小女兒陳欣坦言,父親的生活常態(tài)就是行行復行行,輕捷利落地從一個裝置現(xiàn)場趕赴另一個,“他總說路要靠自己去走,我們的家人,以及和他關系密切的人,都沒有從他那里得到過什么好處和關照?!?/p>
任務、壓力、責任 每個詞提起來都是沉重的,但不管多忙,陳俊武始終活出沉穩(wěn)從容、行云流水的節(jié)奏。絢爛至極,歸于平淡,這也許就是他人生境界的真實寫照。
他總是強調,每一次成績都凝結著大量共事者的心血,榮譽理所當然歸功于集體,只有和多數(shù)人分享才能心安理得
1985年,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渣油催化裂化技術在石家莊煉油廠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兩年之后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但在主要完成人員名單上,并沒有攻關組組長陳俊武和副組長閔恩澤的名字。
“上報材料時,陳俊武專門提出,要把為此項目做出貢獻的洛陽設計院的其他幾名科技人員列入授獎名單,不列自己。”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郝希仁說,“他希望更多后輩能夠受益并成長?!?/p>
陳俊武覺得,是時代成就了自己。他總是強調,每一次成績都凝結著大量共事者的心血,榮譽理所當然歸功于集體,只有和多數(shù)人分享才能心安理得。
與此同時,在他的人生詞典里,“私利”這個詞仿佛從未出現(xiàn)過。
2014年7月,陳俊武待了近半個世紀的洛陽工程公司主營業(yè)務南遷廣州,三分之二的人員全部搬到廣州工作,按照級別待遇,公司領導在規(guī)劃住房時給陳俊武安排了一套180平方米的安置房。
陳俊武聽說后,明確表示堅決不要。公司領導和同事多次勸他,陳俊武非但不高興,還很生氣:“我年齡大了,在洛陽工作和生活,要廣州那么大的房子干嗎?!”
有人提醒陳俊武,如果自己不住,可以留給女兒,或者以后賣了變現(xiàn)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陳俊武硬是謝絕了公司領導的“好意”,再次表示公司可對這套住房另做安排。
凡是花國家的錢、集體的錢,陳俊武都是這樣小氣。走上領導崗位后,他謝絕了配秘書、坐專車的專家待遇,堅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常常會為省出租車費、省住賓館的錢而斤斤計較。
1992年夏,中國石化第一期催化裂化高級研修班在大連開班,陳俊武擔任導師。到了大連,出了火車站,來接他的卻是一輛客貨兩用車。陪同人員當時就火了:“陳俊武是大名鼎鼎的院士,怎么就用這樣的車來接!”陳俊武卻覺得無所謂,認為車就是代步工具。主辦方在招待所給他安排了高級房間,他也不住,非要住普通房間。
“我是共產(chǎn)黨員,就得講奉獻,不能搞特殊。”陳俊武喜歡用數(shù)學方程式來考量自己,“一生中奉獻大于索取,人生就燦爛;奉獻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獻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
受過陳俊武幫助的人,不止張政偉,有的解決了一時的困難,有的可能因此改變了人生
鮮為人知的是,陳俊武也有非常大方的一面。
在撫順工作時,他曾把自己技術革新獲得的獎品轉交給集體和其他同事使用。遷址洛陽工作后,他把自己的獎金捐給公司幼兒園、捐給優(yōu)秀民辦教師,還捐資4萬元設立青年優(yōu)秀科技論文獎勵基金。遇到黨的重要紀念日,他都會多交一份數(shù)額不小的黨費。
1994年8月,陳俊武從報紙上了解到洛陽市新安縣考上復旦大學的張政偉正在為學費發(fā)愁,就連夜寫信聯(lián)系,表示要全力資助張政偉完成大學學業(yè)。
開學前,張政偉如約來到陳俊武家。陳俊武不僅給了他3000元學費、生活費,還為他準備了裝有各種學習用品的書包和裝有剃須刀、羊毛衫、皮鞋等生活用品的大皮箱,并叮囑張政偉:“上大學期間,學習費、生活費我全部負擔,你只管安心學習。”
此后,陳俊武每年按時給張政偉匯款,直至張政偉大學畢業(yè),累計資助幾萬元。畢業(yè)后,張政偉進入上海市華山醫(yī)院工作,如今已成為業(yè)務骨干,還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陳院士是我的恩師,因為他的幫助我才能有今天?!睆堈齻﹃惪∥涑錆M了感恩,凡回洛陽,都要去看望他。
受過陳俊武幫助的人,不止張政偉,有的解決了一時的困難,有的可能因此改變了人生。
2010年,年逾八旬的陳俊武牽頭在鄭州大學化工能源學院組建了河南省石油補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指導團隊從事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論證工作。他多次到鄭州大學講課,同時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對鄭州大學的孫培勤團隊給予悉心指導,還培養(yǎng)了孫紹暉等4名博士后。2016年1月,團隊研究成果以80多萬字的《生物基燃料技術經(jīng)濟評估》專著呈現(xiàn),為國家能源戰(zhàn)略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6年間,陳俊武對化工與能源學院支付的酬金分文不取,也不讓學院負擔任何吃住行費用,還不計成本地為學生復印資料,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團隊取得階段性成果之際,化工與能源學院再次奉上陳俊武6年兼職所應得的酬金。這次,陳俊武提出把這近20萬元全部捐出,用于獎勵和支持該校化工領域的優(yōu)秀青年學子。
那一天,陳俊武專程趕到鄭州大學參加捐贈活動,他謝絕了師生的款待請求,但愉快地接受了學生送上的一束鮮花。他說,要把花送給臥病在床的老伴兒。
“人的一生只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應該活得有價值、有意義?!闭劦阶约鹤龅氖?,陳俊武顯得很淡然,“對社會的奉獻應該永無止境,從社會的獲取只能適可而止。我努力這樣做了,有了一些貢獻,這就足夠了?!?/p>
“一個能正視自己的人,才是值得別人尊敬的人。”這是他經(jīng)常自警的一句話。拋開石油和科研,陳俊武感到更多的是對家人的愧疚
人們看到了陳俊武的成功,而他卻更愿意分享他的遺憾。
“有些課題由于方向看不準、目標不明確或難度估計不足,成功后未能推廣應用,其中固然有其他方面原因,但我作為技術負責人難辭其咎?!痹诩抑卸逊e如山的日記本里,陳俊武一條一條清晰地記錄著自己的技術“敗筆”,語氣中飽含著深深的嘆惋。
“一個能夠正視自己的人,才是值得別人尊敬的人。”這是陳俊武經(jīng)常自警的一句話。拋開石油和科研,陳俊武感到更多的是對家人深深的愧疚。
1957年底,他和時任撫順礦務局醫(yī)院護士長吳凝芳喜結連理。陳俊武的科研任務重、出差多,兩人聚少離多。1959年春,國家石油部決定進一步發(fā)展煤制油技術,計劃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山西建設大型人造石油廠。陳俊武被任命為工廠設計師,這是他第一次領銜承擔一個工廠的設計任務。幾乎在同時,大女兒陳玲出生,他第一次成為父親。可是,出生不久的女兒卻連續(xù)幾天高燒不止,生命垂危。
都是“第一次”,都是責任,陳俊武陷入兩難?!罢麄€工廠的設計任務都在我這,那么多人在等我,時間很緊,任務很重?!彼麑ζ拮诱f。
吳凝芳清楚陳俊武內心的煎熬“:你走吧,孩子有我呢 ”
陳俊武忍痛放下家里的“第一次”。
此后的一個多月里,他全身心投入裝置的選址工作,跟家中不通音信?;氐綋犴樀臅r候,他心中還頗為忐忑:這孩子不知道還在不在 好在女兒是個“爭氣”的孩子,用呀呀笑語迎接了自己“狠心”的爸爸。
對小女兒陳欣,陳俊武也夠“狠心”。2001年冬天,陳欣騎自行車上班途中被出租車撞倒,膝蓋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治療。
陳俊武趕到醫(yī)院,看著病床上的女兒,皺起了眉頭:“這下麻煩了,我還急著出差呢?!被貞浧疬@段往事,陳欣打趣地說:“聽到他第一句話不是關心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在他心里,工作總是第一位的?!?/p>
出差回來后,陳俊武堅持每天給陳欣送飯。一位年近八旬的科學家,提著捂得嚴嚴實實的飯盒,蹣跚步行走到車站,在穿梭的人流中擠上公交車,經(jīng)過半小時到達醫(yī)院,推開病房門,親手為女兒端上一碗熱飯。這其中,又含著一名父親的多少辛酸,多少心疼 陳俊武只能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彌補對女兒的虧欠。
2018年1月,和他一同走過60年風風雨雨的妻子吳凝芳離世。
按照妻子綠色殯葬的遺愿,1月21日上午,陳俊武和兩個女兒來到洛陽市吉利區(qū)黃河大橋,將妻子的骨灰撒向黃河。
高樹悲風,江河凝固。生死契闊,一別永恒。
“他們平日里共同的興趣愛好就是讀書看報,在同一個屋檐下,靜靜地各持一書,無須過多的交談和親近,便是最自然舒服的狀態(tài)?!迸畠簜冋f,母親生前癱瘓在床多年,父親只要下班回到家,總會先走到母親床前,跟她聊一聊工作上的情況,或是拿上一份報紙給母親念一念新聞,每日如此。
“可惜和她待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彪m然心中充滿自責,料理完妻子后事不久,陳俊武硬是強忍悲痛調整心情,恢復每天按時來公司打卡上班的狀態(tài)。
2015年5月21日,陳俊武參加北京香山氣候變化會議。
當然,陳俊武的腦海里也不全是數(shù)據(jù)、公式、模型和石油,也有詩和遠方:“我一直有一個計劃,從寶雞出發(fā),坐著火車到祖國的大江南北風景奇特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可是現(xiàn)在身體條件不允許了,不過這也沒什么遺憾的,畢竟年老也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嘛?!?/p>
90歲生日那天,陳俊武用寥寥數(shù)言,回顧了自己的人生:“回憶逝水年華,因有所為而有所成,也因有所未為而有所失。雪泥鴻爪,人生如斯,一生未得休閑固然是有所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