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行音樂以其獨有的特點和作用在樂壇占據了重要的位置,而且廣為流傳、深受中職學生們的喜愛。在“互聯網+”時代,好的流行音樂既能夠愉悅身心、陶冶情操,亦能提升中職學生音樂審美情趣?!盎ヂ摼W+”時代,媒體網絡,移動互聯網是新時代的產物,它極大地增強了音樂產業(yè)的創(chuàng)造力和傳播力,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欣賞音樂、品味音樂的行為方式與習慣,對人的音樂審美情趣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中職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265-01
一、“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要善于借助網絡手段,以內容積極健康,情理意蘊深刻的流行音樂為依托和載體
無論過去還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內容永遠是一首音樂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它對一首音樂的諸多方面有著重要的引領和限定作用。故而,內容積極健康,情理意蘊深刻的流行音樂能帶來積極啟示、引起心靈共鳴,深受中職學生們喜愛并被廣泛傳唱。例如劉歡所唱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博激流\歷盡苦難癡心不改\少年壯志不言愁。”內容沉穩(wěn)厚重而又不失堅毅樂觀,意境優(yōu)美、情理豐富、能夠傳達心聲,使人陶醉其中,擁有不怕困、難百折不回、奮起拼搏的力量感召。
在“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善于借助各種網絡手段,以內容積極健康,情理意蘊深刻的流行音樂為依托和載體,選取人生至理中融入萬千真情,深意豐蘊里可顯人生勝境,又能引起心靈共鳴、深受中職學生們喜愛的流行音樂開展音樂教學工作,不失為提升中職學生音樂審美情趣的有效對策。
二、“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觀能動性,通過合作探討的方式挖掘流行音樂的教育與啟示作用
沒有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往往只能滿足感官之需,實現視聽之愉。而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不僅要旋律優(yōu)美,以愉悅身心,更要給聽者在做人與生活上帶來有益的啟示,提高其思想修養(yǎng)和音樂審美能力。這就能讓中職學生變得積極、樂觀、勇敢、頑強,在面對問題與困難時,能夠處亂不驚,從容以對。例如周杰倫唱的《蝸?!罚骸爸刂氐臍すp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小小的天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本湍芨嬖V中職學生們,即使在負重得情況下,追逐理想和美好生活,也難免要遇到困難與挫折,但只要學會堅持、踏實前行并且不斷努力,就能實現夢想。
“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學中不僅要善于借助網絡資源,展現流行音樂的教育與啟示作用,也要抓住某首音樂的教育與啟示作用讓學生積極探討,可以使學生在內心深處靜聽音樂的低聲細語,感受流行音樂塑造高尚人格形象的過人魅力,就能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三、“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要去粗存精,以流行音樂優(yōu)美的節(jié)奏旋律與和諧的演唱風格鋪就引領學生領悟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的平坦道路
“互聯網+”時代,網絡上的音樂五花八門,優(yōu)劣并存,但只有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才能給人以精神力量的振奮.緩解工作與生活壓力,讓人忘記煩憂,身心愉悅而心態(tài)積極。例如羅文、甄妮所唱的《鐵血丹心》,節(jié)奏旋律輕快優(yōu)美而又激越雄壯,歌手的演唱風格融情融境,歌聲渾厚優(yōu)美,充滿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將中職學生帶入一種悠遠遼闊的境界之中,使其聽后不覺間渾身充滿力量,信心倍增,斗志昂揚。就能提升中職學生音樂審美情趣。
“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要去粗存精,排除不良音樂的干擾,以流行音樂優(yōu)美的節(jié)奏旋律與和諧的演唱風格引發(fā)中職學生情感與心理上不斷的共鳴,鋪就引領學生領悟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的平坦道路。提升中職學生音樂審美情趣,使其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四、“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要適時運用各種網略平臺,選取價值觀念與生活態(tài)度積極的流行音樂開展音樂教學
流行音樂不僅能表現心聲,抒發(fā)情感,亦能對一個人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態(tài)度起到重要的影響與構建作用。例如韋唯《愛的奉獻》中寫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中職學生間?!鼻逦乇憩F了奉獻可以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生活變得更加幸福,有利于使中職學生拋棄私利,形成正確崇高的中職學生生價值觀念和積極向上的中職學生生態(tài)度。
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表現的是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能使中職學生重義輕利、樂于奉獻,把對個中職學生利益的追求和理想愿望的實現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基礎之上,在個人幸福與他人幸?;ダ糙A中取得更大的發(fā)展?!盎ヂ摼W+”時代,音樂教師要適時運用各種網略平臺,選取價值觀念與生活態(tài)度積極的流行音樂開展音樂教學。選取價值觀念與生活態(tài)度積極的流行音樂開展音樂教學,可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總之,“互聯網+”時代,因生活環(huán)境不同、心情不同、特質不同,對于同一首流行音樂的喜愛程度或者提升音樂審美情趣評價的標準會有所不同。本文關于流行音樂提升中職學生音樂審美情趣的對策是在對較多對象具體研究后,從較為普遍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了初探,以期能為廣大音樂教育者帶來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佳烜.音樂教育三位一體合力發(fā)展模式[D].上海音樂學院,2009.
[2]婁新藝.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3.
[3]曹理,何工著.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左聰玲(1979-),女,漢族,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