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龍
【摘 要】分層教學法指的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進行學習,分層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幫助老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關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分層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217-01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初中歷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感受。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學生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面對不同學生的差異,老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分層教學法就是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以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而促進所有學生全面提高的目的。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剛剛接觸歷史的學科,這個階段的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打好學生的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歷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積極落實分層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初中歷史老師應該如何更好地落實分層教學法呢?
一、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學生劃分不同的層次
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和實踐經(jīng)歷不同,在理解能力方面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歷史的學習來說,有的學生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并且也能夠積極進行思考,因而他們在學習中就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優(yōu)勢,而有的學生可能會覺得歷史學科比較枯燥,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這就導致他們在學習中會相對比較吃力。初中歷史老師在落實分層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劃分不同的學習層次。比如說,可以按照學生平時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給學生劃分成A、B、C三個不同的層次,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需求,給他們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且劃分不同的層次之后,他們可以和學習能力相似的學生一起學習和交流,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歷史老師在給學生劃分不同的層次的時候,不能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根據(jù)學生平時的綜合表現(xiàn),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等等,才能對學生進行更加合理的劃分。
二、分層次布置學習任務
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同,因此老師也需要考慮給他們布置一些不同的學習任務。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比較高,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強,老師就可以給他們布置一些思考拓展型的學習任務,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歷史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就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比如說,在學習部編版初中歷史課本中有關于秦朝的建立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他們除了要掌握一些最為基本的內(nèi)容之外,還應該能夠結合秦始皇所作的一些事情,對這個人物做出恰當合理的評價。在評價人物的時候,需要注意客觀和全面,既要看到這個人物身上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他身上的一些缺點,不能因為他的功勞而忽視了他的過錯,也不能因為他的過錯就否定他的功績,要讓學生具備全面評價一個人物的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來說,老師需要讓他們了解秦始皇這個人物的一些貢獻和過失,合理看待這個人物,對于C層次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掌握一些最為基本的內(nèi)容,比如說,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陽等這些基礎性的內(nèi)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得到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而達到所有學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分層次進行教學評價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這對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自信心,那么他們在之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就能夠自覺主動地去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初中歷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需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而且還要對他們做出合理的評價,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比如說,在學習部編版初中歷史課本中有關于近現(xiàn)代幾次中國的對外戰(zhàn)爭的時候,老師除了要讓學生記住一些基礎的知識,如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英國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之后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加速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進程,而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簽訂的辛丑條約,則標志著我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內(nèi)容,對于C層次的學生來說,如果能夠記住一些基礎性的內(nèi)容,對于之前的他們來說,就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老師要肯定他們的進步,并且鼓勵他們繼續(xù)保持。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老師需要注意了解他們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情況,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們是否能夠通過事物的表面,去了解一些更加深層次的內(nèi)容。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老師不僅僅要看到他們的變化,而且還要肯定他們付出的一些努力,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付出是會有收獲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四、結束語
總之,分層教學法是針對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的實施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初中歷史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他們劃分不同的層次,還需要給他們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最后還要注意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涵.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J].考試周刊,2018,(68):137.
[2]覃治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2018,15(14):173.
[3]玉鳳吉.分類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讀與寫,2018,15(14):176.
[4]潘松.分層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3):169-170.